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幼儿归属感的培养研究有感 指南解读一书中提到,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我感觉,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归属感的建立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老师的真爱与尊重、鼓励与信任、接纳与共情等。归属感是一种孩子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所以需要内在驱动力的唤醒,更能直接有效地带动孩子建立归属感。在阅读中,作者指出,探究幼儿归属感的心理维度,可以从安全感、价值感、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四个方面来描述。并提出,要将归属感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将归属感教育渗透在各种活动中。之后,作者将幼儿归属感的指导要点细化为年龄班进行讲述。1、在班级中
2、培养相互接纳的意识:我所在的年龄班为中班,对于中班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接纳别人的不同,认知别人的特点;教师要示范对幼儿特点的接纳;教师要经常发现幼儿做得好的一面,及时表达出来。比如,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小黄人和它的好朋友入手,展开我和我的好朋友的活动,使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同班的优点,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和他是好朋友?他有什么优点?2、让每个幼儿投入到集体中尽其所能实现其价值:具体到中班幼儿,教师应注意:指导幼儿学当值日生;鼓励幼儿做好自己的事情,关心班级的事情;对幼儿为同伴和班级做事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准备。升入中班之后,我明显感到幼儿对于做小值日这一活动十分的感兴趣,每天在班中为集体做了
3、什么事情都会记得很清楚,引以为豪。在这之间,教师充分发挥了同伴间的作用。比如,有的幼儿能力稍弱,但教师如果直接说你这样做的不太好,会打击幼儿的信心。针对此情况,我会悄悄的告诉能力较强的幼儿,去指导自己的同伴,并且教师及时予以鼓励。通过每位幼儿的参与,使集体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可以为班级奉献一份力量的,从而获得集体的归属感。3、培养良好常规和习惯,以增强对集体的适应能力:对于中班的教学,教师要注意,以适当的体验活动加强幼儿对规则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以定期讨论活动解决幼儿遵守规则中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帮助同伴、整理物品、有秩序、守规则是自己的责任。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
4、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考察孩子的内在精神世界,特别是他们的思维,这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这里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引导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可以有哪些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愿意为班级做好事,形成团结友爱、互助谦让、有事商量的集体意识。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集体的概念,让幼儿知道自己是第几组,提醒幼儿个人的表现会影响到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还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哪个班级的小朋友,让孩子乐意参与集体活动,针对幼儿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集体中学习交往互助,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通过班级集体表演、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幼儿知道不论在小组还是在大的集体中,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集体荣誉来自每个幼儿,与每个孩子息息相关。林林总总都在告诉我们,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不仅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老师要重新审视指南给予我们的指导,更要从解读中读出感悟、读出理解、读出方向,从而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趋先进,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步伐,为成为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断努力。 刘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