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您如何解决幼儿同伴冲突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自身认知水平、自我中心思维以及社会交往技能的限制,幼儿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有效解决冲突、化解危机。此时,教师作为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能否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干预,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1中班,自由活动环节。男孩A无所事事,四处走动,推搡面前的一个小女孩。不一会,A突然与另一个男孩B厮打起来,用手打了B的头和脸,并将B推倒在地上。B站起来,用手捂着头大哭。A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在桌旁看着B。男孩c站在A和B旁边,看到两人厮打的情景。c先是走到了一旁,不一会,突然走到A身后,从后面用手打了A的脸,然后走开。A大哭,用手捂着自己的脸,
2、径直走到c身旁,用手拧了c的脸。c没有哭,走开了。此时老师走过来,将A拉到一旁。A又来到其他小朋友中间,他们知道A打了人,其中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分别打了A的头和脸。A恼怒,又反过来打这三人,并且打到了其中的一男一女。老师走向A,A坐在板凳上大哭,老师对A说:“刘老师请你把你小板凳放好,书包拿着,衣服拿着,就到小班去,好不好,去!”A边哭边嚷:“不去!我不去!我不去!”此时男孩D走到A旁,用手拉着A肩膀上的衣服,对旁边的人说:“你快点跟我拉,快点给我帮忙。”边说边使劲拉,试图将A拉到小班。A又朝D打来,打到了D的鼻子和眼睛,D用手捂着眼睛,大哭。老师走过来,把A拉开,拉着D的手走到一旁,并说一定
3、要把A送走。A停止打人,但还哭闹着说不去小班。中午吃饭时,老师大声说:“今天D受伤了,多吃点丸子。”边说边给D添菜。随后又给D喂饭,安慰D说:“真的把他送走啦,你看他的位置上没有他,我把他送到小班去了,不要他。”(案例来源:纪录片幼儿园)分析:此案例中的教师干预、指导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对冲突事件的发生关注不及时。尽管幼儿自行解决交往冲突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不必一有冲突发生就急于介入,但教师的适时适当关注却十分必要。教师在第一时间关注冲突事件发生,及时观察、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有效把握干预指导的最佳时机,避免冲突事件进一步恶化。案例中,教师未能在冲突发生之初给予足
4、够关注,致使最初打人的幼儿不但自己挨打,而且又连续攻击了其他几个幼儿,最终导致冲突事件不断升级、扩大。其次,教师对参与冲突事件的多方主体了解不充分。在解决幼儿间的同伴冲突时,教师只重点关注了整个冲突事件中的两名幼儿,即最初打人的幼儿A以及最后被打比较严重的幼儿D,而对其他幼儿,尤其是冲突事件发生之初被打的幼儿B和C,是冲突事件的重要主体和关键人物,他们与A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关注与了解。教师对参与冲突事件的主体了解不充分,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其对冲突事件发生的情境、起因以及发生发展过程了解不全面,无法准确判断和把握谁是冲突事件的主动发起者和被动受害者,以及不同主体在整个冲突事件发生发展过
5、程中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因而也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指导干预措施,做到指导干预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再次,教师对导致?中突发生的不同起因分析不到位。冲突事件的解决以及教师的指导干预必须基于对冲突起因和具体情境的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冲突事件的发展会经历不同阶段或过程,每个阶段或过程的冲突参与主体、发生情境和直接诱因也会不尽相同,据此,教师在采取干预措施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效把握每个阶段冲突发生的不同情境和不同起因。案例中,教师没有有效区分这一问题,比如,幼儿A与幼儿B和D之间的冲突,更多是由于A对他人主动发起攻击而引起,而A与C之间的冲突,发起主体是C,由C看到A打别人,C要替别的小朋友打抱
6、不平而引起。对于这些不同原因和情境所引发的冲突,教师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有效判断,后续的指导和干预也自然失去根基。最后,教师对冲突事件采取的干预措施不恰当。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即惩罚压制,特殊关注和安抚,以及忽视不干预。首先,针对引发冲突的幼儿,采用威胁惩罚法,压制其不良行为。比如对打人的幼儿A,威胁说要把他送到小班。尽管幼儿A不愿去小班,惩罚法对于遏制他在当时情境中的打人行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种盲目威胁、制止的方法,往往难以让幼儿发现自身问题以及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反而会让幼儿产生怨恨、抵触情绪,并将问题原因转嫁给其他幼儿,从而扩大冲突。其次,针对被打幼儿,教
7、师一方面采用特殊关注和安抚的方法来平息、缓解矛盾,比如被打比较严重的幼儿D,教师予以特别关注,给他加菜、喂饭,安慰他说打人的孩子已经离开班级等;另一方面,对于被打相对不十分严重的幼儿,则采取忽视、不干预的方式,比如对幼儿B和C,教师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因此可以看出,这几种处理方式的共通之处是回避问题、避免矛盾,因而难以让冲突双方直面问题,在真实的同伴交往情境中学习如何解决同伴冲突,最终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缓兵之计”。案例2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学插片活动。活动后,教师请小朋友把手中的插片收回玩具筐里。幼儿A觉得B收得太慢,伸手拿起B手里的玩具刚要往筐里放,B没说话直接向A脸上抓去。A觉得很
8、疼,告诉了老师。A:老师,他打我,疼。师:(看到A的脸被B抓伤了)B,你怎么能把小朋友抓得这么厉害呢?老师首先要批评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打人都是不对的。(B没有说话,低下了头)师:A,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A:我觉得B收玩具收得太慢了,我想帮他收,然后他就打我了。师:B,你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B:她要抢我玩具。A:我没有。师:好了,老师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A觉得B收玩具收得太慢,所以想帮助他,但没有先跟他说,所以B以为A要抢他的玩具,抓了A,老师这么说你们觉得对吗?(两个孩子同时点头)。那好了,老师要先带A去看大夫,等看完了再说。但B你要陪A一起看大夫。(老师带两个孩子去医务室,B走
9、得慢的A,老师让B牵着A的手)师:(医生给A处理伤口,B站在一边看)B,你觉得A疼吗?B:疼。(看了一眼老师,低下了头)师:(医生给A敷冰块,老师拿过冰块在B脸上贴了一下)凉吗?B,舒服吗?B:(躲了一下)凉,不舒服。师:你愿意看见A这样吗?B:老师我不愿意。师:那你应该怎么做呢?B:A,对不起。A:没关系。(B牵着A回班)师:B,去帮A敷冰块。(B一直帮A敷冰块)师:B,手凉吗?B:凉。师:你看就是你刚才的一抓,让A在大冬天还把冰块放在脸上,小脸都冻红了。所以你看,打人是多不好的一件事呢?不管你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应该先跟他讲道理,先问问他,而不要上来就打。明白吗?B:明白了,老
10、师我不打人了以后。师:好了,你去把A叫来。(二人来到老师面前)A,虽然今天你受伤了,但老师也要说你一下。老师经常跟你们讲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你今天不应该上来就拿B的玩具让他以为你要抢他的玩具,你应该怎么说啊?重新跟B说。A:B,我能帮你收玩具吗?B:可以。师:如果你们今天能这样说话,还会被老师批评吗?(二人同时摇头)好,互相道个歉。B:A对不起,我不应该打你。A:没关系。B,我应该先问问你再帮你收玩具。B:没关系。师:拥抱一下吧!(二人笑着拥抱)(案例来源:徐菲)分析:案例2中教师对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指导有诸多可取之处。首先,及时关注冲突事件的发生,把握指导的最佳时机。两名幼儿发生冲突后,冲突
11、一方幼儿向教师告状,教师随即关注冲突事件的发生,认真倾听冲突双方对事件的解释,及时掌握事件发生的起因和背景,最终为其有效干预和指导两名幼儿解决冲突、化解矛盾,阻止冲突恶化和矛盾升级,赢得了宝贵时间。其次,全面了解冲突发生的起因,做到指导时有的放矢。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了解发现,两名幼儿之所以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是由争抢玩具而引起,但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存在误会,即A觉得B收玩具收得太慢,想帮助他,但没有事先跟他说,而B又觉得A是在和自己抢玩具。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教师分别针对冲突双方采取不同的指导措施。比如,对幼儿A,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即尽管他想帮助他人,是好意,但方式不妥,应该事先
12、征得他人同意;对幼儿B,则首先明确打人是不对的,同时让他站在他人角度,体会别人被打之后的感受。最后,充分运用移情法,有效干预幼儿的冲突解决。幼儿的思维方式通常是自我中心式的,他们往往难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观点采择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一旦遇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更多从自身出发,去判定某一事件、行为的性质。在帮助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时,关键是要帮助幼儿学会走出自我,学会移情。本案例中,教师正是运用移情法帮助冲突双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验和关注彼此感受。比如,教师通过让打人的幼儿B带着A去看病、帮助A敷冰块等,让幼儿B逐渐走出自我,努力体会别人被自己打之后的感受;而对于被打的幼儿A,教师则让他明白为什么B当时会做出打人行为。最终,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移情他人的方式,冲突双方认识到了各自问题,矛盾冲突得以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