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必 修 3,第35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栏目导航,1图示,2文化创新的途径和要求,3把握好四对关系(1)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3)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不同文化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竞争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4)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
2、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角度一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的分析应用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通常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常设置一些与题干无关或错误的说法作为干扰项,加大思考难度。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通常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单独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或推进文化交流的措施,即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为背景,要求分析其意义或要求回答推进文化交流的措施。二是综合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借鉴、融合(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意义等知识,通常涉及的考查角度是怎么办。,角度二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判断及应用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涉及知识点时,往往以科技、教育、思想运动等影响文化发展的素材为背景,涉及说明类、体现类选择题,要求区分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频次呈上升趋势,这类题往往以科技运用于某一特定文化为背景,考查对科技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的分析、判断和应用,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角度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应用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一般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些想法、做法为背景,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继承整合为“文化传承”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涉及体现类、原因类、依据
4、类、措施类等题型。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化继承与传承的关系,主要从区别与联系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二者的区别主要从原因、态度和做法的角度展开分析。(2)“文化传承”这一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广义的文化传承还可以扩展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知识。,角度四文化创新的考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时,多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为背景,强调实践活动对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推动作用,通常设置体现类和启示类试题。解题时要注意分清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主体、根基和渊源等易混淆知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
5、意义时,通常以某种具体文化产品在内容或形式上创新取得良好效果为背景,设置体现类和说明类选择题。解题时应注意理解和区分文化创新的作用。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一般以特定的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和做法为背景,设置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试题,涉及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意义和措施等知识。解题时要注意辨别文化创新的途径。,角度五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的分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多以人们进行文化产品创新时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背景,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试题,并常设置一些错误说法作为干扰选项,以增加思考难度。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常与文化创新的其他途径综合考查,涉及体现类
6、、措施类、启示类、评析类试题。角度六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的考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多以人们进行文化产品创新时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为背景,设置说明类、体现类、启示类试题。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通常以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和融合时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设置措施类试题;也会以某种文化创新的过程为背景,综合考查其与文化创新的其他途径,设置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试题。,例1 (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
7、们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题目类型为体现类,问题指向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题中材料信息很明确地提出了礼堂文化的前身祠堂文化本身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故在推进礼堂文化
8、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祠堂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答案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例2(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
9、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
10、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解题时要结合材料中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的做法组织答案。“比赛诗词涵盖诗经”说明该节目选材广泛,所选诗词代表性强;“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说明该节目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应用新媒体互动”说明该节目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说明该节目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提建议。,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
11、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1(2016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
12、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某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拥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本文档仅为【2019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之一】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下载全套资料!,请点此到下载本文全套资料,解析本题可先从科学技术对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角度进行说
13、明,之后再从科技进步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答案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为改进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智慧学习平台为全民学习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条件;有利于人们实现个性化学习、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朗读者倡导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