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2、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内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主题思想: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3、三、结构梳理:第一段,引入:亭的周边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第二段,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第三段,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四、其他要点:1、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4、概
4、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 5、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6、太守因何而乐: 太守因为美丽的山水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而感到快乐,为与众人一同畅游而快乐,总之是与民同乐。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基础知识】一、生词环滁(
5、ch) 林壑(h) 琅琊(lng y) 饮少辄醉(zh) 岩穴暝(mng) 伛偻(y l) 酒洌(li) 山肴野蔌(s)觥筹(gng chu)射者中(zhng) 弈者胜(y) 颓然(tu) 阴翳(y)二、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绕。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3、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4、太守自谓:命名。 5、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7、云归而岩穴暝:聚集。 8、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花。9、佳木秀而繁阴:开花,滋长。 10、风霜高洁:风高霜洁,天高气爽。1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的人。 12、休于树:休息。13
6、、山肴野蔌:菜蔬。 14、杂然而前陈:摆开。 15、宴酣之乐:宴会喝酒的乐趣。 酣,尽兴地喝酒。16、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醉醺醺的样子。17、树林阴翳:遮盖。 1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19、太守谓谁:是。三、文言现象:1、一词多义: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 临溪而渔 到 把酒临风 面对 临表涕零 面对 执策而临之 面对名:名之者谁 命名有仙则名 著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 说出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意图、想要 宾客意少舒 神情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内容归: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归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 返回 吾谁与归 归依秀:望之蔚然而深秀 秀丽 佳木秀而
7、繁阴 滋长 谓:太守自谓也 命名 太守谓谁 为,是 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连词,表并列 渐闻水声潺潺而 连词,表并列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连词,表顺承 朝而往 连词,表修饰 溪深而鱼肥 连词,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 连词,表修饰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连词,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连词,表转折2、词类活用:(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称呼
8、)3、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4、节奏划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5、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判断句式)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2)峰回路转,
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判断句式)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到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乐呀!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1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判断句式)译: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显得昏暗,或暗或明,变幻不一,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色。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判断句式)
11、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
12、,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内容梳理】一、文学常识: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公安派”“公安三袁”之一。二、主题思想: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三、结构梳理: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第一层: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第二层:描写满井的自然春色。第三层:写春色中人
13、与动物的活动。第四层: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第三段:表述了自己乐于有此闲情出游。四、其他要点:1、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巧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水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光的明丽清澈,贴切而有新意,表现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本文还运用了白描的写法。例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运用白描描绘出柳条初展的神韵,流露出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2、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含义:作者感叹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既是对自己冒着严寒出游的肯定,发现春回大地的惊喜与欢悦;又是对“城居者”困坐城中不知大好
14、春光的惋惜。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基础知识】一、生词:燕(yn)地寒花朝(zho)节飞沙走砾(l)廿(nin)二日土膏(go)脱笼之鹄(h)乍出于匣(xi)鲜妍(yn)明媚倩(qin)女(hu)面髻(j)鬟(hun)浅鬣(li)泉而茗(mng)罍(li)而歌红装而蹇(jin)汗出浃(ji)背曝(p)沙之鸟呷(xi)浪之鳞堕(hu)事恶(w)能无纪二、重点实词:1)冻风时作:冷风时常刮起来。作,起。冻风,冷风。 2)局促:拘束。 3)稍和:略微暖和。 4)偕数友:偕同,一起。 5)土膏:肥沃的土壤。膏,肥沃。 6)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点。乍,初、始。 7)鳞浪:像鱼鳞一
15、样的波浪。 8)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为,被。 9)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擦。 10)冷光乍出于匣也:乍,突然。11)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 12)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开、分散。 13)麦田浅鬣(li)寸许: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 14)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 15)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茗,茶。罍,酒杯。蹇,这里指 驴。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16)汗出浃背:湿透。 17)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
16、到水面戏水的鱼。曝,晒太阳。(成语:一曝十寒)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 18)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 19)堕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20)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21)恶能无纪:怎能。恶,怎么。三、文言现象:1、一词多义:之:一室之内 助词,的。 冷光之乍出于匣 取独,无实义。 城居者未之知也 代词,代指“郊田之外有春天”这件事。始:髻鬟之始掠也 刚。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曾经。 余之游将自此始 开始。2、词类活用:1)名词作形容词鳞:鱼鳞,这里是指像鱼鳞一样。例句:鳞浪层层2)名词作动词泉,泉水,这里是用
17、泉水煮的意思。 茗,茶,这里是喝茶的意思。例句:泉而茗者。罍,酒杯,这里是举起酒杯的意思。例句:罍而歌者蹇,驴,这里是骑驴的意思。例句: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3、古今异义:局促 古义:拘束,限制 今义:紧迫,拘谨,不自然 例句:局促一室之内4、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标志。译文:能够不因游玩而误事,潇洒地徜徉于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我)这种闲职啊。2)省略句例句: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毛羽”和“鳞鬣”省略了限制语“鸟”和“鱼”。译文:鸟的羽毛、鱼的鳞鳍都透着喜气。例句:局促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于”译文:拘束在一间房子里。3
18、)倒装句例句:城居者未之知也。 否定句宾语“之”前置译文: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例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译文: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地徜徉。4)被动句例句:山峦为晴雪所洗。 “为所”被动句式标志。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5、节奏停顿: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6、句子翻译: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文: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译文:水面亮晶晶好像镜子刚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得如同刚刚擦过一般,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似的。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译文: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译文:游人虽然还不算很多,汲泉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见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到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