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379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增分方案第一步知人论世从时代深处追溯诗人情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关注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古诗歌阅读题,可以清楚地发现命题的趋向和规律性。近几年此题的选材一直集中在唐宋两代,以唐代为主;在作者选择上,大部分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本书对唐宋大家的生平经历、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进行梳理,旨在让考生依据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大背景读懂诗人,进而读懂诗歌,这是本书的匠心独运之处。第1讲唐代诗人一、李白蓬莱文

2、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诗人生平作品发展历程典型作品1.读书漫游期(701742,42岁以前):李白先后去过二百多个州县、八十多座名山,江河湖溪去过六十多处。巴蜀、吴越、荆扬、齐鲁、幽燕、皖南、关中,以及长江、黄河流域,总之能去的中国之地,他差不多转了一个遍。诗人的生活主要是游山览水,所以其诗歌创作主要是山水诗。江陵和金陵是六朝乐府民歌西曲歌和吴声歌的发源地,李白漫游于此,深受影响,因此也写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和一些赠别诗。作品一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鉴赏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是李白出蜀时所作,通过咏月来表达对蜀地的依恋。全诗用了五

3、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其末句“思君”二字直接抒发了思友之情。作品二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鉴赏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入蜀时所作。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作品三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

4、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鉴赏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作品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

5、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鉴赏本诗是李白于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该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部分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2.长安求仕期(742744):李白的四处漫游终于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天宝元年(742),玄宗召他入京,供奉翰林,他开始了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经过三年的京城生活,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

6、实以及藏在“开元盛世”后的腐败现象和宫廷内幕有了初步认识,并用他的诗歌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比前一时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3.再度漫游期(744755):李白离开长安,是迫不得已的。遭谗而被放还,他心里是极不甘心的。离开长安后,李白开始了新的漫游生活,在洛阳,他遇见了杜甫,并相约同游梁宋,两人在梁宋时又遇见高适。随后,他重游了吴越、会稽、浔阳、任城,后又北上幽燕。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更加无情地揭露、讽刺和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二是以诗歌创作寄托其愤世嫉俗、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三是描绘祖国的山水风光。4.身

7、经战乱期(755762):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李白应邀入永王李璘幕,不久败北,再入宋若思幕下。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被判罪而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遇赦,终获自由。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李白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这一时期的创作,有不少是反映安史叛军破坏、蹂躏中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有些是抒发他报国靖乱的壮志,也有不少是表现他蒙冤遭贬的悲愤。二、杜甫眼观国难叹三吏,独倚西风伤咏怀诗人生平作品发展历程典型作品1.读书与壮游(712745,34岁以前):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中;再漫游齐赵;天宝三年(74

8、4),在洛阳初遇李白。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俯瞰天下仗剑远游,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初定理想,积极进取。风格一:沉郁顿挫悲 陈 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鉴赏此诗讲述的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事情。前四句渲染战败后肃穆沉重的氛围;后四句先写胡兵的骄横,后写长安人民对官军收复长安的渴望。全诗寓主观于客观,把对胡虏的仇恨,对官军的痛惜,对长安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等种种感情,都凝聚在特定的场面中,体现出一种悲壮的美。风格二:萧散自然水槛遣

9、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鉴赏本诗是杜甫于761年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写成,描写傍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画之痕”。2.困守长安十年(746755,3544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为官、建功立业,却又对求官

10、之路深感失望,壮志难酬,无奈,孤独,无助。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让杜甫开始关注民生。3.在战乱中为官(756759,4548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对战乱的厌烦,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悲叹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4.遗恨漂泊西南(760770,4959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成都。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了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途

11、中。诗歌带有丰富的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忧国忧民,对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忠臣、名臣的崇敬;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感怀;隐居心境的恬淡;对亲人的思念。三、白居易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诗人生平作品发展历程典型作品1.初入官场:二十九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厔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白居易的一生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1)白居易早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讽喻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这同白居易的早年积极参政有关。正因为对政治有着极高的热情,所以才会注意到租税、进奉、宫女、宦官等方面的事物,才能写出这些讽喻诗。(2)到了晚年,他

12、由于淡泊名利,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了平易悠闲的闲适诗。诗歌中处处流露出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和归趋佛老、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态度。风格一:讽喻诗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鉴赏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此诗即为其中之一。此诗分两部分,前十四句,写京城贵族买花;后六句,写田舍翁感叹买花。全诗行文晓畅,对比鲜明,讽刺辛辣,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风格二:闲适

13、诗秋雨夜眠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鉴赏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此诗前半部分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贬谪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被贬为江

14、州司马。3.任职苏杭: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826年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4.晚年生活: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府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846年去世。四、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生平作品发展历程典型作品1.积极有为:王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与许多名士一样,盛唐时代积极事功的热情在王维心里依旧炽热。王维早期诗作里多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或者不计较个人得失虽遭遇不公正待遇却时刻不忘报效国

15、家的豪情壮志。风格一:边塞诗从 军 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鉴赏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王维早年热衷政治,在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作者感同身受写下这首诗。诗句没有凄凄惨惨的愁气,也没有悲悲切切的怨气,有的只是卫国征战的豪气,杀敌立功的志气,勇擒敌酋的勇气。风格二:山水诗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鉴赏此诗描绘了秋末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这幅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

16、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表达了诗人悲己思乡之情。2.半官半隐:张九龄罢相贬谪给王维带来的不是仕途的转折,而是人生态度的转变,影响在心灵而不在皮相。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后期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和意境营造转向了亲近自然,沉醉林泉幽静,怡情田园,“泉飞藻思,云散襟情”,禅心睿智,泉石膏肓。其山水田园诗作既有鲜明的盛唐时代特色,又富于个性特征,空灵、清幽、禅悟,蕴藉无穷。五、岑参初将塞雪拟落英,引人无数望西行诗人生平作品特点典型作品1.早年经历: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17、。岑参在嵩阳、颍阳两地都结有草堂。嵩山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1.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2.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拓宽了边塞诗的内容范围。风格一:清新明丽南溪别业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树交花雨色,溪合水重流。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逍

18、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鉴赏岑参自十五岁居嵩山少室山,别墅建在南溪边。诗中对其别墅的依山傍水、花树交错的优美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也写出了自己无忧无虑、逍遥自得的隐居生活与心情。风格二:雄奇瑰丽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鉴赏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夏之交东归,这首诗即作于这时期,约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时。

19、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次八句写天山雪的特色,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后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风格三:闲适诙谐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鉴赏唐玄宗天宝十年(751)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有老人卖酒的诱人场面,便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

20、诗。此诗写诗人在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对卖酒老人的诙谐戏问,展现了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此诗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幽默。2.仕宦生涯:岑参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年(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天宝十年,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年,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五十六岁。六、韩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诗人生平1.2

21、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2.25至49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宏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多次被贬,仕宦一直不得志。3.50至57岁:先跟随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韩愈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

22、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长庆四年(824),病逝于家中。作品特点典型作品1.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这类诗作行文平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2.韩诗艺术上最突出的创造在于开创了狠重奇险、纵横排奡的风格,多偏爱那些惊怖、幽险、凶怪的意象。3.韩诗具有“以文为诗”的突出特点,这为他创造纵横排奡的风格奠定了基础。韩愈极善于将散文的章法结构、句式、虚词以及议论、铺排手法移植到诗歌创作之中。作品一宿龙宫滩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

23、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鉴赏这首诗是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笔下描写出龙宫滩一泻千里、水猛涛扬的壮阔画面,真真切切地表现出了诗人当时那遇赦北上、喜途待命的欢乐之感和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作品二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鉴赏这首诗作于韩愈第一次被贬之时。此诗别具匠心,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七、元稹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诗人生平作品特点典型作品1.早年经历: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24、779)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十五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以两经擢第。元稹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其诗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1)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2)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是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风格一:乐府诗连昌宫词(节选)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

25、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鉴赏此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一说元和十二年(817),当时元稹在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州)任司马。诗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对宫廷生活颇为了解,贬官到下层,又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生活和吸取了民间传闻,思想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这首诗通过一个老人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反映了唐朝自唐玄宗时期至唐宪宗时期的兴衰历程,探索了安史之乱前后朝政治乱的缘由,表现了人民对再现升平、重开盛世的向往和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的强烈愿望。此诗语言

26、丰富,形象鲜明,叙事生动,笔触细腻。风格二: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鉴赏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这首诗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

27、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2.初进宦海:贞元十五年(799),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贞元十八年(802)冬,元稹再次参加吏部试。次年春,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

28、为生死不渝的好友。3.贬谪生涯:元和五年(810),唐宪宗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近十年之后白居易也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元稹于元和十三年(818)已代理通州刺史,岁末,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冬(819),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后被贬为同州刺史。唐文宗大和三年(829)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大和四年(830)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岁,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八、柳宗元一身去国六千里

29、,万死投荒十二年诗人生平作品特点典型作品1.早年生活: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803年十月,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现存的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他贬官永州以后的作品,题材广泛。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俊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题材,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为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他的诗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风格一:叙事

30、诗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鉴赏此诗是一首叙事诗,是作者独居生活有感而作,记叙的是跟随刺史崔敏自郊外回来应邀造访居住在城郊的卢少府一事。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几个生动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楚南的朴实民风,体现了诗人“民利民自利”的社会观,表达了诗人谪居南荒悲愤而凄凉的心境。风格二:抒情诗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鉴赏作者借阴晦的节气抒写心中郁闷。首联写梅雨季节的景象;颔联写柳州之荒凉;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

31、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写白色的衣服因边城气候变成了黑色,而非京城尘埃所染,言外之意是从此入京无份,政治前途渺茫。2.革新期间: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3.左迁永柳:“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回京后不久,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819),宪宗实行大赦,召柳宗元回京。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九、刘禹锡沉舟侧畔

32、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生平作品特点典型作品1.早年生活:刘禹锡,其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宏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贞元十八年(802),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1.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2.刘禹锡的诗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3.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风

33、格一:咏史怀古诗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鉴赏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首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大概与金陵五题写于同时。此诗前半部分写所见之景,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半部分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全诗炼字精妙,感慨深沉。风格二:记事抒怀诗游玄都观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鉴赏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

34、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人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此诗通过人们在玄都观看花的事,含蓄地讽刺了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新官僚。2.贬谪生涯:“永贞革新”失败后,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3.晚年生活: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会昌二年(842)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十、李商隐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诗人生平作品

35、特点典型作品1.早年经历: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1.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2.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3.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

36、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风格一:政治咏史诗隋 师 东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但须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鉴赏此诗大致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至唐文宗大和四年(830)间,横海镇节度使李全略病死,其子李同捷称留后,朝廷经年不问。大和元年(827),朝廷发兵征讨,由于军政腐败,战事日久,直到大和三年(829)四月才初步平定,耗尽国家大量资财。在诗中作者托古讽时,讽刺唐廷讨李同捷之役中所暴露的唐廷军事、政治腐败现象。诗的前两句说,东征日调发黄金万两,竭中原之力,以买斗志之心。三、

37、四句写军令不严,失机不坐,欺蒙报捷。五、六句并指出,诸将之跋扈邀赏,其源盖为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而根本原因又在宰辅不得其人,盖内无(贤人),故外有鸱鸮(割据枭雄)。最后两句说,一将成功而致枯万骨,况功未成而先枯万骨,悲痛至极。风格二:爱情无题诗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鉴赏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到泾州(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怜其才,把女儿嫁给了他。夫妻伉俪情深,但大中五年(851),王氏病故。诗人黯然神伤,哀思绵延。作者李商隐在大中十一年(85

38、7)正月又回到了洛阳崇让宅,想起来亡妻,便作此诗以悼念。这首诗的首联扣住题中“崇让宅”,描写宅子的荒凉冷落,伤心惨目。颔联扣住题中“正月”,写正月的寒凉凄冷。这四句,用环境的凄凉,烘托诗人心境的凄凉,带有浓厚的伤悼之情。颈联由室外环境转入室内景色,以动写静,突出了诗人的寂寞孤独。尾联不说诗人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从对方着笔,臆想之态毕现,更见思念之苦之深。全诗运用由景见情的手法,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渲染感情,情感真切,感人至深。2.仕途生涯: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武宗会昌二年(842)设法又回到秘

39、书省任职。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从大和三年(829)受聘于当时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开始,李商隐多次进入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的角色。事实上,他身为幕僚的经历比正式任职于朝廷的时间更长。3.夕阳晚景:大中五年(851),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第一步第1讲唐代诗人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