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39777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中 考考 解解 读读第十七课时第十七课时远离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善用法律维权善用法律维权教材知识素养要求考查情况备考指导规则与秩序(八上第三课)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自觉维护规则,遵守秩序社会规则与道德、法律理解并掌握社会规则与秩序的关系,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一、中考考情分析违法与犯罪(八上第五课)2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3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违法行为的类别,民事违法行为本考点考查频率高,备考时要理解违法行为等的一些基本概念。要懂

2、得违法行为的分类,懂得通过不同的处罚来推断不同的违法行为。同时要重点掌握犯罪的特征,能够通过犯罪的特征来判定犯罪行为刑法的种类;违法与法律责任(间接考查)违法的类别及法律责任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行为善用法律(八上第五课)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维权方式:民事诉讼本考点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掌握公民获得法律救助和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考点:规则与秩序基本观点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遵守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规则与自由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二、教材知识梳理核心知识1社会秩序

3、的含义与重要性。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重要性: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社会规则含义与重要性。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重要性: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

4、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维护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

5、守规则。5积极改进规则。(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做法: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易错易混1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点拨】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规则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都有强制性。【点拨】错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只有法律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真题检测11(20

6、22年四川自贡)“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ABCDB2(2022年四川遂宁)近年来,“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的一种常态。普通公众如何参与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进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这说明()全体中学生必须积极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7、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ABCDC3(2022年昆明市)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A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B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D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考点:违法与犯罪基本观点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3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

8、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4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未成年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核心知识1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法律责任。(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违法行为根据其违法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类别违反法律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政处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返还原物等)刑事违法行为刑事

9、法律法规,如刑法故意杀人等刑事处罚(3)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见下表)2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3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4刑罚及其种类。(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

10、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刑罚的种类(下表):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比较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性区别社会危害性不同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的法律不同违反的是民法或其他行政法规犯罪触犯的是刑法受到的处罚不同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处罚犯罪必须受到刑罚处罚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发展成为犯罪行为6犯罪有何危害?犯罪

11、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会危害社会,侵害他人利益,破坏家庭幸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7青少年如何加强自身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易错易混1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点拨】错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刑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点拨】错误。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

12、性法律制裁方法。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最终都会发展成为犯罪行为。【点拨】错误。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发展成为犯罪行为。真题检测21(2022年广东省)下列示意图中,正确描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是()B2(2022年四川乐山)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显示,超过两成的交通事故是因闯红灯引起的。小陈同学放学后着急回家,闯红灯导致一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侧翻,驾驶员受轻伤。此事件中小陈同学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ABCDA3(2022年湖北武汉)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

13、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B4(2022年湖南常德)根据联合国统计的资料,全世界每年因吸毒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1000万人因此丧失劳动能力。毒品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家庭、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远离毒品,在“行动”上,中学生可以这样做()不服用来历不明的药品,避免掉进毒品陷阱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道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谨慎交友,不涉足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A B C DC5(2022年甘肃天水)被告人纪某(16周岁)人室盗窃财物共计价值人民

14、币16000余元。法院认为:被告人纪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被害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照刑法,判定被告人纪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以下是同学们对此案发表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娜娜:纪某的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B陇陇: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C星星: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违反民事法律D蓉蓉:纪某作为未成年人不需负刑事责任B考点:善用法律基本观点1青少年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未成年人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核心知识1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有哪些?(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

15、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及其类型。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类型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

16、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3青少年为什么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3)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够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4青少年要如何应对违法犯罪?(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易错易混1青少年权益受到侵

17、害时,要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点拨】错误。青少年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正确)真题检测31(2022年广东省)杨先生外出时忘了关好水龙头,导致房间积水并渗入楼下小静家,使得墙皮发霉,客厅沙发、电器浸水毁坏。小静要求杨先生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遭到拒绝。对此,小静可以()A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B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权C提起刑事诉讼来维权D曝光其个人信息维权A2(2022年随州市)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发

18、生。遭遇校园欺凌正确的做法有()邀请同学打击报复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采取协商、调解、公证或诉讼的方式维护权利ABC DC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群众“动不动就罚款”的吐槽有所回应,即对部分违法行为初犯、偶犯的,可给予警告处罚,自愿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的,可免除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则提高了处罚标准。这说明()A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B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C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D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C三、关键能力训练2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

19、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要学会“慎独”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在小事上不必自律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ABC DD3“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条款针对的是()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合同违约行为A4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有()序号案例违法类别小刚爸爸心存侥幸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行政违法小东寒假在家无聊,于是拨打110谎报警情,被公安

20、机关拘留五日刑事违法某照相馆未经小兰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违法小凡伙同他人利用手机实施电信诈骗,数额较大,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事违法ABC DD5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是()年龄大小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A B C DC6疫情期间,某退休干部面对防控执勤人员的管理,情绪失控,蛮横辱骂,拒不遵守防疫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该事例

21、告诉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A BCDB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同学们就这规定提出自己的看法。(1)运用自由和规则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说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必要性。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学校对学生手机

22、的管理不是限制学生拥有手机的自由与权利,而是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更好地在规则的边界内学习的自由,是为了保障多数学生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2)请从“遵守规则”的角度,对小闽的行为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小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不带手机进校园。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某同学在学习完教材中有关“遵守社会规则”的内容之后,自己建立了如下的知识结构图。(1)请你填写结构图中相应序号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社会秩序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2)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那么,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十七课时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ppt课件-2023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解读.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