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高分子及制品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和器官修复与再生的材料,具有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发展领域。其研究与开发、既有重大的社会需求,也有重大的经济需求。高性能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器械是现代医学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赖以存在的基础,并不断推动各种新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出现。本课程介绍了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强调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并分别介绍了人工器官用高分子材料、医疗诊断用高分子材料、药物缓释用高分
2、子材料、软硬组织替代和组织工程用高分子材料,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本课程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高分子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对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 毕业要求1,分指标点1.4;(2) 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2。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 绪论(3学时)介绍生物高分子和一般合成高分子的区别和联系;生物医疗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一般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目的机能和材料设计的关系;临床医用和制品的开发;生产环境要求;制品的研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
3、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要点: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特点;一般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目的机能和材料设计的关系;医用高分子生产环境的要求;医用高分子材料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医用高分子制品研究开发面临的问题第二章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9学时)介绍医疗用高分子的基本机能;生物高分子和生物体的基本生物反应;高分子和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相容性的概念;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及其相关的各种评价方法要点:医用高分子的基本机能生物高分子与生物体的基本反应生物相容性的概念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生物材料降解的评价方法生物学评价及新材料研
4、究生物相容性研究及评价展望第三章 人工器官用材料(12学时)介绍各种血液净化型人工器官;牙科和眼科材料,杂化型人工器官,包括人工肝脏、人工血管等。要点:血液净化技术和涉及的高分子材料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血液滤过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血液灌流血浆分离腹膜透析人工肺、人工肝血液净化用中空纤维膜牙科材料及相关的高分子材料眼科材料及相关的高分子材料杂化型人工器官第四章 医疗诊断用高分子材料 (6学时)介绍诊断用微粒子和/或微球,干试化学分析用高分子,诊断用高分子试药;高分子材料在诊断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要点:诊断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诊断用磁性例子的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及其应用
5、化学分析用高分子诊断用高分子试药高分子材料在诊断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五章 药物缓释 (8学时)介绍药物缓、控释的基本概念、原理;高分子药物和药物控制释放;高分子控制缓释系统及其应用;控缓释剂设计的影响因素;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要点: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影响因素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口服脉冲释放释药系统和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常用高分子材料在缓控释领域中的应用缓释包衣膜的处方组成高分子载体辅助的缓控释药物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六章 软硬组织替代和组织工程用高分子材料 (7学时)介绍再生医学相关背景知识;软组织替代和再生用高分子材料;硬组织修复和再生用高分子材料;组
6、织工程支架用高分子材料要点:回顾生物相容性的概念和再生医学的基本要求回顾组织相容性内容组织工程的概念及基本要素组织工程支架用高分子材料软组织替代和再生用高分子材料人工皮肤、人工肌肉、人工肌腱等硬组织修复和再生用高分子材料第七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6学时)介绍高分子材料设计的基本理论;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构造特点;医用高分子材料形态与机能的关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要点:高分子材料设计的基本理论高分子材料设计的一般方法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构造特点,形态与机能的关系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的一般方法药用高分子的设计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第二版,赵长生,孙树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五、主要参考资料1、Amar K. Mohanty, Manjusri Misra, Lawrence T. Drzal,Natural Fibers, Biopolymers, and Biocomposites,CRC Press,20052、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何天白、胡汉杰,化工出版社,2001年。3、生物材料导论,俞跃庭,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4、医疗机能高分子材料,林寿郎,日本高分子学会,1990年。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 期末占50%,平时成绩占50%。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