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幼儿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他认为人类的活动是靠双手进行的,若使人类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大脑的命令,他希望幼儿教师应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倡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可见动手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产生动手的欲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是心理环境。幼儿动手能力直接反映幼儿思维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心理
2、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以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心理环境。教师态度和蔼亲切可爱,会使孩子心理稳定,积极动手的欲望也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一些胆小、腼腆、内向的孩子更需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鼓励,引导他们大胆的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充分地肯定,使幼儿乐于动手,并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每一位幼儿身上的潜能。除了创设平等宽松的心理环境外,还需要创设多姿多彩的物质环境来吸引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使幼儿产生动手的欲望。例如:在区角活动里,我在建构区
3、投放了各种废旧纸盒,和一辆插好的车;在生活区提供了各种芭比娃娃和梳子;在益智区投放了拼图和模板,还有一辆仿真坦克。孩子们看到这些憧憧欲动,当听到开始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自己喜欢的区里,女孩子喜欢打扮,他们来到了生活区,给自己的娃娃梳头,设计各种发型;科学区里,男孩子们看到感兴趣的车立即动手操作了起来,孩子们在玩电动玩具车,车不走了,再打开电池重新装;建构区的孩子们用废旧纸盒拼搭了各种模型。丰富的物质材料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前提。自信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基本需要,若是这种需要得到了充分的
4、满足,那么人就会有健全而充分的发展,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幼儿才会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孩子面对操作材料不敢动手,不知从何下手。通过了解 ,我知道是因为他们没有信心,害怕受到批评。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大胆的动手。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时,我教孩子们画小鸭子,我讲解了画法后,让小朋友动手画,这时庞梦玉小朋友坐着不动手,我问他为什么不画?她胆怯的说:“老师,我不会。”我说:“你还没画,怎么知道你不会呢?你大胆的画,说不定你画的比老师的还好呢?”说完我就走开了,绘画结束后,小朋友开始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看到她画了四只单腿站在水面上
5、的小鸭子,腿很长,站得很整齐,象是在跳天鹅舞。我高兴的把画举起来,让全班小朋友欣赏,并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她,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使她在后来的活动中能够积极大胆的动手。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信心,他也就会积极努力的去想着做好另一件事情。通过这次活动,我总结了这样一句话 :鼓励和表扬是老师的法宝,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法。有了这两样法宝,我们就能让幼儿在动手的同时大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三、教师在活动中的适时指导,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各种动手活动中的指导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首先,我们要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领导地位。我认为,要想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就必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动手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自我建构,自我完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