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如何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十分喜欢画画,他们把画画当作游戏:一支“神奇”的笔,常情不自禁地到处画,地上、纸上、书上,无规则地乱涂乱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拘无束。他们用自己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探索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美术活动的天地里,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主人。绘画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但是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培养才行。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一、让幼儿接触大自然,萌发幼儿的想象意识。陈鹤琴先生认为“大
2、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中班画春天来了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
3、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如小鸡、小兔、小狗-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好奇是兴
4、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首先,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幼儿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使他们乐于参与,更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和大树、小花讲话:“小花、小花,你真香、真漂亮,我给你画张像吧!”这些充满情趣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会使幼儿产生作画的兴趣,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美术教学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像以前那种依样画葫芦,幼儿简单地服从教师的命令,象木偶
5、一样,他们就会兴趣索然,要使幼儿绘画兴趣始终高涨,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样化,应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想象力,引起幼儿作画兴趣,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如:在进行绘画“手印想象画”活动时,先通过 “手影” 游戏,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想象这种手影像什么,再让幼儿绘画出来,幼儿在玩画中找到乐趣,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三、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评价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
6、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如:“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 等话语,这样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尽量找出你赞赏地地方,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如让幼儿绘画“小鸡吃虫”,姚世旋画的非常有特色,我将她的画拿给全班小朋友看,并用她的画做范例。我看得出,她很高兴。渐渐的,在美术课上,她开始画了,一笔一笔,真是用“心”在画。我几次有意走到她面前,小声对她说:“画得真不错,这个颜色用得真好”她的画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的好评。现在,她在班上不怕画画了。我还发现有些
7、孩子在绘画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障碍。当老师从远处观察孩子的绘画活动时,好像每个孩子都在画。而当老师走近时,有的孩子立刻将自己的画用手捂住;有的则像上面所描述的那个孩子一样,无所适从,不敢下笔。作为教师,对那些鼓励较多,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在全体小朋友面前树立起他们的威信。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评价会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建立信心。“我行!”“我会!”是孩子自信的表现,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走向成功。另外,我们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思考的机会。在幼儿有一定积累和萌发出创造愿望的情况下,因势利导地将幼儿引向创造性表现。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以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兴趣、创造的灵感,描绘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