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常言道:“幼儿的智慧集中在手指上”。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和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就会“心灵”,因此,在幼儿教育和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代教育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允许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探索,获得全面发展。 一、少一分替代,让幼儿多一分发展。 幼儿正处于成长期,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要弱于成年人,因此,如果老师习惯于用指挥和替代的方式“教导”幼儿,就会使幼儿降低自我评价,进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这种指挥和替代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不相信幼儿能力的表现,使幼儿觉得自己“弱小
2、无能”,长此以往,就会妨碍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实践中,应该大力提倡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在拼拼玩玩、转转玩玩、画画玩玩、剪剪玩玩、做做玩玩中,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不仅可以制作许多小动物,还可以拼图、画画等,从而真正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欲。 二、供适宜的工具,增强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 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一些适合于成人的工具,幼儿用起来肯定会显得笨手笨脚。反之,如果提供一些适合于幼儿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就能够为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前提条件。其实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看我们
3、能否去开发它。例如,老师可以给幼儿笔和纸,最提供一些小瓶盖、小塑料碗,让幼儿按住某一物体在纸上,用手沿着物体的外沿,用笔画出物体外围的轮廓,然后让幼儿在纸上任意涂画,并告诉他画的是什么东西。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臂的协调能力。 三、多强调客观事物本身,少强调幼儿的弱小。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幼儿想做一些力年不能及的事情,这时我们一定要强调客观事物本身,多为幼儿提供帮助,避免强调幼儿的弱小。例如,当幼儿想给班里的花浇水时,我们不应该说,“你们太小了,干不了,还是老师来吧”,可以说成是“这盒花真好看,我们一起给花浇水吧”。因此,我们强调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和力所将能及的事情,老师的作用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物质环境,并加强鼓励和帮助等方面的精神支持。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并尊重幼儿不成熟的一些幼稚行为。反之,如果老师认为他们幼稚、可笑,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了,幼儿就会气馁,就会丧失再努力的勇气,甚至从此会留下自卑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