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隋文帝开皇末年,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地方各级机构的属官从此由朝廷委任,也不局限于本地人。这一举措A废除了名门望族的特权B有利于低级士绅获得官职C将部分任官权收归中央D开创了中央机构铨举先例2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包括帖经,诗赋、策论三场。第一场要求对儒家经典(治国安邦之道)十分熟悉;第二场要求文学、文化素养;第三场要求能对现实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这一做法A使古代科举制度趋于完善B有利于选拔实用型人才C有利于社会尚学风气形成D凸显选拔制度公平公正3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
2、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ABCD4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类型的书院数量变化简表,由此可知,书院的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A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B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办书院的质量C政府加强对思想的引领D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推动了书院的普及5明初三途用人,学校、荐举为盛,相比之下科举地位
3、并不重要。因实行荐举,“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由此可知,三途用人()A说明八股取士弊端明显B有利于政府机构的运行C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回潮D解决了官吏贪腐的问题6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为此,隋炀帝()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7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中央政府官员总数出身可考人数经学之士出身人数经学之士出身所占比重50
4、人31人17人54.8%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8秦统一后,贵族地主集团构成了民间统治精英的主体,他们身在民间而又行使部分统治职能。宋代,士绅地主集团逐渐取代了贵族地主集团。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统治疆域的扩大B政府加强社会控制C科举制度的发展D宗族势力潜滋暗长9钱穆指出,中国自秦而后,“政府中由人民直接参加而组成,即政府也就是人民自己的。我们竞可以说这才是现代人所谓的“直接民权”。下列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古代政权重视维护人民权利B古代政权为现代民主奠定了基础C封建政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D封建政权的构成体现了人民民主10假如你在东晋时
5、期,下列哪种社会身份会严重制约你个人的政治发展A庶族富裕人家子弟B士族地主C军队将领D皇家外戚力量11魏晋时期,中正官负责品评人物,吏部以此作为授官的依据,中正官掌握在门阀手中。唐代,各级学馆荐举生徒,州县逐级选拔贡士。该变化反映了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社会思想观念发生变化C国家对社会控制力加强D人才选拔标准日趋严苛12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创立殿试,从此宋朝形成了“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按照规定,考生通过“省试”后,若参加殿试不合格,则不能被录取。通过殿试的考生,由天子钦点,成为“天子门生”。这种考试制度意在()A提高人才选拔的标准B加强君主集权统治C解决严重的冗官问题D保
6、证选官制度公平13选举历代制云:“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笔试中,字有脱误者、书有滥劣者、文理孟浪者,分别给予呼起立席后、饮墨水一升、夺席脱容刀的惩罚.这说明北齐的选官制A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取士制B一定程度遏制了门阀政治C严格规定了考试实施程序D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14唐代的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士人参加科举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其参政议政资格一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便自动获得。这表明唐代A封建专制皇权出现弱化B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
7、径C官员文化素养普遍提高D政治开明有利于人才选拔15唐朝时,面对考生众多而又要选拔人才的情况,主考官专挑那些生僻、容易混淆的偏题、怪题进行考查。“今之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尾月,孤经绝句”。据此可知,当时的帖经考试A影响了人才选拔B提高了参加科举的门槛C扩大了统治基础D加深考生对经典的理解16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唐代宰
8、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
9、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17选官制度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演变简表时期名称选官方式选官标准特点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宗法世袭贵族政治战国、秦朝军功授爵制、荐举制才能、军功官僚政治两汉官员举荐德、才官僚政治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品评品第士族政治隋唐以后科举制分科考试成绩(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补充完整表中的相应内容,并概括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业谓之“白衣公卿”,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具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
10、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抵言卷1散序进士(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参考答案:1C2B3C4C5B6C7A8C9C10A11C12B13B14D15A16(1)分封制。郡县制(2)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3)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破除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或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增加)17(1)血缘;荐举;察举制;官僚政治。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受过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2)积极影响:科举制彻底否定了以门第和出身作为选拔标准的特权制度,为封建国家选官用人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社会精英的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文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消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基本科目,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