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地理学笔记重要简答题:1.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A.相同之处: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环境变化而发展,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两者的演化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实现的;在竞争和选择中, 环境起着关键作用;B.不同之处: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法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生物特性取代救生物特性,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中实现的,新文化取代旧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2.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农业革命之前:高-高-极地
2、;农业革命后:高-高-较低;工业革命后:高-低-较高:后工业革命时期:低-低低。3.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A.民族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指标划分;B.种族是从生物学角度划分。4.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A.对经济的影响:积极:接待国接待游客,可以增加收入, 平衡国际收支;国内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回转,可稳定物价安定民心;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对外开放;消极:容易导致物价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正常变化;过分以来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B.对文化的影响: 积极:为民间交往提供条件;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 展;推
3、动科学文化的交流,加速人类文明进程;师范作用对文化有积极影响;消极:对当地居民在道德上带来影响;激发当地居民矛盾;旅游 被改头换面成为赚钱的商品;C.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不仅通过自然活动来刺激和促进环境保护,还可以提供经济手段促进保护措施的施行;消极:带来旅游污染;其发展会加速旅游资源的破坏和耗损。5.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总体上看是分布不平衡,表现在:A.趋中纬性: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 20 度60 度 N 区域;B. 趋低平性:占世界面积的百分之 37 的低地平原。居住百分之 80 的人口;C. 趋海性:海岸以内 200 千米范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D. 趋温湿性;E. 趋水源特
4、性;F.向工农业带集中;G.向城市集中;H.向发展中国家集中;I.沿交通线集中:J.人口向旧大陆集中。6. 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性。7.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第一:自然因素:气候,海拔高度(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第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第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第四: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因素。8. 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落是制定,区域规划和
5、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有重要意义; 适度人口制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对于发展中国家,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的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9. 世界语言分类法:谱系分类法:有:语系.语族.语支.语种;A.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B.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同一语族的语言尽管可能处于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但各种语言在演化上又有亲属远近之 分
6、,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D.语种: 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10.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机制及其地域结构的基本模型:(一).动力机制:动力分两个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a.集聚力,其有二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措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b . 离散力,也有两个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是经济方面,由于原来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
7、担;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后来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二).模型:有三种:A.同心圆模型;该模型分 5 个同心圆地带: 第一带是中心商务区;第二带是过度带;第三带是工人家庭带;第四带是中产阶级住宅带; 第五带是通勤带;B.扇型模型:这是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提出的,他认为美国城市中住房租金等级既不是按方块街区分布的,也不是按照同心圆分布的,而是扇型或者锲型,不成圆形;C.多核模型:他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撕和侮慢于于 1945 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美国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其范围,并出现新的郊区没有自己的核心,与老的核心相比,新的核心具
8、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出现多核心的城市。11. 国家权力要素:(一)领土空间:a.地理位置:首先是海陆山河分布;其次是交通地理位置;第三就是国防地理位置;b .领土面积;(二).自然资源;(三).人口规模.(四)经济水平;五).军事力量.;(六)科学技术;(七)国民士气;(八)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次要简答题或填空题: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阶段性;社会性。3
9、. 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4. 文化区类型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区别与联系:形式文化区不受外部作用而形成的,功能文化区不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受到 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两者区内功能有着显著差异;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差 异在与其即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区别在于,其区内缺点形式文化 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5. 文化扩散的类型:A.扩散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接触扩散;B.迁移扩散。6. 人口迁移的形式:A.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地区间的迁移,城乡间的迁移,城市间的迁移;主要
10、空间去向;B.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7. 人口迁移的机制:(原因):A . 根本原因:人地关系不协调;B.外部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文化教育,宗教活动。8. 中国人口转变的模式: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以分为 6 个阶段:加速增长阶段;负增长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减速增长阶段;波动增长阶段; 持续增长阶段。9.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两个基本特征):生产者;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10. 种族划分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11. 世界地理人种分为: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阴电人种; 印度人种;澳大利亚人
11、种。12. 民族形成的三个阶段:氏族-部落民族。13.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14. 世界民族人口 1 亿人的有: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15. 民俗的特点:A.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B.外延特征:承传性,变异性。16. 民俗分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17. 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18. 语言传播的特性:外延性;连续性;层次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阶层性。19.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地理
12、集团的影响;行政区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影响。20. 文字的本质特征:是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21. 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22. 民族宗教划分:依照宗教起源和演化阶段可以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依照流传范围可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依照崇拜神灵的数量可分为:一神教,二神教,多神教。23.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播,领土竞争,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24. 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25. 三大宗教分布区:佛教:东亚,东南亚;基督教:欧洲大部分国家;伊斯兰教:亚洲, 非洲,
13、欧洲,美洲。26. 村落的形态:第一:一般类型的乡村:密集型弄错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村落;第二:活动型村落;第三:特殊类型:美国单位型,集体农场型,经营性农场。27. 旅游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28. 旅游动机类型:田中喜一分类法: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 麦金托十分类法: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的动机,交际的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29.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性别,年龄及其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及闲暇时间,心理因素;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因
14、素。30. 旅游资源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和区域性;在时间上具有变化性;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认知性和非旅游的功能性。31. 目前常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综合性评价。32. 政治地理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扩张;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的变化。33. 国家的基本特征:拥有确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34. 领土的形状类型:穿孔型;紧实型;分离型;延伸型;狭长型。35.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模式(略)。36. 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谓资源环境承载力 (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 Capa
15、city),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其中,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内容1、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它可看作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一种表示。2、资源环境综
16、合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计算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法针对5 个要素:大气、水质、生物、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选取了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发展变量集和制约变量集,然后将发展变量集 的单要素与相对应的制约变量集中的单要素相比较,得到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再将各要素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值。3、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从要素构成的角度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以
17、从两个方面来入手,即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其中,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和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又是由各个要素子系统组成的。目前,关于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的研究有: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关于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的研究有: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定量化评价主要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概括起来,目前主要有指数评价法、承载率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37. 核心边缘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是 1966 年由弗里德曼(J.R.Fride
18、mna)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一书中,正式提出的。1969 年他在极化发展理论中, 又进一步将“核心一边缘”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归纳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主要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外围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该理论的核心强调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一是前工业化阶段
19、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区际之间经 济联系不紧密,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 10%一 25%之间,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区域内外的资源要素是由经济梯度较低的边缘区流向梯度较高的核心区。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增大,必然导致政治力量集中,使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三是工业化成熟阶段: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比重在 25%一 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
20、系。在工业化成熟期,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回流到边缘区,边缘区工业产业群开始集聚。四是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联系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 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即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38. 增长极增长极(Growth Pole) 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
21、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第一,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第二,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第三,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 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 体, 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增长极的构成要素和两大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