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消极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生个性特点和思维发展以及学习动机等因素分析,提出一些应对消极因素的基本措施,以求结合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克服消极因素,激发学习动机,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心理分析 兴趣 动机 教师 学生一、物理学特点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涉及知识来自生活和自然,用于生活,走进生活,服务于社会。二、简述兴趣心理等对学习的关键作用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思维正处于形式运演阶段,思维的主导方式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变成了抽象逻辑思维。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思维中有自我中心性。初中生的个性特
2、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比较强,想法比较偏激,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获得完全的独立,叛逆心理较强。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主要是不平衡性和极端性。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考虑认知过程年龄特征,符合认知规律。同时,由于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所以应根据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三、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i认知需要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好奇心特别强烈,对新颖事物兴趣高,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中尽量使课堂内容体现出新奇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演示上尽可能引入“新”“奇”“趣”的特点。比如在大气中的压强一节中,引入可以用民间神奇的两
3、心壶可倒出不同颜色水的实例。ii自我提高需要自我提高需要是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与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自尊是紧密联系的。初中生争强好胜特点强,渴望证明自己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可以经常表扬有进步,有努力,和表现一直不错的优秀学生,使其他同学以这些同学为标杆,朝着正确目标努力。Iii维持外在动机方向。学习取决于对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除了内在好奇心、胜任力、互惠性动机外,还会被一些奖赏、竞争等外在动机所驱使。教师可以适当给出一些奖励,另外学校给予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不能改变,继续激发、维持有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四、学生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消极因素分析及对策1、
4、实验过程中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依赖、自卑心理,应试教育、性格、学习方法、无兴趣表现:1)主观能动性差不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缺乏主动性。具体表现为遇到问题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讨论,不自信;在实验课上预习不好且实验过程过于死板。2)犯初级错误找同学老师解决而不自己分析3)实践中急躁没耐心调仪器,测试与理论误差大原因:1)应试教育影响只为分数、只会做题、重理论。2)在实验课中,有些同学实验前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差,实验一操作就犯初级错误,导致何预习结果不符或者没能达到观摩老师的实验结果,然后就会心乱,不能自主分析,急于找老师找同学解决。3)其次大多同学只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大多学生只观察模仿
5、老师,过分依赖老师同学和教材。4)有些同学,性格内向动手能力差害羞、脾气躁无耐性。5)学习方法不当措施:1)从思想上纠正观念。学生的不良心理认真引导,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实验对实践和技能的培养的重要性,具体主要通过班主任和平时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念纠正教育。2)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因材施教,少批评,多引导。3)开展竞赛活动,采取合适的考核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4)开放课,加强实验练习,培养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时间、兴趣等进行内容选择,化被动为主动。同时改革增设设计性,跨学科生活应用性,巧妙,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愉悦感。5)改革考核办法。尽量改善以往卷面成绩的考
6、核办法,不仅减少了考试压力,也会提高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提高实践技能。2、学生思维障碍1)由于同义性形成思维误区。人在回忆过程中会常常不加区别地使用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相似或同义的概念、词语、思想认识。比如:日常感知,0C铁比木头凉,这便是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2)由前概念造成思维误区。思维定势会造成学生对实质认识不清形成物理难学的思维障碍。比如用力推桌子,桌子会动,便形成了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 3)抽象概念规律引入误区。比如关于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的概念,由于太抽象,当换成粗导线很容易造成导线粗,电荷就多,电流就大的错误概念。4)表达式与本质不符,导致学生走入误区。比如Q=Cmt,前者
7、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热学性质,而后者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比热、质量、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应用物理知识时,过分注重公式变换计算,而忽视了物理公式本身的内涵必将影响对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6)问题易变性与思维灵敏性矛盾7)心理惰性影响思维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动因、缺乏兴趣、教材障碍、丧失信心以及教师教法不当等明显表现出自卑、厌倦、畏惧、消极等厌学心理。措施:1)初中生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处在发展阶段,看问题会忽视本质,导致片面化和表面化。应重视实验验证,排除错误概念,抽象化为具体,从而上升为理论。掌握本质重点,逐步推理,克服思维障碍。教学过程中应对前概念影响事先有所估计,用正确概念反驳错误概念
8、,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重视变式作用和培养运用变式的习惯,使他们能举一反三,并养成运用变式的习惯。2)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正确观念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3)多样手段教学注意创设情境,多用实验激发兴趣。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同时进行,达到真正的意义学习效果。4)进行学习成果及时适当评价,运用积极的暗示,使学生树立信心。并注意加强中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并由量变逐步达到质变的效果。5)初中生思维无思维中心关键环节,帮助学生明确观察
9、的目的和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计划。3、 由于教师教学手段及个人因素等产生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1) 讨厌某一个老师,不愿主动学习该课程。2) 教师本身对学习的热情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过分死板的教学的手段,过分低沉的课堂氛围影响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4) 课程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认知过程年龄特征,教学效果差。5) 忽视该年龄段个性特点,忽视人本教育。6) 教师本身的能力不高在初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在了解初中生智力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策略,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对物理要有真实兴趣与激情,教师一言一行将影响学生心灵。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0、。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积极性常与这一科教师有关,所以应积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做好基础的前期工作。中学生做事往往加入诸多情感因素,有很多同学如果觉得这个老师好,喜欢这个老师或是被老师学习的激情所打动,便会加倍努力学习该门课程,努力做到最好。其次采用教学手段灵活。教师上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把主导权交给学生,这样可以避免困倦、慌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所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是比较有效地。例如:浮力,利用观看新电影中片段,在情景激动人心时发问,这样往往可以使学生思维持续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讲述有趣物理现象,物理学家故事,提高兴
11、趣,例如:大气压,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空气,用16匹马分两批朝相反方向拉,怎么拉也拉不开,后来市长将半球上阀门拧开,让空气流入,用手一拉就开了。激发学生积极性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现象,巩固兴趣,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在讲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发问:冰棍“冒”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以此留悬念,激发求知欲,也会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物理的生活化,引导激发学习积极性。课堂中设计问题,要有简有,繁从简到繁发问,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难的好学生答,易得后进生答,尊重学生自尊性和表现欲望,多看到他们的长处表示肯定,赞扬要及时
12、、适度、得法,积极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得以加强。对于他们的错误应加以引导,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错误是有意义学习所必须的,要正式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找出受挫原因,帮助他们战胜挫折,不要对错误一味批评。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进步与快乐,努力之后要鼓励,每一点进步要鼓励,形成“努力,进步,赞扬,再努力,再进步”的良性循环。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使课堂设计符合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降低教学难度,从简单到深入步步递进。板书、多媒体、实验、学生、教师和谐。对同义性造成的错误认识,应事前有所评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适时对易混淆概念加以对比、区
13、别、联系、从本质分析。要注重教学反馈来强化学习效果,反馈最重要的是掌握时机,在学习者将其发现的结果与期望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刻反馈效果会更好。重视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及时强化,以加强教学的效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所以应尽可能的把知识结构图式化或者将核心知识点图式化,使认知图式顺应于外物,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使整个认知达到动态平衡。根据华生的频因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得次数越多,联结越牢固,习惯的形成就越迅速。针对重点的作业巩固要合理。又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对于不同人的理解,针对某一类型题不断增加正强化,将有助于对于此类知识体型的应答能力。根据华生的近因律,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考试前对总知识框架有重点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结语:许多现实教学中的问题是无法预知的,本文结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简单呈现了一些常见的消极表现及原因和措施,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应注意时刻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灵活调整。在平时多对学生多感情投资,以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注入更多积极因素。参考文献: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2俞晓琳.罗伦皮亚杰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