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48600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提高学校管理效益,规范学校领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特制定西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希望各中学,在贯彻制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1、贯彻制度与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内心情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贯彻制度与落实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校领导、教师的责任意识。3、贯彻制度与检查评价结合起来,及时把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予以加强

2、和改进。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搞一刀切。5、全面落实与重点贯彻相结合,以“全面”促整体优化,以“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工作。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副校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

3、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点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5、教研室每学期对校级学校领导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抽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各校也要及时做好教师听课情况的检查评价。各中心校要做好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师听课情况的过程与结果的检查评价。二

4、、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1、集体学习。(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两周1次,教师每月1次。(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学要求。(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6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3000字。(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

5、的专著。(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4)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三、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1、制度:制定本校的校本教研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校本教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寄语表彰和奖励,并和考核、晋级评优挂钩。2、科研:每位校级学校领导承担并指导一个科研课题组或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3、教研:校级学校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教务主任蹲一个教研组(或年级组、备课组)通过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促进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

6、细记录或领导的讲话材料)。四、学校领导指导青年教师制度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每位学校领导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其中校长至少带1名、其他学校领导至少带2名教师。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学校领导不少于10节(在听课笔记上端注明“重点”字样)。并有评课指导记录。五、教学会议制度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2、每学年初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布置工作,进行教研专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各教

7、研组长会,班主任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晋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学校大事记)。4、开好每周例会,及时总结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目标、任务。4、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六、教学工作检查制度1、次数要求:各乡镇中学,每学期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听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及相关材料等普查2次;乡镇中心学校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

8、生作业及相关材料抽查1次。2、职责要求。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主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3、过程要求。(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教研组、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研组、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学校领导或教师通报。七、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1)各乡镇中学要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

9、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乡镇中心校进行有效调控。(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各乡镇中学将本校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成绩进行统计连同评语鉴定上交各乡镇中心校一份存档。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作为奖励升级的依据。(4)各中学要建立教师发展个人专项档案,内容包括工作计划、总结、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材料、受奖情况等,真实全面记录、反映教师工作轨迹及业绩。(1)各中小学要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2)每学期通过定期检查或抽查对各校进行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八、教研活动要求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

10、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或年级教研组,每组选派一名学校领导负责、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并落实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强化对教研组的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形成学校把关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一线的管理网络。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活动不少于8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安排。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各校依据本校的工作

11、计划、各乡镇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依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活动计划。3、做好记录活动记录要规范,提倡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式,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发言材料要附后装订。)4、活动内容、形式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课题引领、研讨交流、评课、说课、说教材、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同课

12、异构、质量分析、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每个教师就某个问题,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5、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

13、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九、学科教学计划要求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以及培优辅差计划)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4、(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将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批画在书上。)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

15、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 体现教师的教

16、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还要建立在学生的可发展性的基础之上。惟有“以人为本”,措施才行之有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要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5)后进生辅导: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效

17、性,使学生确实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切实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 3、计划的管理: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十、备课要求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

18、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1、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全面理解“课标”,清楚制定教学与学习目标;创新文本知识,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发展智力;掌握技能,具有培养

19、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技能;深刻挖掘内涵,生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意义;拓宽外延,丰富内涵,利用有效资源支持教学。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这是教师进行备课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

20、程对备课要求的核心价值取向)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把握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倡(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设计与安排),做好(合理安排时间;撰写文本教案;制作课件)。5、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等。

21、教案的编写必须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2)教学重点、难点、兴趣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3)教学准备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优选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

22、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教学过程总的要求,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多样化的统一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23、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

24、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着重课堂生成知识的开发。 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要适时、适量、适度,要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依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

25、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5)板书设计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6)教学后记(课后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学情如何?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

26、题,以便改进提高。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日记之前,着重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的教学情境如何?期望与实际情境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1)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什么?(2)今天的教学对学生都有哪些帮助?举例说明。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什么? (3)今天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安排了哪些教学活动?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4)今天是否设置了特殊的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否达到?

27、为什么?(5)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6)我在今天的教学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方法好吗?为什么? (7)今天的教学对我明天的教学有何帮助与启示?理论阐释: 教师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过程性、评价性特点。教师反思日记是教师反思的文字记录,即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规划,它既包括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与风格。写反思日记必须做到

28、“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1)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为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基础层的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要写得详细些,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成熟层的教师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

29、精备的内容要在教案上端标示“精备”字样)对教师层次划分与不同要求,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而定。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的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2)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提倡教师在教材上圈点批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3)关于资源共享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参考优秀教案,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

30、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条件允许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作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确定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和备课重点,而后通过集体研讨,达到教案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共享。(4)保证备课的时间专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保证备课时间的专用,不要本末倒置,侵扰正常备课乃至教学的其他环节。(5)努力实现“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教学三环节的持续、和谐、递进发展。十一、学生作业要求1、作业的功能(1)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2)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过程与方法

31、,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2、布置作业的原则(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

32、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3、作业的类型(1)巩固性作业:以巩固教学效果最佳值为数量标准,避免数量过大,次数失控,讲求科学性,不搞无效的机械重复。(2)比较性作业:把正确与不正确的几种答案都给学生,由学生通过比较、选择、判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与考查,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3)归纳性作业:把所学知识按一定的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以起到新旧联系,扩展知识面,找出知识内部联系的作用。(4)思考性作业:意在锻炼学

33、生的思考能力,不需要笔答。(5)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经验进行创造。(6)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亲身体验,培养操作与运用的能力。4、学科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布置与批改要规范,凡按学校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或自编习题,适量适度布置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原则上当堂完成,课外只允许布置少量的作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技术课程不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注意学科间的协调,考虑学生的总作业量不超过规定时数(七年级:80分钟/日、八年级:100分钟/日、九年级:120分钟/日)。对学生作业要有规范要求。不合规范要求的应

34、重新做,未做的要补做,但不要以作业为惩罚手段。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也要仔细批改,不能在作业最后写一个“阅”字。作业本应及时发还学生订正,要让学生养成订正作业,修改作业错误的习惯,订正后的作业,老师仍应仔细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好摘记,特别是典型错误或有独创性的解题方法,应作为评讲作业的主要内容。所有试卷、作业本均不得让学生代批。(1)原则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2)语文、数学、英语、物

35、理、化学学科要有书面作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3)各学科教师要注意对作业效果的及时批改和反馈,要重视作业的反馈矫正。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可以因班级人数而定,每次精批数量由学校自行安排。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习作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旁批和总评。要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评语忌套话、大话、空话。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尝试把某一段或某一句话的修改写在下面。提倡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同样,教师在面批后,对学生作文的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应在后面进行改写。对其他学生的作文教师要浏览式批阅,以便了解学生习作的总体质量水平,便于作文讲评和再指导。 (4)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各校可参照教研室对作业处理的基本要求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作业批改制度。总之,一切教学常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有效教学常规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提供优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商业、管理、HR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