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词:幼儿数学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摘 要:本文就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质童进行了探究。认为教师要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等着手方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质量的发挥,通过长期的教学体验,我们发现数学
2、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人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如何才能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 一、数学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 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念,使幼儿从生
3、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二、数学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 。再是,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时, 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 ,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 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三是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
4、师讲, 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小脑子里灌死知识,死灌知识, 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而且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 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句话使我深受启迪,也改变了我的教学观。为此,我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孩子学习数学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留连忘返;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5、从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使学生非常高兴投人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注重采用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
6、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份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使幼儿从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三、数学学习环境生活化、游戏化 教
7、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就得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一)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环境纲要明确指出了教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根据纲要精神,我们尝试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究,探
8、求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容、实施和方法,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真实情景中。 1从根据教材组织幼儿学习到创设情景化的学习活动 数学生活化课题应先从验证教材,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开始。生活化的材料在单一操作学习活动中是“道具“,在真实情景中更能发挥其多种作用,成为支持幼儿游戏和学习的“玩具”和“工具”,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生活化的情景为幼儿感受数量关系搭建形象思维的平台。 如在小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的知识时,教师可创设“娃娃家”炒小菜的情景,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碗勺,让幼儿通过游戏为爸爸妈妈、小朋友分碗勺、分菜等,知道大人用“大碗大勺”且菜量多,小孩用“小碗小勺”且菜量少,进行一一对
9、应训练,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玩得开心,又自然而然地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2从教师预设的情景化活动到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活动 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如在区域活动“包糖果”中,我们发现个别孩子包完糖果,先点数包了几个,又把不同的颜色的糖果分开,再把糖果排图形。包糖果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否成为其他孩子的关注点?因此我们提出了开个“糖果加工厂”,孩子们包了许多糖果后自发开始卖糖果,教师抓住时机又提出问题:“平时爸爸妈妈在哪儿买糖果?”引出了新活动参观佳源超市,孩子们知道超市除了卖糖果,还卖许多东西,因此再引发了超市游戏。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开超市的材料,并把
10、这些材料分类摆在货架上,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定价格、编条形码、装袋、付钱等问题。整个游戏是在幼儿自主选择、共同解决问题中逐渐展开的。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增进幼儿数学感和数学意识的形成,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 3从教师的直接指导到由问题情景引发的幼儿自主学习 在情景化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参与孩子感兴趣的事,尊重孩子的各种想法,引导幼儿在真实的事件中针对问题自主学习。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小区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编排门牌号产生了兴趣和争论。教师就带孩子参观了小区的楼房,让孩子在看门牌、编门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了排序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变得
11、非常强。(二)游戏化的数学教育环境1积极营造游戏化的自主环境专用区角环境:区角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个活动区,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自从我园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课题研究以来,我园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空间,在各班活动室开辟了数学区,四楼开辟了数学城,让幼儿根据自己水平自主选择区域,给予幼儿充足的活动时间和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活动中幼儿可自由结伴,操作完一项材料内容后可到别的数学材料区去玩,能力强的可玩到多个区域,能力弱的只能玩到一至两项活动内容。由于区角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半开放的,活动过程是自主的,活
12、动形式是自由的,活动材料是丰富的,较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精神。主题游戏环境:在自主游戏环境中,我们也为幼儿创设了包含数学因素的材料和情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如“娃娃水果店”游戏中,在每样水果的标价上,有的直接写上3元、4元不等的价钱,有的写上“3 2元“、“5-3元”等;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时,规定幼儿手中的10元钱只能买2样或3样的水果。又如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将碗、勺一一对应,餐后将碗、勺分类摆放,观察各种用具的外形、颜色。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游
13、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2探索多样化的数学游戏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编一些相应的数学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入门。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喂食”的操作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从中习得相关经验。建构游戏造房子中,为幼儿提供三角形、正方形立体积木若干,上面分别写有16的数字,复习6 以内组成,感知组分成的排列规律。
14、玩时幼儿将三角形积木做屋顶,根据三角形积木上的数字,选择组成该数字的两个部分数的正方形立体积木做屋顶下面的柱子,搭成房子。操作中让幼儿比较、感知:数字越大,它的组成房子越高。根据数学活动计划,我们创编了一些蕴涵数学知识的户外体育游戏,既满足了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又达到了学习数学的目标。如结合“大小排序”的教学内容,创编了我给球儿来排队的体育游戏;结合图形内容,创编了跳房子的体育游戏。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
15、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无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四、数学教学过程以游戏为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充分地、积极地、主动地享受已知、探索未知。游戏
16、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安全途径,特别是小班和新生入园的中班幼儿,他们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利用游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如在“吹泡泡”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大”和“小”,教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边走一边念“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小)泡泡”。老师和幼儿是共同的游戏者,幼儿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数学活动。又如:在“大风吹”教学中,其目标是练习三种条件下的连续分类。老师就扮演了“风婆婆”,大家围着“风婆婆”坐成一圈,玩“风婆婆”的游戏,“风婆婆”随意举出一种或两种以上多数幼儿所共有的特征,有该特征的幼儿就要站起来换位置,其他的幼儿则不动,“风婆婆
17、”要趁着大家换位置的时候,抢到一个位置上坐下,此时会有一位幼儿没有位置坐,便成为“风婆婆”,游戏又继续开始。因此,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学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 五、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教学活动的整合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对幼儿来说,对他们进行各种知识教育都是粗浅的基本知识,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幼儿数学教育不但在分科的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能与其他各领域联系起来,使各领域教育对数学教育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让幼儿不但能从其他领域中习得数学概念与技能,或从数学领域中习得其他各领域的重要概念,而且也能运用数学
18、于其他领域,或在数学中运用其他领域知识。例如,美术活动中运用剪好的几何形状色纸自由造型;体能律动中配合报数、计数,或纳入上、下、左、右、里、外、中间的空间概念于动作中;将数学教育融入社会领域能使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如:在给植物浇水时,有的用口杯盛水、有的用可乐瓶去盛水,哪种容器盛水最多?幼儿会积极思考,想到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去解决;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每日的出勤记录、气温变化图、喜欢的玩具、商品的价格等等,做出各种图表,发展幼儿获取数据的能力,
19、发现社会生活与数学间的关系;引导唱数(计数)时运用唱数儿歌或敲打乐器等。这样的课程设计,幼儿不单只可以从各个领域学科中学习得到有关数的概念,而且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可以从各领域知识中获得。 又如:大部分的幼儿都喜爱听故事、念儿歌和看图画书,而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内容与数学有关,蕴涵着数学概念。儿歌、古诗、故事和幼儿图画书最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共鸣,这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挖掘和利用。 为了丰富数学活动的形式,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了许多数学故事、数学儿歌、数学游戏,以便供给幼儿在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中欣赏,例如,数学故事三只羊,描述的是大羊、中羊和小羊是怎样对付大灰狼
20、取得胜利的,幼儿从中发现物体大、中、小概念,让幼儿形象、逼真、清楚地感知同一物体的大、中、小概念。又如幼儿通过学习欣赏数学儿歌数字歌、拍手歌来学习背诵式计数,此外,古诗一望二三里、儿歌拍手歌、故事三只蝴蝶、数九歌等朗朗上口,蕴含着不同的数学知识点。 根据纲要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