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聋作哑得活命朱元璋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便踌躇满志,大兴土木。一日,他巡视正在建造的金銮殿时,一时高兴,不禁自言自语:“想当初,为僧我打家劫舍,没想到会有今天,哈哈”忽然,工地传来一声巨响,惊住了自己脱口而出的话头,他抬头一望,只见脚手架上,一个油漆工、一个雕刻匠正在做工。朱元璋自知失言,心想一旦传出去,有失帝王尊严,便命御林军将二人拿下,推出秘密处死。御史中丞刘伯温得知此事,很想救下这两个无端招祸的工匠。但他知道,让皇帝收回成命不易,必须能为皇帝隐瞒,让皇帝放心他们。他急中生智,给两个被抓起来的工匠示意:指指耳朵又睹睹嘴。两个工匠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刘伯温的身上了,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他,他们对丞
2、相的示意,似乎也明白了几分。当御林军拖着他们出去砍头时,竟没喊一声冤枉,没求过一声情。刘伯温上前跟他们说:“皇上要处死你们。”二人一面哇哇乱叫,一面胡乱比划,朱元璋见状,正在狐疑,刘伯温上前奏曰:“这二人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既听不见,也说不出,请皇上开恩饶他们一命吧。”刘伯温及时制造假象,扰乱朱元璋的心智,造成他的错觉,达到了救人的目的。李方膺画风 清朝时,江苏南通有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李方膺。有一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谈着谈着,话题转到了绘画上来。其中一个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我看就是一种东西画不来。”有人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轻轻地吐了一个字:“风。”大
3、家听了沉吟不语,觉得的确如此。李方膺却不以为然地说:“风!能画,完全能画。”在场的人都好奇地催促李方膺,当场给大家画一张“风”。李方膺也不推辞,铺好纸,润好笔,沉思片刻,俯身画起来。不到一顿饭的功夫,果然把“风”画出来了。众人忙上前观看,只见画面上有簇坚韧茂密的竹子,很用力地向一边倾斜着,使人一看就强烈地感到有一股狂风正在呼啸着吹过,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磨擦的“沙沙”声。无形无影的风,让李方膺画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在场的人无不连声称赞。自此以后,“画风”便成了耐人寻味的趣话。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联系着的。这种感觉的综合联系,心
4、理学上叫“统觉”。画风就是由视觉引起听觉的统觉心理现象。临时教练1959 年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获得了男子单打决赛权,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俗话说:“冤家路窄。”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容国团最打怵的就是这位西多。以往两人曾数次交手,容国团一次也没赢过,就在前些天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又以02败给了他。所以,还没等上阵,容国团就先怯了三分。以这种心理状态登场,肯定凶多吉少。面对这种情况,乒乓球队的领导果断地决定:容国团进行决赛时,由运动员杨瑞华当场外指导(当时乒乓球队的教练是傅其芳)。原来,杨瑞华和容国团相反,和西多的几次对阵从来未输过。就在前几天的团体赛上,
5、又刚刚以20战胜了西多。所以,有杨瑞华在场外一坐,容国团的心里就踏实多了。比赛形势果然如我方所料,西多虽然胜了第一局,但中间休息换场地时,他突然发现向容国团面授机宜的不是傅其芳,而是自己的克星杨瑞华时,心里顿时发了毛。自己的教练说了些什么,他一概没听进去,眼睛紧紧地盯着杨瑞华,看他对容国团做什么手势两人再次上阵,形势急转直下,西多忧心忡忡,乱了阵脚;而容国团则士气大振,越打越勇,终于连胜3局,以 31战胜了西多,为祖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一场实力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中国队抓住了西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对他展开了心理攻势。那么,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不是杨瑞华,他为什么会在比
6、赛中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呢?这就是“潜意识”在作怪,西多屡次败于杨瑞华,对杨本能地有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这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也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考 试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甲被指定进甲室,乙被指定进乙室。甲敲了两下门,里面便传出清脆的“请进”声。甲推门进去,室内一位正在理妆的少女,从穿衣镜里看到进门的甲,便惊喜异常地扭过身来,快步迎上,亲昵地喊:“哥哥。”这位考生一楞,脸红至脖,连连后退:“你,你,你认错了吧!”乙连敲几次门,屋里才传出细声的“进来吧”。乙推
7、门进去,见一位老太太模样的人,正戴着花镜对光穿线。他一下子扑上去,离老太太约一米左右,便跪着前进,扑进老太太怀里,双手捧着老太太的脸庞端详,眼泪涮涮淌下:“妈妈!妈妈!”出色地演出了一场游子归来的戏。当然,乙被录取了。这两位考生的明显差别在哪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截然不同。甲属于迟钝、固执型,乙属于敏捷、灵活型。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善于在很快的时间里回答问题、做出反应,而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判断准确;思维敏捷的人不同于耍小聪明的“机灵鬼”,思维敏捷的人能全面地看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而耍小聪明的人就显得缺少大智、大才;思维敏捷的人善于独立思考,
8、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而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盲从领导、迷信权威,看别人眼色形事,千方百计地接受暗示,游来摆去地钻空子,玩诡变术。摄影师的本事有个13口人的大家庭,来到一家照相馆,要照一张“全家福。”摄影师给13口人按长幼男女顺序排好了位置, 等要照时却发现他们都板着脸。摄影师要求他们笑一笑,但是这家人似乎不会笑,勉强笑出来比哭还难看。摄影师说一句常用的笑话,但也无济于事,这家人看来有些紧张。摄影师看着一位约 6 岁的小男孩站在一位老太太的身边,于是有了主意。他对那位小男孩说:“你能不能再靠近你妈那边一点?”小男孩马上嚷道:“她不是我妈,她是我奶奶!”话一出口,他们 13
9、口人全笑了,摄影师立刻摁下了快门,他拍出了一张很好的“全家福”。人们在出乎意外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应激”。这 13口之家照相的紧张表现就是一种应激状态。摄影师的本事就在于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使这家人摆脱心理紧张,放松神经,松弛表情,就在大家笑得自然时,摄下一张成功的照片。时间的体验 甲、乙二人约定时间于某展览馆入口处相见,一同参观展览。甲按时到达;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乙说: “迟到了一会儿。”甲说: “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 一会儿,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10分钟。”甲说:“起码1小时。”客观时间是半小时,
10、 乙估计 “最多不到10分钟”, 甲估计 “起码1小时”。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论。”可见,爱因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在同样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什么会有长短不同的感觉呢?这首先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在我们上面举的事例中,甲腿都站酸了,干等着,乙与故友久别重逢,寒暄说话。一个活动内容
11、枯燥,一个活动内容热烈有趣,难免造成时间知觉上的差异。其次,情绪和态度影响人对时间的估计也是明显的,在上面的举例中,爱因斯坦指出的就是这种因素。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总之,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但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然而人们却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时间错觉,利用时间错觉,使某些实践活动,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乖孩子小军今年5岁了,他有个跟大人上街总爱要东西的习惯。一次爷爷带他上街,临出门时叮嘱他:“到了街上不许乱要东西!”小军答应了。到了街上,小军开始还沉得住气,可后来就有些忍不住了,但他还记得答应过爷爷的话。在水果摊前,他跟爷爷说:“爷爷,我不要苹果。”爷爷很高兴,说:“真是个乖孩子。”走到副食店,小军说:“爷爷,我不要饼干。”爷爷又表扬了他。又走到百货商店玩具柜台前,小军说:“爷爷,我不要小汽车。”爷爷终于忍不住了,给小军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还有饼干和苹果。别看小军只有5岁,但他要东西的方法还是很科学的。首先,他运用以退为进的思维方法,从“不要”中逐渐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要”的目的。他“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多了,就给爷爷装出一副“可怜相”,从而博取了爷爷的同情和怜悯。爷爷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必然产生不买心里过意不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