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1.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的课程的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的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3.导入导入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
2、度及其学习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关系。一段精彩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渴望探求知识所以然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4.课堂组织技能一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5.课堂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
3、,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6.备课备课是对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工作的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施过程中,备课尤为重要。认真备课是历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历史教堂效果的起点和基石,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效果的关键性环节。7历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而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也可以分为材料兴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紧密相关,充分利用和开
4、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53)8.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因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的过程。”而中学历史学科是由鲜活的人物、时间组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进一步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有效减少历史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9.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历史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课程下的教材倡导广泛意义上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
5、种历史教学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其中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历史教材的主体部分。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教学材料。辅助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课外读物、练习册、历史地理图册等。10.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是指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是历史整体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因素之一。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等优秀品质。11.讲解法在历史教学中
6、,教师和学生常需要运用分析、总和、比较等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发展概况、自然环境、民族分布、科学技术等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这种对历史概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方法就是讲解法。讲解法的特点是针对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如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如果教学能把讲解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合理的结合,就能推动其他教学活动的展开。(123)12.讨论式提问讨论是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最民主的方法。大家围绕教学内容各抒己见,创造课堂高潮。讨论式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并总结多方面的意见对扩大其思维宽度有很大帮助。此外,还能在
7、学生体验被关注的喜悦之时培养其尊重他人、礼貌倾听的好习惯,这对其人格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简答题:1. 课标的使用。(70)历史课程标准是确定历史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评级的标尺。第一, 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从这一点上说,教材是服从于课程标准的。在关于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上,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当教材与课程标准不相符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其二,在分析教材时,应首先分析课程标准。第二, 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因为该部分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
8、,把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的内容作了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第三, 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第四, 注重课程标准的弹性。历史教师要使用“标准”,就必须吃透标准,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应用。2.板书的设计要求包括哪些方面?(176-177) 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它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板书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教师首先要考虑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写
9、入板书中,尽量使用大小标题,或者用重点符号加以突出。第二, 板书应该井然有序,独立构成完整的历史线索。可以把各种史实按发生的先后,或按事件的前因后果关系,注意排列下来,构成逻辑性强,阐明事理发展经纬的独立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三, 板书既要强化历史基础知识,有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历史课的任务就是通过讲授历史知识,培养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精神。有些历史知识要多次强调才能巩固,有些历史概念古今中外又有所不同;另外,历史课要上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第四, 半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半数是归纳史实的提纲,是一本浓缩的教科书。第五, 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板书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归纳总结的结果,通
10、过抄写板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弊端。(208)第一, 不重视教科书,一昧地追求课外史料的堆积。从而忽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一些重要的史料。第二, 不顾忌重点,盲目加大课堂教学容量。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导致了低效益。第三, 缺乏时效性,课件过于华丽。一个好的CAI课件,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应该文字取舍精当,动画清晰和谐,音乐优美,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而有些课件便脱离了这些,使得整堂课下来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不突出。第四, 只重视课件的形象直观性,忽视了对演示内容的概括。因此,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第五, 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完全抛弃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只是起着
11、辅导的作用。而适当的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第六, 重视演示课件,忽视对学生思维的点拨。4.列举几个历史教学方法。(37-49)历史教学法多种多样,简单地列举一下几种。移花接木法:即启发学生从相关、相近的学科中找出类似的内容。百家争鸣法:在实际教学中,对待同一件事情、同一人物总会产生许多不同看法、见解和评价。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打造能激发出潜能的平台,最终使学生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出思考、判断并使其思想条理化。蚂蚁搬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一个较大的问题,学生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独自解决问题,而用“蚂蚁搬家法”可以集思广益,分组探讨,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动感地带法: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12、。我们要培养学生大胆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人以遨游历史海洋的机会。拿来主义法:新课程中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已经远远超越课堂、课本,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历史故事演讲法。辩论对抗赛法。历史“发现教学模式”:是以通过学生的发现获取知识为主要特征。比如历史概念的获得;历史规律的获得;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对历史的价值判断。“问题中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课堂中,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贯穿其中。“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历史比较教学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
13、行比较、对比,找出区别与联系。比较法主要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一般比较与特殊比较。历史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5.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129-131)组织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不可背离科学规律进行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信口发问,否则将使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导致教学的失败。(一) 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二) 可接受性原则 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
14、,有针对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三) 循序渐进性原则 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单纯的记忆性问题;识别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四) 学生主体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引导学生探索真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五) 趣味性原则 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注意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具有激趣性;化难为易,保持兴趣。6.教案的功能(83-84)写好教案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教案
15、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因为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参考资料时,获得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如何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则需要教师编写教案,从而使只是条理化、系统化。第二, 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益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 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的过程。从而为教师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业务素质打下基础。第四, 编写教案可以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的检查与指导提供依据。从这一角度看,对于教师自身成长与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16、论述题1. 历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23-24)历史课程是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初中历史课程体现的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一步接收高级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的普及,是为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发展的规律。关于历史课程的特点,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 时空的确定性 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
17、特定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留下痕迹。要对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特点,脱离实践和空间都是错的。对于过去发生的,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这就是历史课程的时空确定性。第二, 相对的系统性,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对象时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具有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必然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要逻辑和内在关系。当然也要注意它的系统性的相对性。第三, 广泛的社会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知识具有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是源于社会历史,反
18、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并且受着社会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影响。第四, 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上说,都不是完全封闭和绝对的,而是具有潜在的发展性。2. 怎样开发历史课程资源(55-56)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关于怎样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充分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是基本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成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第二, 教师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最
19、重要的教学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教学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促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学生是教学资源在于学生是教学的主题之一,这一方面指学生的存在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第三, 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家庭、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他们能在不同的层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第四, 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第五, 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第六, 重视利用学生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3. 说课与教案的关系(192-193)说课与教案是完全不同
20、的两个教学概念,但两者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互联系,也存在许多共同点,我们有时往往分不清他们的区别,甚至有的教师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不正确的。从目的上讲,说课与教案都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说课与教案都要求教师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都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内容上讲,说课与教案都离不开教材,但是他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案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排和某种手段的实现,而说课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某一教学目标安排
21、的理由。从对象上讲,说课与教案截然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是为教育工作者,说课者的“说课”本身,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的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则要求教师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于教育目标不相关的理论知识。4.历史课程的意义和功能。(24-29)历史课程是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历史知识具有时空的确定性,相对的系统性,广泛的社会性以及潜在地发展性。学习历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
22、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不可分割的。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实现问题的解决,就是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历史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与现实的能力。第二, 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贪渎与价值观”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让学生
23、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用识读、记忆、体验、比较等;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真确识别历史地图等;三是史识和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怎样看待现实中的问题。而高中也包括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维学习法。第三,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这方面功能的开发在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而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世界和人类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5.对中学历史教学论这一课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