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A)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了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具体表现为(B)/79A、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B、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C、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
2、变化D、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3、人际关系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思维科学C、社会科学D、工程科学4、乔治C霍曼斯的人际关系理论是(B)A、人群关系理论B、人际交换理论C、人际需要理论D、社会交往理论5、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经济性功利主义观点,提出分析社会交换过程的六个命题的学者是(A)A、乔治C霍曼斯B、梅奥C、罗特利斯伯格D、舒兹6、戏剧交往理论又被称之为(B)A、相互作用分析理论B、印象管理理论C、认识平衡理论D、人际交换理论7、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的情境系统包含的要素是(C)A、父母、成人、儿童B、交往手段、交往条件、交往情境C、主体、交往对象、交往双方对某一客观事
3、物的认识和评价D、交往目的、交往过程、交往内容8、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D)A、相互接触、相互近似B、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C、相互补充、相互悦纳D、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9、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的学者是(C)A、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B、美国学者哈里斯C、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D、前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10、英国的珍妮古道尔于1971年出版了(A)A、黑猩猩在召唤B、猿猴社会C、感情的猿人D、猿猴家书1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等级差别为准则,以土地占有为标准”是(C)A、原始社会血缘关系的特点B、奴隶社会依附关系的特点C、封建社会宗法
4、关系的特点D、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特点12、“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定义的是(D)A、人际关系的功能B、人际关系的类型C、人际关系的研究对象D、人际关系的结构13、不属于构成人际关系内在因素的是(A)A、交往主体B、利益C、情感D、尊严14、“音量、节奏、停顿、沉默”等可归属的语言类型是(D)A、体态语言B、有声语言C、书面语言D、辅助语言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的是(C)A、人际关系的隐形因素B、人际关系的显性因素C、人际关系的功能D、人际关系的交往情境16、“原始社会的平等关系,阶级社会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说明的是(B)A、消费
5、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B、政治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C、交换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D、分配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17、经济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经济关系又包含多种关系,下列哪种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A)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18、人们结成的哪种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最重要、最持久?(B)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法律关系D、道德关系19、“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阐释的(C)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网络道德20、“人际第一关系”表现为(D)A、上下级关系、伙伴关系、竞争关系
6、B、同乡关系、邻里关系C、球友、棋友、舞伴关系D、血缘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政治关系一般包括(ABCD)A、阶级关系B、党派关系C、民族关系D、国际关系E、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22、个性系统的动力子系统的构成包括(ABE)A、需要、动机B、理想、兴趣C、认识、情感、意志活动D、能力特征、性格特征E、信念、世界观23、法律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区别在于(ABCDE)A、规定方式不同B、产生的时间不同C、作用不同D、执行
7、机构不同E、强制程度不同24、业缘关系的特征表现为(BCDE)A、间接性B、调节的两重性C、角色行为的差异性D、直接性E、获取性25、人的仪表包括(ACDE)A、相貌B、性格特征C、穿着D、仪态E、风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社会制度/187答: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形态,二是指具体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3分)27、原则答: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的行为准则。(3分)28、归因答: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
8、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3分)29、心理修养答:是指人们对心理的分析和调适养成习惯并达到一定的水平。(3分)30、交往主体答: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交往者。(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怎样与父母相处?答:(1)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1分)(2)孝敬父母;(1分)(3)关心父母;(1分)(4)体谅父母;(1分)(5)帮助父母。(1分)32、同学相处如何以诚相待?答:(1)要有友好相处的愿望;(1分)(2)要把这种愿望付诸实际行动;(1分)(3)同学之间应坚持做到在同学危难的时候支持他;顺利的时候关心他,监督他;当行为越轨的时候批评他、帮助
9、他;寂寞苦恼的时候同情他、安慰他;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劝导他。(3分)33、羞怯心理的形成有哪四种情况?答:(1)自卑性羞怯;(2分)(2)敏感性羞怯;(1分)(3)挫折性羞怯;(1分)(4)习惯性羞怯。(1分)34、自傲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答:(1)自认为才智超群;(2分)(2)自认高人一等;(2分)(3)自以为是。(1分)35、如何有效消除和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答:(1)培养健康心理;(1分)(2)塑造健全人格;(2分)(3)加强自我修养。(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述妥善调适朋友关系的技法。答:(1)朋友交往要有诚心;(1分)(2)朋友相处要讲信用
10、;(1分)(3)朋友相处要满腔热情;(2分)(4)朋友相处要重感情、重情义;(2分)(5)朋友相处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2分)(6)朋友相处要宽容礼让。(2分)37、试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答:(1)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1分)。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从人际交往本身来看,所谓人际交往就不是单纯个人的活动,它是一个人与自己之外的另一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人际交往当然也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1分)交往本身要受每个人的不同志向、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又受社会生产的发展的制约。(1分)(2)人际交往与生产力。(1分)由于交往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随着人
11、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将不断走向新的阶段。(2分)(3)交往的发展趋势。(1分)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把人际交往看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并把它放在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从而展示了人际交往的发展趋势。(1分)马克思对人际交往的论述,是宏观考察,它是关于人际交往的一般理论。(1分)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生产交往、政治交往和思想交往,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分)六、案例分析题(10分)38、【案情】材料一:美国政治家林肯1958年在一次竞选中讲到:“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列宁讲“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
12、”。诚实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材料二: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据悉,造成违约的原因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其余大多是故意不还贷款。材料三:上世纪90年代,河南形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不好“河南人造假”、“防火防盗防河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什么是诚信原则?(4分)(2)结合材料说明诚信原则的作用意义。(3分)(
13、3)诚信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3分)答:1、什么是诚信原则?(4分)诚信原则是指诚实信用原则,即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诚实、守诺、讲信用。(1分)诚,即真诚、诚实;信,即信用、信誉,守诺守信。(1分)诚信原则要求交往的双方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讲信用。(1分)2、结合材料说明诚信原则的作用意义。(3分)(1)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1分)(2)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1分)(3)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诚信是力量的源泉,企业之生命,是各行各业行为之准则。(1分)材料二中有些高校学生助学贷款2004年曾一度中断,主要原因是还贷率太低。材料三中90年代,河南形象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不好,是因为不诚信。【评分参考】答对每个要点给1分,结合案例给1分。3、诚信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3分)诚信是做人之本。具体要做到:以诚相待,信守诺言,老少无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