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炭疽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炭疽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 内内 容容 一、新闻链接一、新闻链接 二、概述二、概述 三、开展疫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三、开展疫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四、监测定义四、监测定义 五、监测内容和方法五、监测内容和方法 六、专项监测工作六、专项监测工作 七、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七、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一.新闻链接新闻链接-12010-8-27 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网“美国一男子曾用假炭疽粉末恐吓奥巴马及多名官员美国一男子曾用假炭疽粉末恐吓奥巴马及多名官员”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一名男子在26号承认,曾分别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名国会议员以及阿根廷领事馆
2、寄送了疑似含有炭疽粉末的信件。这名男子名叫迪沃根,现年40岁,他在2001年9.11事件前,向奥巴马寄去含有白色粉末的信件,信件最后被安全部门拦截,后经证实这些百色无害的粉末并非炭疽杆菌,之后他还向国会议员寄信批评联邦医疗改革。11月19号审判,预计他将面临2至5年监禁。一一.新闻链接新闻链接-22011-8-10 腾讯网腾讯网 “辽宁省发生皮肤炭疽疫情辽宁省发生皮肤炭疽疫情”近日,辽宁省鞍山海城市和岫岩县发生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截止近日,辽宁省鞍山海城市和岫岩县发生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截止8月月 10日日18时,共报告病例时,共报告病例21例,其中临床确诊病例例,其中临床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
3、例例,疑似病例18例。例。另另据辽宁省卫生厅消息,截止据辽宁省卫生厅消息,截止8月月18日日20时,此起疫情已累计发生病例时,此起疫情已累计发生病例35 例,临床诊断病例例,临床诊断病例4例,疑似病例例,疑似病例31例。例。据初步调查,此次疫情是由于当地居民私自屠宰或接触病牛而感染发生据初步调查,此次疫情是由于当地居民私自屠宰或接触病牛而感染发生 的。的。辽宁省目前继续加大皮肤炭疽疫情处置工作力度,该省公安、畜牧兽辽宁省目前继续加大皮肤炭疽疫情处置工作力度,该省公安、畜牧兽 医、卫生等部门通力协作,千方百计查清此次疫情的来源医、卫生等部门通力协作,千方百计查清此次疫情的来源,查清可疑病牛,查清
4、可疑病牛 的流向,对查到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了严格的处理。据统计,目前已捕的流向,对查到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了严格的处理。据统计,目前已捕 杀、无害化处理易感牲畜杀、无害化处理易感牲畜551头(只),追回、销毁牛肉头(只),追回、销毁牛肉2450公斤。公斤。在公安、畜牧兽医部门确定的可疑病牛的流向地区,各级卫生部门组织人在公安、畜牧兽医部门确定的可疑病牛的流向地区,各级卫生部门组织人 员按国家规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排查,累计调查员按国家规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排查,累计调查23609人,重人,重 点排查点排查2551人,又于人,又于8月月17日在东港市发现了日在东港市发现了3
5、例疑似病例。经过严格的流例疑似病例。经过严格的流 行病学调查,这行病学调查,这3例病例与例病例与8月月15日发现的日发现的2例病例,均为海城市牛庄镇南关例病例,均为海城市牛庄镇南关 村疫情的同源病例,为南关村可疑病牛贩卖到东港市所致。村疫情的同源病例,为南关村可疑病牛贩卖到东港市所致。二二.概概 述述 u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甲类传染传染病管理。病管理。u美国美国CDC报道的可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的病原微生物有
6、报道的可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的病原微生物有A、B、C三类三类20多种,如:多种,如: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天花病毒、肉毒毒素、鼠疫杆菌、土拉杆、天花病毒、肉毒毒素、鼠疫杆菌、土拉杆菌、埃博拉病毒、菌、埃博拉病毒、Nipah病毒等。病毒等。u人间炭疽病例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多为散发病例,肺炭疽及肠炭人间炭疽病例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多为散发病例,肺炭疽及肠炭疽的病死率较高疽的病死率较高。u近些年,我国的炭疽病例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近些年,我国的炭疽病例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西、云南等西部地区。为了解炭疽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加强对炭疽疫情的为了解炭疽的疫情
7、动态和流行规律,加强对炭疽疫情的监测,规范血清学、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监测,规范血清学、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2005年卫生部印发了年卫生部印发了全国炭疽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炭疽监测方案(试行)。同年,国家同年,国家CDC在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四川、在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四川、重庆、贵州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监测工作重庆、贵州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监测工作至今。至今。遗憾的是遗憾的是云南省云南省未被列为监测省份。未被列为监测省份。三三.开展疫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开展疫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炭疽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了解炭疽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2
8、.了解了解流行地区炭疽杆菌的地区分布、自然消长规律;流行地区炭疽杆菌的地区分布、自然消长规律;3.规范和完善规范和完善炭疽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炭疽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提高对炭疽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对炭疽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四四.监测定义监测定义(一)病例定义(一)病例定义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1 1诊断依据诊断依据1.11.1流行病学线索流行病学线索病人生活在已被证实存在炭疽流行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病人生活在已被证实存在炭疽流行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14日内日内到
9、达过该类地区;到达过该类地区;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活动。在可能被炭疽芽胞杆菌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活动。1.2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2.11.2.1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 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
10、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1.2.21.2.2经口感染型(肠)炭疽经口感染型(肠)炭疽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中含血丝及胆汁。可累及消化道以
11、外系统。1.2.31.2.3吸入感染型(肺)炭疽吸入感染型(肺)炭疽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 X射线的主要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1.2.41.2.4脑膜炎型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也可能直接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也可能直接发生。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继发生。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
12、脊液多为血性。1.2.51.2.5炭疽败血症炭疽败血症可继发于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皮肤炭疽、肺炭疽及肠炭疽,也可能直接,也可能直接发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发生。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IC)表现,皮肤出现出)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胞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胞杆菌。杆菌。1.31.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u损害皮肤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损害皮肤
13、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血液、血液、脑脊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胞杆菌。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炭疽芽胞杆菌。u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u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 4倍或倍或4 4倍以上升高。倍以上升高。2.2.诊断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炭疽诊断标准炭疽诊断标准(WS 283-2008WS 283-2008)2.12.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并具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炭疽败血症的并具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
14、膜炎型炭疽、炭疽败血症的 临床表现之一者。临床表现之一者。2.22.2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具有生物标本实验室镜检结果(检到炭疽芽胞杆菌);具有生物标本实验室镜检结果(检到炭疽芽胞杆菌);并具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炭疽败血症的并具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炭疽败血症的 临床表现之一者。临床表现之一者。2.32.3确诊病例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并具有并具有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或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或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度出现4 4倍或倍或4 4倍以上升高倍以上升高中的任何一项实验结果。中的任何一
15、项实验结果。常被忽略常被忽略标准常把握不标准常把握不准准(二)炭疽暴发疫情定义(二)炭疽暴发疫情定义1 14天内,在同一个村庄、建筑工地、工厂、学校等场所内天内,在同一个村庄、建筑工地、工厂、学校等场所内 连续发生连续发生10例及以上炭疽例及以上炭疽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2 在同一个潜伏期内出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在同一个潜伏期内出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五、常规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五、常规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人间疫情的发现和报告人间疫情的发现和报告(按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和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
1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肺炭疽病例应在诊断后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肺炭疽病例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小时内填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并按照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管理。(其他类型的炭疽应在诊断后其他类型的炭疽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小时内向相应单位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
1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直报。处置要求:处置要求:对所报告的炭疽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病人标对所报告的炭疽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病人标本(皮肤分泌物、血液、唾液、呕吐物等)、可疑牲畜标本(皮肤分泌物、血液、唾液、呕吐物等)、可疑牲畜标本(病、死动物脏器、血液、皮毛等)、污染环境的标本本(病、死动物脏器、血液、皮毛等)、污染环境的标本(土壤、水等)进行检测。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土壤、水等)进行检测。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情报告后应立即
18、开展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个案调查个案调查1、调查的目的与要求:核实疫情和确定诊断;确定患者、调查的目的与要求:核实疫情和确定诊断;确定患者受感染地点和发病地点;为确定炭疽疫源地提供依据;受感染地点和发病地点;为确定炭疽疫源地提供依据;广泛收集流行病学资料,为确定疫区范围、流行型别、广泛收集流行病学资料,为确定疫区范围、流行型别、流行强度、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提供资料。流行强度、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提供资料。2、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内容:调查内容:(1)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发病情况及既往史;患者在发病
19、前与病畜接职业),发病情况及既往史;患者在发病前与病畜接触史,是否参加过屠宰病畜和剥食病畜肉;病家、邻触史,是否参加过屠宰病畜和剥食病畜肉;病家、邻居或周围村庄有无牲畜发病;患者家属及周围群众有居或周围村庄有无牲畜发病;患者家属及周围群众有无类似病例及接触史。无类似病例及接触史。(2)现症患者的体温测量结果:体表炭疽病灶(头、面)现症患者的体温测量结果:体表炭疽病灶(头、面及四肢裸露部位),恶性水肿;有无口腔、肛门出血及四肢裸露部位),恶性水肿;有无口腔、肛门出血等;有无血痰,等;有无血痰,X光照片显示肺门及纵膈阴影增大;光照片显示肺门及纵膈阴影增大;有无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性休克。有
20、无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性休克。(3)标本检验:根据需要,采集病人的排泄物、鼻咽和病灶分泌物、静脉血)标本检验:根据需要,采集病人的排泄物、鼻咽和病灶分泌物、静脉血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的血液、鼻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分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病人密切接触者的血液、鼻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采集病死牲畜的血、肉及皮毛、骨角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采集病死牲畜的血、肉及皮毛、骨角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集外环境污染地土壤、畜圈、粪便、垫草及饲料等进行细菌离培养;采集外环境污染地土壤、畜圈、粪便、垫草及饲料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培养。(4)其它相关资料:如本地区的人口、经
21、济、交通情况;气候、卫生、医疗)其它相关资料:如本地区的人口、经济、交通情况;气候、卫生、医疗条件;牲畜调运及发病情况;历年人群免疫和畜间接种情况等。条件;牲畜调运及发病情况;历年人群免疫和畜间接种情况等。调查方法:调查方法:(1)查阅整理基层卫生单位及兽医部门的疫情报告登记记录,走访患者家属)查阅整理基层卫生单位及兽医部门的疫情报告登记记录,走访患者家属和周围群众,深入了解发病经过;调查员应热情主动说明来意,提问时和周围群众,深入了解发病经过;调查员应热情主动说明来意,提问时避免带有倾向性的暗示,及时做好记录;调查时要与基层工作人员和防避免带有倾向性的暗示,及时做好记录;调查时要与基层工作人
22、员和防疫人员协同工作。疫人员协同工作。(2)现场观察,对现场的地理环境和居住条件仔细观察,对动物间发生的各)现场观察,对现场的地理环境和居住条件仔细观察,对动物间发生的各种疾病作详细了解,如发现可疑传染源,应对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进行种疾病作详细了解,如发现可疑传染源,应对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进行估计。估计。3、处理步骤:、处理步骤:(1)核实诊断核实诊断:通过核实原始记录,根据临床体征、现病史、流行病学资:通过核实原始记录,根据临床体征、现病史、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作出综合判断。必要时会同临床医生和检验人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作出综合判断。必要时会同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一起讨论确诊。员一起
23、讨论确诊。(2)查明传染源查明传染源:根据病人发病时间估计潜伏期,从接触史推断传染源和:根据病人发病时间估计潜伏期,从接触史推断传染源和传播因素。传播因素。(3)登记密切接触者登记密切接触者:对可疑感染者采取医学隔离观察,对高危人群进行:对可疑感染者采取医学隔离观察,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4)提出防治措施提出防治措施:包括病人隔离,治疗方案;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追:包括病人隔离,治疗方案;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追查和消毒处理,以及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改变卫生习惯,加强防护查和消毒处理,以及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改变卫生习惯,加强防护措施。措施。4、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整理分析:(1)
24、根据不同地区的患者分布情况,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根据不同地区的患者分布情况,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感染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民族,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感染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资料进行比较时要进行标化处理。的资料进行比较时要进行标化处理。(2)分析传染源,存在的流行因素,可能发展的严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分析传染源,存在的流行因素,可能发展的严重程度,提出防治措施。2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 (1)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对报告的所有炭疽病例尽可能在抗菌治疗前采取标本。对报告的所有炭疽病例尽可能在抗菌治疗前采取标本。所有病人采
25、取血液标本;所有病人采取血液标本;皮肤炭疽病人的皮损边缘的棉拭子标本,皮肤出血点标本;皮肤炭疽病人的皮损边缘的棉拭子标本,皮肤出血点标本;肺炭疽病人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肺炭疽病人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肠炭疽病人的粪便标本;肠炭疽病人的粪便标本;炭疽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标本等。炭疽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标本等。(2)涂片镜检)涂片镜检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所有炭疽病例采集伤口分泌物或渗出液、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所有炭疽病例采集伤口分泌物或渗出液、皮肤出血点、血液、脑脊液等(肺炭疽采集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皮肤出血点、血液、脑脊液等(肺炭疽采集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涂片直接涂片2份以上
26、,份以上,1份用于革兰氏染色,另份用于革兰氏染色,另1份用于荚膜染色,镜份用于荚膜染色,镜检。同时,将阳性标本及时送检。同时,将阳性标本及时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和进一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和进一步检测。检测。(3)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分离培养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送的炭疽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送的炭疽标本后,对送检的标本重新涂片镜检核实,及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本后,对送检的标本重新涂片镜检核实,及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和鉴定。(4)菌株管理)菌株管理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与要求对分离到的炭疽杆菌进行保存、运送与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与
27、要求对分离到的炭疽杆菌进行保存、运送与管理。管理。卫生部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炭疽杆菌的生物危害为二级规定:炭疽杆菌的生物危害为二级六、专项监测工作(可选择性开展)六、专项监测工作(可选择性开展)1.可疑炭疽污染环境监测可疑炭疽污染环境监测 根据各地历年炭疽发病情况,收集资料,寻找可能受炭疽污染的地区,合理根据各地历年炭疽发病情况,收集资料,寻找可能受炭疽污染的地区,合理安排疫区环境监测点开展监测。安排疫区环境监测点开展监测。选择过去炭疽死畜和死亡病例埋葬地点选择过去炭疽死畜和死亡病例埋葬地点35个,每个点采集周围个,每个点采集周围50米内的表米内的表层土
28、壤(层土壤(10cm内)内)5份以上(每份份以上(每份150g左右)进行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左右)进行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每年选择近每年选择近3年来有人、畜间炭疽发生或死亡的区域(如草场)年来有人、畜间炭疽发生或死亡的区域(如草场)13个,每个个,每个区域采集表层土壤区域采集表层土壤5份、牲畜饮水处水样份、牲畜饮水处水样3份(每份份(每份500ml)进行炭疽芽孢杆)进行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菌的分离培养。凡是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的地点,对其消毒,同时每年均需对其区域内环境凡是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的地点,对其消毒,同时每年均需对其区域内环境(包括土壤和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与评价,连续(包括
29、土壤和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与评价,连续3年该区域未检测出炭疽年该区域未检测出炭疽芽孢杆菌,可停止监测。芽孢杆菌,可停止监测。2.血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采集新发的所有炭疽病例的双份血清(即急性期和发病后采集新发的所有炭疽病例的双份血清(即急性期和发病后23周的血清)周的血清),冷冻保存,及时用冷冻保存,及时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法进行血清抗毒素抗体、抗芽胞抗体的检测。毒素抗体、抗芽胞抗体的检测。采集从事牲畜屠宰、贩卖、皮毛加工等职业人员血清,用采集从事牲畜屠宰、贩卖、皮毛加工等职业人员血清,用ELISA法进行血清学抗毒素抗体、抗芽胞抗体的检测。法进行血清学抗毒素抗体、抗芽胞抗体的检测。3.毒力质
30、粒和基因的毒力质粒和基因的PCR检测检测4.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监测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监测5.动物间炭疽疫情信息沟通交流动物间炭疽疫情信息沟通交流 七、暴发疫情应急处置七、暴发疫情应急处置1 1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暴发疫情的发现和报告 按照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各 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 现暴发、流行疫情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逐级上报疾病预防现暴发、流行疫情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
31、部门和逐级上报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逐级报告上级卫控制机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逐级报告上级卫 生行政部门。如果暴发疫情达到生行政部门。如果暴发疫情达到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规定的 级别,则按相应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级别,则按相应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暴发疫情进行现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暴发疫情进行现 场调查、处理和控制,并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对疫情发展和控制进程进行报场调查、处理和控制,并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对疫情发
32、展和控制进程进行报 告。告。2.2.暴发疫情的调查暴发疫情的调查 暴发疫情的调查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暴发疫情的调查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实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开展调查。核实诊断核实诊断 了解疫点及周围近期有无类似病例发生,并对发现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了解疫点及周围近期有无类似病例发生,并对发现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情况
33、调查 详细调查疫点的人口资料、患者及居民居住环境、自然地理景观、气象详细调查疫点的人口资料、患者及居民居住环境、自然地理景观、气象资料等流行因素。资料等流行因素。了解疫点所在地的既往疫情情况和流行强度。了解疫点所在地的既往疫情情况和流行强度。了解疫点所在地动物的感染、发病情况。了解疫点所在地动物的感染、发病情况。3.3.暴发疫情的处理暴发疫情的处理 具体处理要求同前。具体处理要求同前。4.4.暴发疫情的报告(书面)暴发疫情的报告(书面)暴发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调查资暴发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详细的报告,逐级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料,写出详细的
34、报告,逐级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控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控制措施效果评估等。制措施效果评估等。5.5.由于突发疫情造成的炭疽感染危险,对于周围人群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由于突发疫情造成的炭疽感染危险,对于周围人群应采取的应急措施l首先成立炭疽疫情处理领导小组,确诊炭疽病人,分离炭疽杆菌。调查取证首先成立炭疽疫情处理领导小组,确诊炭疽病人,分离炭疽杆菌。调查取证炭疽感染的方式、范围和可能的感染途径,提供给防疫领导机构。炭疽感染的方
35、式、范围和可能的感染途径,提供给防疫领导机构。l同时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对病人应在专门制定的传染病院进行隔同时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对病人应在专门制定的传染病院进行隔离治疗,保证抗生素和抗血清的供应;对可疑感染者应进行隔离检疫观察。离治疗,保证抗生素和抗血清的供应;对可疑感染者应进行隔离检疫观察。l对当地的家畜和野生草食动物应严密监视管理,一旦发现炭疽死亡动物,应对当地的家畜和野生草食动物应严密监视管理,一旦发现炭疽死亡动物,应立即彻底焚烧,对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立即彻底焚烧,对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处理。l根据污染范围大小,确定封锁隔离区,除有关参加疫情处理的人员外,限制根
36、据污染范围大小,确定封锁隔离区,除有关参加疫情处理的人员外,限制人员随便进出,封锁隔离区人员随便进出,封锁隔离区1212天天后,无新发病例方可解除封锁。后,无新发病例方可解除封锁。l对疫区的划定和公布封锁命令,均应由政府领导下的疫情处理领导小组执行,对疫区的划定和公布封锁命令,均应由政府领导下的疫情处理领导小组执行,对炭疽病人的治疗方案和人群预防措施应由技术专家小组领导实施。对炭疽病人的治疗方案和人群预防措施应由技术专家小组领导实施。6.6.炭疽死亡动物和污染环境的处理措施炭疽死亡动物和污染环境的处理措施l首先成立炭疽疫情处理领导小组,确诊病例,分离炭疽杆菌,调查传首先成立炭疽疫情处理领导小组
37、,确诊病例,分离炭疽杆菌,调查传染源、传播途径,确定疫区范围。染源、传播途径,确定疫区范围。l彻底焚烧死亡动物尸体,对污染的外环境彻底进行消毒,追索可能污彻底焚烧死亡动物尸体,对污染的外环境彻底进行消毒,追索可能污染的范围,尽量做到不遗漏污染死角。染的范围,尽量做到不遗漏污染死角。l对所有易感动物均应接种炭疽疫苗,对已暴露的动物应注射抗生素预对所有易感动物均应接种炭疽疫苗,对已暴露的动物应注射抗生素预防,发病动物除用抗生素外,还可用抗炭疽血清治疗。防,发病动物除用抗生素外,还可用抗炭疽血清治疗。l进行疫区封锁,隔离感染动物,禁止所有动物随便出入疫区;对病人进行疫区封锁,隔离感染动物,禁止所有动
38、物随便出入疫区;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感染者进行隔离检疫,封锁进行隔离治疗,感染者进行隔离检疫,封锁1212天天后解除。后解除。l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水源、食品、蔬菜和农作物受到污染,尽量保护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水源、食品、蔬菜和农作物受到污染,尽量保护群众的生活环境安全。群众的生活环境安全。7.7.污染消毒措施污染消毒措施在处理被污染的外环境和可能保菌的尸体时,必须采取有效的物理和化学消毒在处理被污染的外环境和可能保菌的尸体时,必须采取有效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进行彻底的消毒,使炭疽芽孢被彻底消除以保证完全无害化。方法进行彻底的消毒,使炭疽芽孢被彻底消除以保证完全无害化。u炭疽芽孢最彻底的消毒方法是
39、炭疽芽孢最彻底的消毒方法是焚烧焚烧,最好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是高压蒸汽消毒高压蒸汽消毒。u炭疽病人、病畜污染过的场地(住房、圈舍、周围环境):炭疽病人、病畜污染过的场地(住房、圈舍、周围环境):5%5%福尔马林按福尔马林按500ml/m500ml/m2 2喷洒消毒喷洒消毒3 3次,或用次,或用20%20%的漂白粉水溶液按的漂白粉水溶液按200ml/m200ml/m2 2喷雾作用喷雾作用1-21-2小时;小时;排泄物等按排泄物等按5:15:1稀释污物加漂白粉搅匀后作用稀释污物加漂白粉搅匀后作用1212小时后丢去。小时后丢去。u皮毛:环氧乙烷(皮毛:环氧乙烷(97%97%),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40、(2%2%)、十二氟()、十二氟(1%1%)的混合液体,加)的混合液体,加热后输入消毒容器内,经过热后输入消毒容器内,经过4848小时渗透消毒。小时渗透消毒。u污染的粪便、垫草、饲料:混以适量干碎草,在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处堆积污染的粪便、垫草、饲料:混以适量干碎草,在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处堆积彻底焚烧。彻底焚烧。u患炭疽动物死亡污染处的土壤:用患炭疽动物死亡污染处的土壤:用5%5%甲醛溶液甲醛溶液500ml/m500ml/m2 2消毒三次,每消毒三次,每次作用次作用2 2小时,间隔小时,间隔1 1小时。亦可用氯胺或小时。亦可用氯胺或10%10%漂白粉乳剂浸渍,处理漂白粉乳剂浸渍,处理2 2次,每
41、次次,每次2 2小时,间隔小时,间隔1 1小时。小时。u污染的衣物、工具:污染的衣物、工具:121121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 1小时,不耐高温的用甲醛熏小时,不耐高温的用甲醛熏蒸,或用蒸,或用5%5%甲醛溶液浸渍消毒。甲醛溶液浸渍消毒。u污染的运输工具、家具:用污染的运输工具、家具:用10%10%漂白粉液,或漂白粉液,或1%1%过氧乙酸,喷雾或擦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消毒作用拭消毒作用30-6030-6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分钟后用清水洗净。u尸体火化尸体火化1.1.坑内焚烧坑内焚烧 挖一个焚尸坑,要求坑长超过尸长挖一个焚尸坑,要求坑长超过尸长0.75m0.75m,宽要超过,宽要超过0.25
42、m0.25m,深为,深为0.5m0.5m。将坑。将坑穴用浸过煤油的稻草盖上,稻草上放木材,上面放几根粗木棍,横搭在坑沿穴用浸过煤油的稻草盖上,稻草上放木材,上面放几根粗木棍,横搭在坑沿上,将尸体放在横木上焚烧。上,将尸体放在横木上焚烧。2.2.地面焚烧地面焚烧 用石块或砖块搭起两道用石块或砖块搭起两道2m2m长、长、0.3m0.3m高、高、0.3m0.3m宽的短墙,再用木棍或铁道枕木宽的短墙,再用木棍或铁道枕木搭在上面,间隔搭在上面,间隔0.2-0.3m0.2-0.3m。将尸体放在搭好的架上,底下放稻草和木材,浇。将尸体放在搭好的架上,底下放稻草和木材,浇上煤油焚烧,并用铁皮将尸体覆盖以保持热
43、度。上煤油焚烧,并用铁皮将尸体覆盖以保持热度。3.3.火焰喷射焚烧火焰喷射焚烧 在地面挖一个浅坑,约在地面挖一个浅坑,约0.3m0.3m深,底下铺上一些稻草,将尸体放在上面。坑两深,底下铺上一些稻草,将尸体放在上面。坑两边各挖边各挖5 5个喷管浅槽,每边放个喷管浅槽,每边放5 5根喷管共根喷管共1010根对喷,点燃喷头后用铁皮将尸体根对喷,点燃喷头后用铁皮将尸体覆盖以保持热度。覆盖以保持热度。焚烧尸体时,以焚烧尸体时,以彻底焚烧彻底焚烧为原则。尸体火化完毕后,挖深坑将灰烬掩埋。为原则。尸体火化完毕后,挖深坑将灰烬掩埋。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1.全省各地炭疽疫情上报率较低,
44、明显与全省严重的疫情态势不相吻合。全省各地炭疽疫情上报率较低,明显与全省严重的疫情态势不相吻合。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疫情状况仅仅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得到,目前我们所能掌握的疫情状况仅仅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得到,全省炭疽实际的流行状况仍然不清楚。全省炭疽实际的流行状况仍然不清楚。2.2.全省各级疾控部门缺乏规范的炭疽防治技术培训。在经过多方面努力下,全省各级疾控部门缺乏规范的炭疽防治技术培训。在经过多方面努力下,此次培训班才得以开办,且是我所负责炭疽监测防治职能以来的第一次此次培训班才得以开办,且是我所负责炭疽监测防治职能以来的第一次全省性的业务培训。全省性的业务培训。3.3.全省各级
45、疾控部门的炭疽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达不到开展常规业务工全省各级疾控部门的炭疽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达不到开展常规业务工作的要求,无法开展常规的疫情监测,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突发疫情应作的要求,无法开展常规的疫情监测,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急处置。4.4.全省从事炭疽监测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业务技术水平有全省从事炭疽监测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业务技术水平有 待于提高。待于提高。5.5.疫区群众对炭疽危害的认识不足,防治炭疽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疫区群众对炭疽危害的认识不足,防治炭疽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6.6.与畜牧部门的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得到畜间疫情信息,不利于人间
46、疫情与畜牧部门的沟通较少,不能及时得到畜间疫情信息,不利于人间疫情的控制。的控制。(问题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不断去努力改变!问题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不断去努力改变!)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 1 董树林董树林,王秉翔王秉翔.炭疽炭疽M.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04.2 2 梁旭东梁旭东,董树林董树林,肖东楼肖东楼.炭疽防治手册炭疽防治手册M.M.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01.3 3 俞东征俞东征.炭疽炭疽M.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05.4 4 徐建国徐建国,阚飙阚飙,张建中张建中,等等.现场细菌学现场细菌学M.M.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1.,2011.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