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不是什么特别的、需要专门化的课程的东西,作为人的个性的倾向性,它是在主体的学习中培养的。真正的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可能不触动原来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长期以来,幼儿园几乎都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又是先选好指定的内容再确定教学目标,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有两个。一、要师生共建课程1. 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常常不符合孩子的兴趣(尤其是他们当时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特别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的纳入到课程与教学课程中来。2. 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度、进度、重点等与实际的活动进展
2、情况不相一致。教学过程常常成了展示课程计划的过程,成了不讲实效的“走过场”。孩子们就像“一日几游”的观光客,被司机兼导游的教师拉着拽着匆匆忙忙乘车观景。上述矛盾以及类似的情况,其实十分不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学习。我认为,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变已经习惯的课程设计的模式(包括观念和做法),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远比关注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要得多。因此,我在近期的教学中,改变了教师预先确定课程的做法,把课程设计视为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在实践中得出以下三点体验:1. 不预先确定课程并不意味着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毫无计划,只
3、是这种计划不是对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程序的规划,而是包括多种可能性的“假设”。这样的“计划”为儿童的参与,为不期而遇的教育契机留下的了足够的空间。2. 活动的进行不仅依靠开始的假设(计划),而且依靠孩子们的反应和教师灵活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追随计划,而是追随儿童:依据自己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蕴涵其中的巨大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3. “追随儿童”,老师不能照搬他人的课程,要根据自班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的已有经验来创设教学计划。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并非放弃或忽略教育目标。目标当然重要,教师心中始终应有目标,但更应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目标,以及怎样实现它们。二、激发
4、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方法很多,其中:挖掘幼儿园有的兴趣和需要;把教育目标转换成幼儿的兴趣和寻求,给孩子以自主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是两种有效的方法。利用幼儿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但多数情况下只是把预先确定的教育内容做一点游戏化的包装来吸引儿童。比如操作,老师说让孩子拿出什么,是老师动心孩子只是动手。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并不一定能真正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投入。所以,应挖掘幼儿园有的兴趣和需要中的教育价值来选择课程内容。三、 合作研究式的教学幼儿的“研究”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支持、鼓励、引导他们在研究中学习。为此,教育者要注意以下几个
5、问题。1. 帮助儿童确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有效地学习依赖于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对幼儿来说,有价值的题目一般应有以下特点:(1) 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如滚动、风、玩具等等。这样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扩展并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发现每天司空见惯的事物或现象中的问题及新异性,可以使幼儿逐渐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小让幼儿养成发现、思考、研究的习惯,这本身的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2) 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如“生物适应性”这一基本生物规律,虽然深奥,但却可以通过动物的外形特征(有无尖齿利爪、有无翅膀等)、生活习性(肉食还是素食、凶猛还是温顺,游、飞
6、、爬还是跑等)和生存环境(水利还是陆地、沙漠还是草原)之间的依存关系形象的反映出来,使幼儿能够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可以作为他们研究的题目;再如,“滚动”这一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由于其主要变量(方向、速度等)对运动物的形状、界面的光滑度、坡度等的依存性可以被直接感知,因而也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研究发现这种依存性。(3) 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比较、测量、实验,甚至调查,都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方法既是一种“知识”,一种“做”的知识,也是一种能力。2. 为幼儿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材料幼儿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探究材料的制约,材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
7、教师为孩子的探究活动准备材料时需要精心考虑;材料要体现哪些教育意图,要能引起幼儿什么样的探索,能否为幼儿的合作提供机会,也就是说,考虑的不仅是安全卫生,还应更多关注材料本身能为幼儿提供多少研究的可能与机会。在材料的提供上当前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 尽量少提供过于现成的材料,因为它可能会降低学习的价值。(2) 尽量多提供有助于“检验”幼儿的各种想法的材料。当研究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原因或关系时,儿童的假设最好能够马上被可见的实验结果所验证,不管是被证实还是被证伪。这需要老师根据孩子可能会提出的假设来准备各种可能需要的材料。3. 为幼儿提供时间空间的保障目前,由于课程模式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幼儿园的时间安排过于零碎、机械、缺乏弹性。这样固然能保证儿童的基本活动类型,也便于管理,但却经常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从而使学习的质量下降。同时,幼儿同伴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足够的空间做保障。 有主题性的儿童必须由一个有主题性的老师来培养。教师要随机调整,可少一点,透一点,教学课程不应该都是老师设计,而应和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结合起来,要多观察儿童,让孩子在讨论中得知别的孩子的观念,也是一种学习。激起孩子的思维,比告诉他一个知识结论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