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句。2.2.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的思想意义。作品简介作品简介礼记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是“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诗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谁提出了大同梦?谁提出了大同梦?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事毕,出游于观(宫门
2、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为出生晚,没能赶上),而有志焉。【参考译文】从前,孔子参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却有记载在这里。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能讲信讲信修修睦睦故故人不独人不独亲亲其其亲亲不独
3、不独子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矜寡孤独废疾孤独废疾者者皆皆有所养男有有所养男有分分女有女有归货归货恶其恶其弃弃于地也不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必藏于已力恶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是故谋闭而不谋闭而不兴兴盗窃盗窃乱贼乱贼而不而不作作故外户而不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是谓大同【试一试试一试】没有标点的情况下,你还能顺利地读出课文吗?没有标点的情况下,你还能顺利地读出课文吗?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与能能讲信讲信修修睦睦故故人不独人不独亲亲其其亲亲不独不独子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4、有所用幼有所长矜矜寡寡孤独废疾孤独废疾者者皆皆有所养男有有所养男有分分女有女有归货归货恶恶其其弃弃于地也不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必藏于已力恶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是故谋闭而不谋闭而不兴兴盗窃盗窃乱贼乱贼而不而不作作故外户而不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是谓大同【预习检查预习检查】标红的字,应该怎么读?标红的字,应该怎么读?选贤选贤与与能(能()讲信修讲信修睦睦()矜矜寡孤独(寡孤独()男有男有分分()货货恶恶其弃于地也(其弃于地也()jjmmgungunfnfnww标注读音标注读音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能,讲信,讲信修修睦。睦
5、。故故/人人/不独不独亲亲其其亲亲,不独,不独子子其子,使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用,幼有所长,矜矜、寡寡、孤孤、独独、废疾废疾者者皆皆有所养,有所养,男有男有分分,女有,女有归归。货货/恶其恶其弃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是故/谋闭而不谋闭而不兴兴,盗,盗窃窃乱贼乱贼而不而不作作,故,故/外户而不外户而不闭闭。是谓大同是谓大同。听老师范读,再齐读一遍,读准节奏和字音。大道之大道之行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与能,讲信能,讲信修修睦。睦。施行【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6、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与(j),通“举”,选举课文翻译课文翻译培养故故人不独人不独亲亲其其亲亲,不独,不独子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用,幼有所长,因此动词,以为亲动词,以为子【参考译文】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父母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女有,女有归归。货货恶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
7、必为己。同“鳏”,老而无妻女子出嫁【参考译文】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一定要占为己有;也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职分,职守厌恶是故谋是故谋闭而不闭而不兴兴,盗窃,盗窃乱贼乱贼而不而不作作,故,故外户外户而不闭。而不闭。是是谓大同。谓大同。因此这作乱害人兴起图谋之心兴起从外面把门带上【参考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这就叫做“大
8、同”社会。问题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或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问题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原文回答)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天下为公(社会分配):政权、社会财富应属于社会全体人民;
9、选贤与能(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应该由选举产生。选拔的标准是品德高尚或者才能出众;讲信修睦(社会风尚):社会成员应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来平息争斗,使社会和平稳定。【想一想】这一段话有几层含义?分别涉及哪些层面?问题3: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课堂任务】前后6人为一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和问题,讨论3分钟,随机抽选1个小组进行汇报。问题3:“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1.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谋
10、闭而不兴,盗窃乱则而不作,外户而不闭”3.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问题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点?【课堂任务】前后6人为一小组,围绕课文内容和问题,讨论3分钟,随机抽选1个小组进行汇报。问题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点?【归纳】1.和平稳定,没有盗窃乱贼、阴谋祸乱。2.老人和小孩都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3.社会和谐,民风淳朴。4.都是“理想社会”,未实现。【总结】世外桃源应该是根据“大同”社会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图景。问题5:“大同社会”的提出有何意义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小孩。“大同社会”思想价值将永远存在。大道之行也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信修睦”详述大同社会的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满足生存需要满足生存需要满足发展需要满足发展需要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总结全文,折射现实总结全文,折射现实选贤选贤与与能能与,同“举”,推荐。故人不独故人不独亲亲其亲,不独其亲,不独子子其子其
12、子文言整理文言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矜矜寡孤独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亲:以为亲;子:以为子。意动用法马克思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会形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康有为的大同梦康有为的大同梦 康有为的康有为的大同书大同书,力主,力主“以新以新知益旧学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的他,用一个1919世纪末先知世纪末先知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
13、一个中国的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大同梦”。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问题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心中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思想价值将永远存在。小明:我心中的“大同社会”是人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小文:我心中的“大同社会”是老年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不再担心生病没有钱医小吴:我心中的“大同社会”是每个人都活得很快乐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标红字(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选贤与能(3)不独亲其亲(4)男有分,女有归(5)是故谋闭而不兴2.翻译下列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