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练习题一选择题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唐太宗B.元世祖C.明成祖D.明太祖2如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3.“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文中的“内授”是指() A.宰相的意见B.皇帝的命令 C.内阁首辅的主张D.翰林大学士的批答4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加强君
2、权的措施1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2废除丞相,权分六部3设锦衣卫特务机构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5.明初统治者废丞相、设三司的举措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B.提高了地方各级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加强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D.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6.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3、”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8.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9.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 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B大兴文字狱C废除丞相D设军机处10.文物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古代的信息向我们走来。下列文物(模型)中最能反映明清专制集权内容的是()A三彩骆驼俑B筒车模型C锦衣卫印D郑和钟11.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
4、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A安徽凤阳B江苏南京C河南开封D浙江杭州12.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13.下列有关“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是明代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 B.南京是明清著名的冶铁中心 C.松江是明清著名的农业中心 D.景德镇是明清著名的制瓷中心14.下图中的作物哪个不是明代时期从国外引进的() A.B.C.D.二、材料题15.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5、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1)这是_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_。(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3)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怎样强化皇权的?(4)为了监视臣民,他设立了什么机构?明成祖时期又设立了什么机构?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历史文物“锦衣卫印”。材料二: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有所参决。明史职官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锦衣卫是什么机构?除了给皇帝贴身保护外,还承担什么任务?(2)材料二是明朝哪位皇帝采取的做法?其目的和材料一中锦衣卫的设置有何相同之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该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D 3.B4D 5.A 6. D7 B 8. B 9. A 10. C11. B 12. A 13. D 14.D二、材料题15.(1)明 明太祖(2)吏户礼兵刑工 皇帝(3)在中央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4)锦衣卫 东厂16.(1)特务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2)明太祖;加强君权;废行省,设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