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53139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一个离异子女的转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德育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事半功倍之效。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开展心理诊断,能客观地、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什么是心理诊断?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人的认识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作出鉴定和评价。下面是对“某日青年报中刊登的一初中学生王靓同学(父母离异)转变案例”进行心理诊断、分析。诊断与治疗个性特征描述:初一7班王靓同

2、学由于小学曾留级,年龄比同界同学大1-2岁,个头也比一般人要高,发育较早。通过调查和家访得知:该生学习成绩极差,父母离异,家中只有母女二人,而母亲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家,很难管教。说慌已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经常旷课逃学,在社会接触人员较复杂,且一个女孩认识无业男性不少,扎耳眼,染黄发,吸烟,喝酒她都会,上课说话,随便吃零食,在同学中霸气十足,谁都不敢惹她,时常以欺负同学而引以为荣。初步诊断结果: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指那些道德观念模糊、纪律松驰,品行较差的学生,通过了解得知:父母的离异对王靓同学是个强烈的打击,记得一次谈话时她对我说:“我爸妈的离婚,让我心烦,家里经常是我一个人呆着,好没意思,好无聊”

3、为了寻求失去的爱,减少烦恼,她经常与社会上的无业人员混在一起,有时出走几天几夜不归,有一次动用派出所的力量才将人找回,有时,她还振振有词,没有人象那些哥们儿、姐们儿那样对我好。这真是“近墨者黑”呀。根据其表现症状,初步诊断结果为“轻度品德不良”。治疗方法:母爱式教育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后进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王靓同学由于家庭离异的影响,而盲目去寻找爱,导致许多不良行为,所以我认为这时候老师应从根本上入手,要多给予她爱。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她、关心她。无论课上、课下

4、、活动中、娱乐时,都注意从感情、态度和语言等各方面表现出对她的信任、关心与尊重。一起谈同学关系、社会热点问题、班集体建设等,有时为她做上一顿可口的饭。有时请老师为她补习功课。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师生感情的交流与交融,要有兄弟姐妹般的感情,要有父母子女般的感情,没有深沉强烈的感情,不可能创造出教育的诗篇。让她感觉到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关心她。俗话说:“日久生情”,对她母爱式的教育,能使她改掉了身上的许多缺点。只要真正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学生,取得她们的信任,是一定会收到效果的。示范式教育法: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左右着王靓的视线,所以我便以别人

5、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采取迂回战术,这时就要在好学生身上下功夫,对其严格要求,使好学生能很好地去感染周围的人,让“近朱者赤”,从而去改变她的不良品行。立体式教育法:所谓立体式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只有三者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才能奏效。在教育中,我们应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注意不告状、不揭丑、报喜不报忧,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制定具体措施。避免请家长-骂学生-无进步的恶性循环,求得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密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父母,学生父母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并用多种办法切断该生与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来往,与消极环境隔离,使她的一些不良行为

6、逐步矫正。严爱结合式教育法:关心热爱学生,并不等于迁就袒护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不是“严厉”,不能以老师的权威压制和强迫学生,而是以平等关系,以热情关心,耐心帮助。在引导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要求和管理的善意,如果她理解你是为她好,自然也会按照要求去做。例如在活动中,若王靓为了集体荣誉而欺负了同学,我们知道后就应在学生面前狠狠地批评了她,并让他一个人认真思考自已的问题,最后又和她谈心,让她幼小的心灵认识到:为了集体应采取正确可行的办法,不能用霸气欺负同学。鼓励式教育法:注意挖掘她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看到王靓关心爱护集体,就让她当卫生委员。学习有进步时,及时在班内表扬她。让她有成功的体验树立起自信心,有时用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等细微激励,这些都有助于她的进步。结果经过以上的努力王靓在各方面表现肯定会有进步的。建议有人曾把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时期,比喻为“心理断乳期”,也有人说成是“危险期”。不管怎么说,这个年龄期是多事之“秋”已成共识。因此我建议:做为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上好每节“心理导向”课,自觉地把心理学原理融入班级教育管理之中,协助中学生顺利实现“心理过渡”,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教师的记录本上不应是成绩的简单记录,而应记下学生们的优点、缺点,做到心理教育人人有责,有的放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