1、汇报:红阳 日期:2023.3诗意清明目目 录录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清明节的由来Q I N G M I N G J I E D E Y O U L A I清明节的习俗Q I N G M I N G J I E D E X I S H U清明节诗句名篇Q I N G M I N G J I E D E S H I C H I清明节的由来第一章QING MING JIE DE YOU LAI清明清明节的由来l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
2、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l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第一章清明节的由来l“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l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第二章清明节的习俗第二章QING MING JIE DE XI SHU清明l清明节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
3、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l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第二章清明节的习俗清明l“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清明时节同时也是个生机勃发的时日,人们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迎着春天的明媚阳光,呼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脚踩着松软的土地,徜徉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时的心情该是多么轻快愉悦!清明第二章l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
4、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插柳清明第二章第二章l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冷食清明清明节诗词名篇第三章QING MING JIE DE SHI CHI清明清明第三章清 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三章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
5、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作者简介清明第三章l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l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l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译 文清明第三章诗文赏析这首小诗,用
6、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韩翃寒食第三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第三章作者简介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年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第三章清明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
7、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译文写作 背景l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传说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被火烧死,规定这一天全国不得烧火做饭,因此称作寒食。l这首诗以寒食赐火之事,讽刺皇帝对宦官外戚的宠幸,但是,这种以传统儒家正统道德观念直刺君王贵戚的严肃内容,却表现于委婉含蓄、l轻盈流宕的七绝之中,特别是写景优美,语出天然,使人在精美的诗体与隽永的的韵味中感受到那种深蕴的兴寄内涵。清明第三章第三章壹贰叁后二句点明题旨,寒食禁火,汉宫却可例外,日暮时分,皇帝亲赐蜡烛,但赐给谁呢?只有“五侯”之家轻烟升起,可见所赐皆为权臣贵戚。全诗以“飞花”、“柳斜”、“日暮”、“轻烟”组成一幅春天黄昏的美妙图景,
8、充满诗情画意,严肃的政治内容被隐藏于如此轻盈优美的诗境之中,足见艺术手段之高妙,这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人所传诵的原因。肆以“春”字开篇,表明寒食时节,再用“无处不飞花”作具体描写,画出满纸春光。然“飞花”者,“御柳”也,则点出宫中的背景。而这御柳柳絮乱飞,又枝条乱舞,显然表现出一种既骄横又轻薄的意态,已暗寓深意。清明诗文赏析第三章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宋 王禹第三章l王禹(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出身清寒的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曾任右拾遗、左司谏、翰林学士等职。为官遇事敢言,屡遭贬谪。真宗即位后,官复知制诏,
9、后又贬知黄州,死于蓟州任上。l王禹是北宋初年的诗文家,首倡“革弊复古”,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是北宋诗文改革的先驱。作 者 简 介清明第三章兴味兴趣、趣味。清净、冷落。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萧然新火诗文注解清明第三章诗 词 翻 译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清明第三章诗文赏析l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诗中前二句先写景。l“春城无处
10、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l“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l“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l由于后两句旨在描写宫廷生活,并且写得轻灵佻脱,所以历来颇受赏识。清明清明第三章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
11、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第三章作者简介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有菊潭诗集传世。诗风清雅,秀丽自然。清明第三章清明诗文注解l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l即事,歌咏眼前景物。l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l笙歌,乐声、歌声。l属、归于。l 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苏堤清明即事虽短小,容量却大,从白天直写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l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l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第三章诗文赏析清明汇报:红阳 日期:2023.3诗意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