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46302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研究的特殊性(一)幼儿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幼儿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幼儿心理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在发展心理学(包括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年龄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或者随环境改变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纵;(2)表面上看,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年龄增长的结果,但实际上年龄只是心理发展的一个伴随变量,它对于心理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生理的成熟以及个体与外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打个比方,我们经常讲“年代久了,所以石头风化了”,表面上“石头风化”的原因是“

2、年代久了”,但实际上“年代久了”与“石头风化”没有实际联系,“石头风化”的真正原因是石头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等发生了化学反应。若将石头放在“真空环境”,即使“年代久了”也不会“风化”。因此,在幼儿心理研究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如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归结于年龄,而应努力弄清伴随年龄而发生的各种生理成熟与环境因素,找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这才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例如,研究发现,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关心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据此,不能简单得出年龄引起儿童态度变化的结论。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理解他人的观点、情绪的能力迅速提高,这种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的变化则更可能是其态度变化的真正原因,只不过

3、它与年龄变量混淆在一起了,这一点是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二)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心理学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试与被试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被试要根据主试的要求或实验情境作出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是语言上的反应,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反应,而被试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主试的行为。这在幼儿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谈话法、测验法中表现突出。这种主试与被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就体现了这种主试与被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

4、也给研究结果的预测与解释的科学性带了很大的影响。这类问题在幼儿心理学研究中也经常出现。(三)通过对幼儿的语言与行为的研究来考察其心理发展我们一般不能对幼儿的心理进行直接研究,往往通过考察其语言与行为的表现来研究。因此,我们就要注意幼儿语言与行为表现的特点。在语言方面,幼儿有一些特点:(1)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发展,但在词汇理解方面还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于抽象词汇。例如,“狗”这个词可能专指自己家养的那条狗,或是自己玩耍的玩具狗,而不包括其他狗;而对于“助人为乐”或“道德”这样的抽象词汇可能就无法理解,或理解错误。(2)幼儿掌握句子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对于被动句、双重否定句等复杂句型的

5、理解还比较困难。例如,“哪个教室里没有一个小朋友不是站着的”这样的句子,幼儿就很难理解;而对于“李老师被小王背着回家,因为他的腿弄伤了”这样的句子,幼儿可能理解错误,误认为是“李老师背小王”。因此,在幼儿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语言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一致,同时最好与实物或图片相结合。在行为方面,幼儿的表现常常不稳定,带有偶然性,因此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要多次反复进行,在评定幼儿行为时要防止主观臆断。另外,幼儿的思维具有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幼儿早期,他们仍然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在研究其思维时,尽量让幼儿的任务完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开始

6、占主导地位,但他们的表象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研究中,尽量给幼儿呈现实物、图片等材料。总之,在研究幼儿心理时,我们应尽量考虑幼儿语言与行为表现的特点。二、易犯的两类错误就发展心理学研究,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提出了两类易犯的经典错误“错误否定错误”和“错误肯定错误”。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错误否定错误”是指儿童已经具备了某种认知能力,但由于测量工具落后而测量不到该能力,研究者据此得出儿童不具备该能力的结论,从而错误否定了已具备的能力。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儿童没能理解任务的指导语,没能注意或理解任务的前提,或是在正常完成任务中的某一时刻,忘记了该指导语或任务的前

7、提;任务的信息加工要求超出了儿童的有限的智力资源,这在注意和记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儿童的实际能力可能为动机和情绪因素所掩蔽而不能表现,如儿童对该“游戏”不感兴趣,或对陌生的实验者感到害怕等;由于实验情景的社会线索,可能使儿童认为主试期望某种答案,从而没有将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作为答案;儿童可能知道正确答案,但是不能抑制某种优势地位的、在发展上比较不成熟的反应;可能儿童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而不能表达正确答案;另外,除了欲测量的目标概念和能力外,任务还包含其他方面的能力。总之,“错误否定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落后或不灵敏所致,因此找到更灵敏的测量工具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还可以用一些新研究方法来避免该

8、类错误,如西格勒(RSigler)提出微发生法。“错误肯定错误”是儿童尚不具备某种认知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者居然“测量”到了该能力,从而据此得出儿童已经具备某能力的结论。结果,对儿童尚不具备的能力作了错误的肯定。导致这类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某些条件下,儿童可能通过猜测来找到正确答案,而研究者则没有考虑此因素;研究者为了预期的目的,在研究中有意无意地向儿童给予暗示,导致出现偏差结果。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要尽量避免主试期望效应,同时在数据统计中排除儿童的猜测数据。三、研究的新趋势(一)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所谓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它是20世纪80年

9、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趋势。生态化主要是针对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实验室研究就广泛运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实验室研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如可以严格控制各种实验条件与变量,可以确定现象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精确且易于检验。实验室研究广泛运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对于研究水平的提高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需要的增多,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人为性缺陷日益暴露出来。由于实验室研究的条件是人为创设的,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真实性受到破坏,被试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和自然情境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差较大。另外,人的心理本来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由许多相

10、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内在、外在因素构成,实验室研究却孤立地、单纯地从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去考察心理活动。由此,研究的外部效度削弱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受到怀疑,实验室研究被认为难以揭示现实生活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生态化就是针对实验室研究这些缺陷而提出的,它强调在真实生活、学习、活动情境中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它的核心思想是:(1)儿童的心理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各个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既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2)研究心理发展,应从儿童自身心理系统的变化着手,更应将这一心理系统置于个体、群体的关系之中加以探讨;(3)强调心理发展的研究应在家庭、学校

11、、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以揭示真实自然条件下的心理活动影响;(4)强调心理发展研究应注重儿童在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性。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发展和完善了生态学所强调的观察法,并将实验室研究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情境中去,力求在其中揭示变量之间、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生态化趋势既强调研究的真实性,又重视研究的严密性,即同时强调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在生态化运动过程中,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些新的研究设计和技术手段。(1)强调现场实验的重要性。在现场实验中大量运用准实验设计,即在现场情境中虽然并不能完全按照真实验设计选择样本、控制实验情境或处理有关变量的条件,但可以使用真实

12、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来计划收集资料、获得结果。准实验设计一般是针对现成的群体(如班级、小组等),由于被试通常不是随机取样的,因而对其结果的分析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目前准实验设计已发展出多种类型,如非等组的比较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轮组设计等。(2)观察手段的改进。观察法尤其是自然观察法,是现场研究中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生态化趋势要求观察法易于操作且具有准确性,主要表现在:观察的仪器日益现代化,多采用录音机、摄像机、便携式生理记录仪等,精确记录现实生活中儿童的生理与行为表现,使所得资料既真实又便于分析,提高了研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观察的计划越来越详尽,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注意的行为更简化,更易操作;重

13、视观察的信度和效度。(3)重视多因素的研究设计。生态化趋势在研究中大量采用多因素设计和分析技术,综合考察多种因素(如遗传、生理成熟、营养、家庭、社会、实验处理等)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从生态化运动兴起以来,它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技术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儿童的依恋、亲子交往、情绪情感发展、同伴交往等领域的研究。生态化趋势使心理研究摆脱了单一的实验室行为分析,体现了研究的实用性要求。它使心理学更符合自身的规律,同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增进了人类对影响自身发展各方面因素的了解与把握。它打破了传统心理研究以实验室方法为统治的格局,开拓了解决研究结果外部效度的有效途径,因此不仅具有重要

14、的实践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不过,尽管生态化趋势具有极大进步的意义,但并不能以此就否定实验室方法的优点和长处。因此,我们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应当将实验室方法与生态学方法相结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日益现代化。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不仅录音、照相、摄像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出现了许多专门的儿童研究仪器和设备,如视崖、运动房屋、装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信号发生器、面部情绪变化测试仪、眼动仪、运动分析器、诱发电位仪、功能化脑成像仪等。现代化的手段与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研究者更客观地、更详实、更全面

15、地把握资料,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例如,明尼苏达儿童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者在研究儿童的动作发展时,不再采用传统的人眼直接观察法,而是使用摄像技术,分别把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儿童在一定时间内的各种动作情况详细、客观、如实地记录下来,然后再用慢镜头重放,对不同月份的儿童的各种动作和行为进行编码、统计分析,从而发现儿童动作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另外,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已不只运用单一的现代化仪器、设备,而是根据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例如,在儿童电视注意研究中,研究者就综合运用了眼动仪、计算机、脑电记录仪以及特制的头盔等现代化的仪器设

16、备。研究手段现代化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计算机技术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对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模拟心理过程等方面。控制研究过程,是指在研究中利用计算机对研究过程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和检测。具体地讲,就是用计算机来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以及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等。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计算机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面。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储存和分析研究数据,可以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能可靠而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复制和各种转换,可极大地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在统计分析方面,目前常用的计算机统计软件有SPSS、SAS、LISREL等。计算机模

17、拟心理过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另一大功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研究者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加工理论,根据有关心理过程的知识,对儿童的心理过程进行模拟,试图对难以进行直接观察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解。目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大都运用于认知过程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对于深入系统地了解人脑信息加工过程,验证已有理论,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建立各种心理的有关理论模型,都具有重要作用。(三)研究中的综合化趋势现代心理学研究日益强调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同一种心理过程,再不能仅采用单一方法。单一方法往往由于方法本身的缺陷或局限性,或者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

18、因素的相互作用而降低了研究的效度。在多数情况下,单一的方法往往只是从某一些角度去考察问题,而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结论。所以,近年研究者倾向于在同一研究中使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去考察问题,以获得更全面、详尽的资料,并使不同方法所获得的材料能相互比较、验证,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的可靠性,也使研究所反映的结果更符合实际。例如,在研究儿童动作发展对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时,研究者综合运用了自然观察、父母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等方法。研究综合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强调多变量设计。这一设计思想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考察某一个变量,分析个别变量与个别变量间关系的模式,而采用多变量、多

19、方面去设计和考察问题。这一方式的实现是与生态化运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在统计处理数据中的作用分不开的。随着研究手段和统计方法的进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变量设计,以便能更深入地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化研究还体现在研究方式的综合上。例如,在研究中,把传统的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相结合,从而产生了聚合交叉研究。这一研究设计既可以在短期内考察各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考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另外,近年来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是研究综合化的又一体现。研究者首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事实、

20、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进行充分的观察、了解,并对其性质、意义等进行定性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就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研究的综合化使得研究资料与结果更为深入和客观,对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四)研究中的跨文化趋势随着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深入、理论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研究者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力图发现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变量与总体水平上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因而,近年来跨文化研究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所谓跨文化研究是指就同一问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

21、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力图将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分离开来,即区分不同文化背景中心理现象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跨文化研究可以采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调查、访谈、问卷、实验(大多数是现场实验)等,当然也有自身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即心理人类学方法。心理人类学方法是从人类学中引入的,要求研究者选取不同文化或心理与行为特征作为研究变量,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取适当的文化或民族样本进行研究,最后加以统计分析,检验理论假设。这种研究方法揭示文化因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跨文化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的方法。跨文化研究的可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研究现象的对等性、比较对象使用的分类系统的机能对等性、样本的可比性、测验和任务的可比性、程序的可比性、动机的可比性、言语的可比性等(齐茨、方富熹,1992)。研究者在研究中必须特别注意那些可能影响不同文化间可比性的变量。总之,跨文化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已经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