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什么?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关系如何?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从承担者;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1)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本质:一般等价物4)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某商品值50元)A什么叫价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不需现实只需观念的货币C什么叫价格
2、?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流通手段A什么叫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必须是现实货币,不能是观念货币C什么叫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D比较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商品流通有货币为媒介,商品流通比物物交换更容易E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5)其它职能:贮藏手段(保值),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支付手段-延时支付,流通手段-现时支付)3.纸币1)产生:由铸币产生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3)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4)发行/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
3、币量为限度5)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价格总数/流通次数二、信用卡、支票和外汇1.经济往来时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信用卡1)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2)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等诸多便利3.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2)种类:转账支票,现金支票4.外汇和外率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5.汇率变化与币值变化关系外币贬值,外币汇
4、率下降本币升值,本币汇率提高6.人民币币值利弊利:有利于出口,出国旅游和留学,对外投资,意味着国际地位提高弊: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加大就业压力,造成外汇储备相对减小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全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的原因及表现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低于,生产,政策,风俗,宗教,政治局势,心理预期等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卖方市场物以稀为贵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买方市场货多不
5、值钱2.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解货币表现基础/决定价值(内容) 价值(内容)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成正比3.商品价值量的衡量标准1)什么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对企业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
6、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2)对社会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推动社会发展。5.劳动生产率与诸要素的关系无关反比无关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数量 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关反比无关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6.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影响了谁)1.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同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需
7、求量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生活必需品价格需求量(弹性大)高档耐用品价格需求量(弹性小)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相互替代品甲价格需求量甲需求乙需求互补商品甲价格需求量甲需求乙需求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收入 供求 价格 获利 (人、才、物流出)规模 价格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规模(人、才、物流入) 获利 价格 供求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1)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越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
8、能性加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加居民消费信心社会 3)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完善分配制度,注重公平,缩小区域城乡行业等收入差距2.消费类型的划分1)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大部分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本宫自己享有货款消费(购买住房,轿车):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租赁消息2)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观因素)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跟风随大流2)求异心理3)攀比心理4)求实心理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
9、不超前消费)量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适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水平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从避免情绪化消费要重视物质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使消费结构合理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主旨: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核心:可持续发展 特征:5R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的重要习惯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智能上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应该树立怎样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
10、于做有意义的事3)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向导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分配 生产(根本) (纽带) 消费(目的) 交换 3
1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2)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3)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1)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的地位及种类1)地
12、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2)种类国有经济A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B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C作用: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集体经济A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B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作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混合制经济中国有集体,国有成分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13、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4.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作用,地位1)种类个体经济A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济B特点: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多有和支配 规模小,投资少,经济灵活私营经济A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B特点: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外资经济 含义:实质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地区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
14、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济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2)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国民经济/生产关系)2)为什么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根本原因),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有
15、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锅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怎么办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结果: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一、企业的经营1.企业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16、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3)类型:(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主要形式) (按所有制性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2.公司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2)成立条件: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3)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相同点:有限责任;独立法人财产不同点:是否把资本划分为等额估分,是否以股票
17、形式加以表现4)组织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决策机构 股东会及董事会 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权力机构 股东会 股东大会执行机构 经理监督机构 监事会3.企业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根本方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关系到企业成败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4.兼并1)含义: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使若干个企业结合成一个整体来经营2)意义对企业: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实力对社会:以
18、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5.破产1)含义:指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阶段和经济现象2)意义对企业: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对社会:通过破产,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和合理配置二、新时代的劳动者1.劳动意义及劳动者的作用1)劳动的意义: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2)劳动者的作用: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就业的意义及我国的就业形势1)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
19、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个人: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角度根本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施就业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订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2)劳动者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4.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
20、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劳动权利5.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1)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3)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6.怎样维护劳动者权益1)党和政府角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消除城乡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2)劳动者角度:自觉履行劳动义务因为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时互为前提的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等途径加
21、以维护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及目的1)含义:储蓄存款,是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凭证,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储蓄机构:邮局,农村合作社,商业银行)2)目的:为孩子上学做准备,购车买房,养老,资金安全2.储蓄存款的收益、种类及特点1)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换算为年)2)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3)特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
22、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预支而损失利息的风险3.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组成1)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也是储蓄机构)2)组成: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其他业务1)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2)其他业务: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5.商业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二、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实行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23、决定直接原因: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2.按劳分配的内容、原因、意义及地位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24、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按生产要素分配(非按劳分配)的内容及意义内容: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地位转让、房屋出租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意义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25、过大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如何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1)根本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证3)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3.
26、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对立性)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福,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支付机制
27、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提高农产品补贴标准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生产)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供求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滞缓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供求)(财政政策:改变税率,改变财政支出;关键词:国债,税收,财政用
28、于经济建设支出货币政策:改变存贷利率,准备金率;关键词:利率,信贷,准备金率)(经济增长缓慢时,应增加国债)2.财政收入的含义及来源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2)分配政策3)怎么做: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4.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种类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种类:经济建设(最大
29、),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管理,国防支出,保障支出,债务支出5.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1)收支平衡2)财政盈余3)财政赤字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的固定性3.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及意义征税对象: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动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意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4.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意义征税对象
30、: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外取得的所得;在我国境内无住所或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1)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从我国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4)从公民的义务角度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5)从公民的权利角度看: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
31、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6.违反税收的行为1)偷税2)欠税3)骗税4)抗税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市场) 有形手 无形手 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1.市场经济的含义意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竞争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价格,供求,竞争
32、)3.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让调节: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物品的生产和流通2)市场调节不是完美的弊端:自发性(利益),盲目性(一哄而上),滞后性结果: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4.规范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措施1)必要性(为什么)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2)措施(怎
33、么做)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一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共性市场在市场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有及时、准确、灵敏的优点,又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2)市场经济的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的必
34、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不足3.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1)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3种)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手段:经济手段(特征:间接)扩张性(供过于求)财政政策:税率,国债,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支出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准备金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规
35、划(“十二五”)国家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国家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将于14年发行42期国债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制定粮食最低价保护制度法律手段国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律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国家打击走私罪、金融诈骗罪依照反垄断法调控房价依照新旅游法规范旅游行业乱象行政手段(特征:直接)开通价格举报电话 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抑制房价的“限购令” 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及通信收费标准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国家勒令关闭污染严重企业 国务院发出通知坚
36、决取缔传销活动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总体小康的基本状况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1)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2)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3)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4)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5)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全面小康的新要
37、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位一体)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核心立场: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什么?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4. 为什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怎么做)1)
3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位: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地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求:A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C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B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C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企业:a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b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