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14套)全国通用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总(含所有考点汇总)每天20分钟练习题汇总20分钟中考真题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016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选B。湿法炼铜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制造轮胎中需生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葡萄酿酒中得到了酒精,以上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雕琢玉石的过程中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2016娄底中考)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能升华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解析】选C。干冰能升华、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水蒸发产生水蒸气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属于化学性质。3.(2014随州中考)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D.爆炸【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物质变化的区分。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
3、学变化。4.(2016广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解析】选B。碳、氢气、一氧化碳均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A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作为助燃剂,但不能作为燃料,B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作食品等的保护气,C正确;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生石灰,D正确。5.(2016兰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水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
4、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解析】选D。量筒只能准确到0.1 mL,A不正确;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不正确;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C不正确;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6.(2016株洲中考)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解析】选C。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试剂和胶头滴管,B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D错误。7.
5、(2014广安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选C。应该先用水把长颈漏斗下端封住,故A错误;滴瓶中滴管专瓶专用,不能用水清洗,故B错误;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故C正确;振荡试管时,用腕力左右振荡试管,而不应该上下振荡,故D错误。【知识归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注意事项(1)注意深浅: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要伸进试管内,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伸入集气瓶的瓶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的底部。(2)注意高低:反应需要加热时,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高度是由
6、酒精灯及其外焰的高度决定的;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液面,低于漏斗口边缘。(3)注意多少:实验时,没有指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即液体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加热时,试管盛装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滴加酸碱指示剂要少量。(4)注意先后: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时,先移游码至零刻度,再转平衡螺母;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固体、液体混合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连接玻璃管时,先润湿,后稍用力插入橡皮塞孔(或胶皮管)。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
7、中加入水,然后沿烧杯壁小心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2016德州中考)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B。自然界中现在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其组成物质是无限的,A正确;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C正确;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D正确。9.(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是对
8、氯气性质的描述: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水发生反应;常温下是一种气体;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以上描述的都是物理性质。答案:10.(2014襄阳中考)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中的仪器连接。(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
9、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损坏试管。答案:(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11.(2016德州中考)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的溶液浓度比欲配制溶液(选填“偏大”或“偏小”);(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A操作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B操作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生成的熔化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3)C操作中俯视量取水时,量取的水少,
10、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4)D操作中可能造成后果:试管破裂;导管断裂;扎伤手等。答案:(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2)集气瓶炸裂(3)偏大(4)导管断裂;试管破裂;扎伤手(写出一条即可)12.(2016衢州中考)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1)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
11、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解析】(1)根据气体的性质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先熄灭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仅约为0.03%,含量较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1)排水集气不能(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因此不会变浑浊【备选习题】1.(2014济南中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
12、学变化的判断。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酸雨侵蚀也有新物质生成。2.(2014江西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导电性C.酸碱性D.还原性【解析】选B。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3.(2014绵阳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作导线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解析】选C。石墨制铅笔芯利用其颜色为黑色和质软的
13、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铜用作导线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金刚石作钻头是利用其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4.(2014滨州中考)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解析】选D。托盘天平称量时左边放称量物,右边放砝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和接触试管内壁;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5.(2014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14、的是()【解析】选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错误;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C错误。6.(2014东营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C.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解析】选C。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
15、的身体里,A正确;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B正确;用刀切西瓜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原子分成更小的微粒,C错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D正确。7.(2014枣庄中考)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CO2的制取和收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填序号)。(3
16、)在第步操作中,当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题。【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2)由题给的操作示意图可知该实验内容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在操作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到实验操作台上;操作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该伸入集气瓶的底部;(3)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应当观察到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气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4)该同学抽到的是CO2的制取和收集。答案:(1)集气瓶(2)(3)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气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4)8.(2014酒泉中考)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
17、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该金属一定不是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
18、,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反思交流:(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解析】打火石是银白色,而铜是紫红色的,所以该金属一定不是铜;由于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采用打火石与盐酸的反应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识别,溶液无色一定不是氯化亚铁的溶液,该金属一定不是铁;稀盐酸与镁的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内金属不燃烧是因为石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答案:铜溶液为无色(1)Mg
19、+2HClMgCl2+H2(2)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3)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2016郴州中考)空气成分中主要含有的两种物质是()A.氮气和氧气B.氮气和氢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D.氧气和稀有气体【解析】选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其次是氧气,约占21%。2.(2016苏州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C.空气中的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解析】选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是混合物,其中氮气占
20、空气的体积分数约78%,氧气约为21%,稀有气体约为0.94%,二氧化碳约为0.03%,其他物质约占0.03%。故而B、D选项错误。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可吸入颗粒是空气污染物监测的项目之一,含量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C选项错误。3.(2014徐州中考)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解析】选C。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
21、的体积,A正确;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B正确;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C错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为300 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 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 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D正确。4.(2016绵阳中考)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
22、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解析】选D。A项描述的内容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应出现产物的名称,A错误;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D正确。5.(2014遵义中考)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及验证其性质装置选择原理。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故A正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
23、气瓶底部,故B错误;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而不是伸到瓶内,故C错误;做氧气与细铁丝反应的性质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该放一些水或细沙,故D错误。【知识归纳】氧气制取及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归纳(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且略向下倾斜。(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集气瓶口盖上玻璃片。(3)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验满时,放在瓶口。(4)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铁丝拧成螺旋状,集气瓶底部铺水或细沙。6.(2016南充中考)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
24、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反应前固体是高锰酸钾,反应后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减少,反应完毕后固体质量不变,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B错误;未反应前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C错误;未反应前氧气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D错误。7.(2016南京中考改编)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
25、能源汽车(3)氢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酸、盐。【解析】(1)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2)治理工地扬尘会明显减少固体颗粒的排放;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固体颗粒。(3)氧化物:NO2,N:+4价;酸:HNO3,N:+5价;盐:KNO3,N:+5价(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答案:(1)混合物(2)B、D(3)O2HO3K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8.(2014佛山中考)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
26、)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加热木炭的目的是_ 。(3)图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4)图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5)图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解析】根据仪器形状和用途确定仪器的名称;加热木炭是为了让其燃烧,也就是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就越剧烈;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答案:(1)坩埚钳(2)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3)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盖上灯帽(4)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5)检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7、生成二氧化碳气体9.(2016广州中考)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选用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H2O2溶液、MnO2KMnO4(2)如果用MnO2与浓硫酸加热制备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4)实验室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需制备3.2 g O2,至少需消耗g KMnO4。(已知KMnO4的相
28、对分子质量为158)【解析】(1)H2O2溶液与MnO2反应为“固体+液体,不加热型”,选用B装置。加热KMnO4固体反应为“固体,需加热型”,选用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选D或F。(2)MnO2与浓硫酸加热反应为“固体+液体,需加热型”,选用C装置(试管口向上倾斜)。(3)全部正确。(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注意配平的化学计量数。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x 3.2 g31632=x3.2 g,x=31.6 g答案:(1)选用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H2O2溶液、MnO2BD(或F)
29、KMnO4A(2)C(3)(4)2KMnO4K2MnO4+MnO2+O231.6【备选习题】1.(2014重庆中考B卷)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A.12B.15C.14D.2179【解析】选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则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约为14或者2179,那么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以为12,故选A。2.(2014河北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
30、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选C。空气中各成分,如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都有着重要的用途,A正确;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作保护气,B正确;稀有气体虽然不能支持燃烧,但由于其惰性较强,不易制取,因此不可用作灭火剂,C错误;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D正确。3.(2014长沙中考)氧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氧气能用作医疗急救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解析】选C。本题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A错;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
31、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B错;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4.(2014宜昌中考)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解析】选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和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不变,因此钾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不变,A错误,B正确;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分解完则不再减小,剩余固体不会是0,C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而不会减小,D错误。5.(2014攀枝花中考)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区别
32、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解析】选B。测定气体的密度方法比较繁琐,A错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熄灭的是氮气,B正确;向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三瓶中的澄清石灰水都不变浑浊,C错误;氧气、空气、氮气都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D错误。【方法归纳】常见气体的检验1.氢气:燃烧,在火焰上方套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该气体为氢气。2.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3.氧气:用带火
33、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6.(2014广西中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改变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解析】选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减慢反应速率,A正确,C错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D错误。7.(2014莆田中考)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即将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农村地区PM2.5和PM10(粒径分别不大于2.5m和10m的颗粒物)允许的最大浓度分别为75mm-3和150mm-3(24小时平均值)。(1)气体A是
34、;(2)结合数据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PM10的(填“大”或“小”);(3)请写出一种减少颗粒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_ 。【解析】(1)据图可以知道,A的体积排第二位,表示的是氧气。(2)PM2.5的颗粒比PM10的颗粒要小,对人体的危害更大。(3)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可减少颗粒物排放。答案:(1)氧气(2)大(3)使用清洁能源(答案合理即可)8.(2014长春中考)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2)将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F、G、H和_;检验O2是否收
35、集满的操作是 。(3)上述组装的装置,还可用于H2O2溶液和CuSO4溶液(作催化剂)混合制取O2、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但不能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此选择需要考虑 、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解析】(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F、G、H和C;氧气能支持燃烧,验满时注意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答案:(1)试管(2)2H2O22H2O+O2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36、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反应物的状态9.(2014锦州中考)晓东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34.0 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4 g二氧化锰,直到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为33.6 g。(1)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2)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0 g+0.4 g-33.6 g=0.8 g。(2)将氧气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求得过氧化氢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可得过氧化
37、氢的质量分数。答案:(1)0.8 g(2)解:设产生0.8 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 32x 0.8 g=x0.8 gx=1.7 g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 g34.0 g100%=5%答: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2016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解析】选D。铜和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2.(2014广州中考)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
38、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明确原子的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实心球体,A错误;由图示看出,质子、中子与电子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B错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它们都比电子质量大的多,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错误,D正确。3.(2016黄石中考改编)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生活中的现象解释A美酒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乙醇、油漆需要密闭保存分子质量很小,故液体均易挥发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D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解析】选B
39、。美酒飘香,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A正确;乙醇、油漆需要密闭保存,是因为乙醇、油漆中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为防止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需要密闭保存,B错误;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C正确;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D正确。4.(2016连云港中考)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解析
40、】选B。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均为92;铀235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该原子核内有235-92=143个中子。5.(2016安徽中考)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解析】选B。由钒元素的元素名称可以确定其为金属元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相等,由图中信息可以确定,钒元素的原子序数及核外电子数都为23,相对原子质量为5
41、0.94。6.(2016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解析】选D。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B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运动空间越大,原子越大,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由质子和中子决定,D错误。7.(2016泸州中考)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如图1所示,从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A.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C.氧元素有O2和O3两种单质(3)图2是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