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重要考点汇编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国家性质: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法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2、宪法(1)宪法作用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 宪法基本原则: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 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P8-10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P6(2)具体要求:立法: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P7执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P8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P8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
4、实。P8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1、宪法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权威: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3、两个首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P24-2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
5、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6、宪法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P2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P2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57、国家通过哪些途经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P27-28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五四宪法历史陈列馆宪法主题公园宪法通读宪法宣传第三课 公民权利1、政治权利35-36(1)地位或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6、,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36(2)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我国(中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35人生自由权(1)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5监督权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6意义:有助于国家机
7、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6注意的问题: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6途径:向人民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和骨关部门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大众媒体进行监督。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形式反映等(补充)2、 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3、 文化教育权利40-41受教育权:重要性: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制度保障】国家制定
8、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物质保障】劳动权内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4、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有范围)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要求)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
9、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P44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4、 公民应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第四课 公民义务1、 遵守宪法和法律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
10、会公德要求: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2、 维护国家利益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3、 依法服兵役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4、
11、 依法纳税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权利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6、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7、为什么法定义务须履行?56法定义务是
12、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8、违反法定义务行为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57-59(1)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2)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五课1、 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63-65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13、,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蓬勃生机活力。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3、 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
14、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意义/优越性: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意义/优越性: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
15、律、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内容: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意义/优越性: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7、我国的经济成分(1)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16、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2)国家政策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国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地位(联系)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1、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
17、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产生: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五年】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4、 国家行政机关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职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主要职权P87: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5、 国家监察机关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体系(构成):国家监察委员会(
18、最高监察机关)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职责:监督职责(首要职责)调查职责(经常性工作)处置职责。6、国家司法机关组织体系(构成):人民法院(审判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7、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88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依法行政。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8、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的原因及要求89(1)原因(目的):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2)要求(做法):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第七课1、 自由的内涵、在法律上的体现及
19、意义99-100(1)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在法律上的体现: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3)意义:对个人: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对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自由的真谛(1)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0、100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规范才享自由。5、 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104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6、 平等的内涵及地位101(1)内涵: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
21、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地位: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7、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02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7、 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105-107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
22、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要落实平等原则,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第八课1、公平的内涵及具体要求109-110内涵: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
23、、公平的重要性(价值)110(1)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3、怎样坚守公平?115-116 (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
24、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正义的价值111113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 为什么要守护正义114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7、怎样守护正义117118(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