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待学生,批评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欣慰之余,不能不引起反思,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如何正确认识重点中学的优秀生特点,进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我们的优秀生进行教育,培养优秀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对优秀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原因及教育对策做一些的实践和研究,认识如下: 一、优秀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了优秀生典型,就可以使全班学生学有榜样,带动和鼓励班级成员共同前进。 第一、好胜心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勇于进取,爱好学习,善于
2、学习。 第二、思维敏捷,敢于竞争,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第三、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性高,自制力强。 第四、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憧憬学习、生活习惯,能自觉地根据道德行为准则支配和调控自己的言行。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自觉地发现和排除干扰学习的各种不良因素。 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一白遮百丑”优秀生没有缺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优秀学生优点十分明显,往往给人鲜明的印象,容易“一俊遮百丑”,使班主任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只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忽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其实,任何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尤其优秀学生也是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时期的青
3、少年,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和不足。上面的案例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作为班主任,应该注意从其优点的掩盖下去发现某些缺点和不良倾向,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更有甚者,因为优秀生学习成绩好而对其身上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对其所犯的错误包庇原谅,不闻不问,导致这些学生在品德和心理方面产生问题,如,滋生骄、娇二气,瞧不起同学,妄自尊大,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自恃聪明,抗挫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教师的这种态度,使这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被掩盖起来,长期得不到矫正,为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埋下隐患,造成深远的、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第二,奉行完美优秀生不能有缺点。对优秀学生奉行
4、完美主义的教育,要求优秀学生各方面都优秀,不允许他们有任何闪失。一旦有所闪失,师长们则谆谆教导,以防患于未然,使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 第三,混淆概念优秀生等同于学业“优等生”。现在许多学校当然包括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什么都好。这就是他们认为的“优秀生”,其实,准确地说只能算学业“优等生”。而真正的优秀生应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 三、优秀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 恃才自傲,目空一切。优秀生因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好, 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成长,无论在家庭还是在
5、学校,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如果教育不当,容易产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极度膨胀,形成自我中心、自傲自大、高人一等、目空一切的消极心理,并滋生虚荣心。 第二,自我中心,处世冷漠。优秀生是班上的先进典型,对同学往往发号施令多。如果认识不正确,时间一长便会产生自我中心、从为我的思想,对人、对事冷漠不感兴趣,甚至发展为极端的利已主义。 第三,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一些优秀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 和精力较多,加上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容易养成娇生惯养、坐享其成的习惯。 第四,盲目自信,讳疾忌医。 优秀生地位优越,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在成长道路上一直很顺利,很少受到挫折,表扬听惯了,经受不了批评,发现不到自己的缺点。
6、 “响鼓还须重敲”“好花尤须细心浇”。优秀生身上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因此,班主任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促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 培养教育优秀学生的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 第一、全面分析,正视问题,严格要求。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的优秀,使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正面评价的环境中。他们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善于理解,有独创性;勤奋,有进取心,具有排除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组织能力强等。这些孩子由于表现突出,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羡慕与尊敬,使他们在班集体中有很强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这种过分的重视和额外关注又使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7、,容易形成自负、自私、脆弱等不良性格,这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一方面,班主任不能对他们另眼相待,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潜在的和已经暴露的缺点和错误决不姑息迁就;另一方面,对他们的优点,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但表扬的次数不宜过多,方式上要掌握好分寸。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生既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又能锻炼自己对待批评和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谦虚谨慎。 第二、高标准,严要求,严而有方,严慈相济。有的班主任认为优秀生自觉性高,纪律性强,因而忽视了他们的缺点,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即便有时发现了他们的不足,又担心“响鼓”加“重锤”会把鼓敲破,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在班集体中的威信
8、。其实恰恰相反,严格的要求和及时的批评,能使优秀生更高的起点上进步,真正赢得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尊重。放松要求和无原则的袒护才是对他们真正的不负责任。班主任更要认识到优秀生也是孩子,成绩好不代表心理健康。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一样,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任何漠视、忽视优秀生身心发展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应把每一个优秀生都看做是普通的孩子,“教书”与“育人”并重,既重视优秀生的学业成绩,又重视他们品德与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既做他们学业上的良师,又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护航。 第三、 采用极限催化,促其幡然醒悟。所谓极限催化,是根据 极限导致逆反的原理,创造一
9、定的条件机会,催化受教育者的缺点,按教育者既定的范围、方向和分寸发展下去,乃至发展到极限,这时受教育者会产生一种厌恶和逆反心理,并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其危害所在而幡然醒悟,羞愧难当。优秀生心高气傲,不容易接受外界的批评意见,而他们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强,班主任可采用极限催化的方法,促使他们自觉地改正错误。 第四、教育优秀生正确对待荣誉和“掌声”,严于解剖自己。班主任要教育优秀生在鲜花、荣誉和掌声面前优质清醒的头脑,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以人之长补已之短”,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同时,还要使优秀生懂
10、得“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前头”的道理,不要为眼前的成绩和成功所陶醉、所满足。要明白成绩和荣誉只属于昨天,如果自己骄傲自满就会落后,后进生、中间生经过努力也可以赶上来超过自己,要引导优秀生及时调整情绪,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继续前进。 总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完美主义要求学生,不允许优秀生有缺点、犯错误是违反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久而久之,只会徒增学生的心理负担,酿成心理上的疾病。对学业优秀的学生,既要把他们看做是普通的孩子,防止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忽视对其心理的辅导,又要认识这些孩子心理上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下一代,才能使他们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优秀生。做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优秀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商、专业能力和水平,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材的基础,也是接受任何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这一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