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21我不能失信【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思维能力: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审美创造: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
2、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关注课题:本课围绕课题“我不能失信”,展开了具体事件情节的描写,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语言: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尤其是从小庆龄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她诚实守信,恪守诺言的美好品质。在文中庆龄与爸爸妈妈的几次对话,联系前后文以及动作描写我们感受到小庆龄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课文结尾小庆龄与妈妈的对话,“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重承诺、守信用比什么都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
3、结合体会和学习人物可贵的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教学重点】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教师新课导入: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小时候的宋庆龄的选择吧!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我不能失信,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有效沟
4、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二、了解宋庆龄(出示课件4)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宋耀如 宋庆龄 盼望 叠花篮 道歉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2)(出示课件7)识字小游戏(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
5、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8)“我”指的是谁呢?“我”不能失信于谁?预设: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我指的是宋庆龄,不能失信于朋友小珍。4.教师出示要求:(出示课件9)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生交流: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教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四、运用学法,品读对话1.(出示课件1
6、0)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句子读出小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圈画出相关词句。 2.学生汇报交流。预设1:“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预设2:“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预设3:“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预设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1)(出示课件11)交流句子:“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7、 教师提出问题: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可以看出什么?预设:“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说明宋庆龄的态度很坚决。预设: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教师指导朗读:我们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小庆龄态度的坚定。指名学生读。(2)(出示课件12)交流句子:“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宋庆龄的话? 师生交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不仅是个守信的人,还是个诚实的人。(3)(出示课件13)交流句子:“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教师提出问题:妈妈
8、建议她干什么?宋庆龄认为做可以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她的态度怎么样?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宋庆龄的态度非常坚决、果断,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预设2:“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出示课件14)教师提出问题:宋庆龄在家等候小珍的结果如何?师生交流:她在家耐心地等待,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弹琴,直到中午,她独自一人在家,百般无聊。可是小珍却没有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3.(出示课件15)教师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学生汇报交流。(1)交流句子: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
9、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预设1:从“特别高兴”“早就盼着”可以看出来。预设2:“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这句话是对鸽子的描写,侧面体现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2)(出示课件16)交流句子:“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师生交流:宋庆龄已经约小珍来并教她叠花篮是昨天,去伯伯家看鸽子是爸爸今天才说的,宋庆龄的选择是:遵守约定,在家等候小珍。教师提出问题: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学生活动: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预设:(出示课件17)爸爸:庆龄,你怎么不走啦?宋庆龄: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
10、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爸爸: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宋庆龄: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妈妈: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宋庆龄: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妈妈: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教师指导朗读对话。学生活动:一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度,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教师追问(出示课件18):宋庆龄如果去了伯伯家,会怎么样?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她会看到漂亮的鸽子,伯伯也许会送她一
11、只鸽子呢。预设2:她会喂鸽子吃食,和鸽子做游戏。教师提出问题:宋庆龄最后的回答是什么呢?师生交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4.(出示课件19)词语积累:与“诚信”有关的词语。预设: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说一不二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信誓旦旦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5.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20):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学生活动:同桌之间交流讨论。预设1: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预设2:讲信用是诚实、尊重别人的表现。俗话说“一诺千金”,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抓重
12、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2)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23)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一诺千金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4、25)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
13、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个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统揽全篇,整体感知。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用填空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抓词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放手让
14、学生去学,我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会。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明白写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来描写。课堂上只有充分地读,反复地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我安排讨论理解,明辨是非。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总结全文,情感升华。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放”。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如果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