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460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文言文复习论语十则复习教案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不亦说乎 “说”(yu) 通“悦”, 愉快;诲女知之乎 “女”(r) 同“汝”, 你;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 通“智”聪明、智慧。2、词语解释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 愠(yn)生气,发怒。吾日三省(xng)吾身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2、。 殆(di)有害。 弘(hng)毅刚强,勇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 想,希望。 勿(w)不要。施加。二、成语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阅读探究1、“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志同

3、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2、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3、“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4、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5、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取长补短

4、。6、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8、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9、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

5、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10、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伤仲永复习教案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6、”通“攀”,牵,引) 2、重点词语世隶耕(隶,属于)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卒之为众人:最终。固众人:本来。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从先人还家:跟从。 泯然:完全。 养父母:赡养。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

7、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4、一词多义 自:并自为其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其:其诗以养父母(这);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5、古今异义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二、课文理解1、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由幼年时天资过人到后来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阐明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成才的重要性的道理。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

8、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3、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4、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5、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6、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使学”;父利其然也、世隶耕、“邑人”的“捧杀”。7、 “泯

9、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8、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9、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不骄傲,勤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继续发展。10、你认为人的天资和 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后天教育更为重要。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通“缺”2、古今异义词、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

10、句的关联词)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4、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5、重点词语解释 、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良多趣味(良:很)、属引凄异(属:连接);、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二、重点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回清倒影。 3、绝巘多生怪柏。4、清荣峻茂,良多

11、趣味。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

12、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四、课文理解1、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后写秋天,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4、本文表达了

13、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5、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6、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7、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鬼谲的山水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8、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9、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

14、饰“潭”字。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一、重要字词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 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二、重点翻译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实是欲界之仙都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课文理解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

15、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6、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

16、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重点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步:散步。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 户:窗户 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二、理解性

17、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四、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描绘了夏夜的月光,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

18、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

19、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陋室铭刘禹锡,唐朝人,诗人一、重点字词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在:动词,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3、斯:指示代词,此,这 惟:只 馨:本指散发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4、上:动词,长到,漫到 入:映入。5、 鸿儒:知识渊博的人;鸿,同“洪” 大。6、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 案

20、牍:指官府的公文;牍,写字用的木片 劳:使劳累 行:形体 。8、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课文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

21、景色的喜爱之情。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6、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8、本文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再谈一些理由)。9、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

22、什么?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10、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12、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这两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23、青。1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7、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宋代哲学家。一、重点词语1、 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4、。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

25、益清。 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

26、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寄寓了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散文家。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

27、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4、重点实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二、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三、理解背诵1、本

28、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5、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四、

29、课文理解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3、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5、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

30、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一、解释重点字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

31、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2)相鸣:互相和鸣 (13)戾天:到天上;戾,至 (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17)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二、重点句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

32、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三、 理解背诵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6、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7、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四、课文理解1、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

33、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4、。”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6、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人物形象:安

35、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一、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 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期:希望,愿望。 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二、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三、理解赏析1、

36、课文对五柳先生作了怎样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4、反映他安贫乐道精神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四、 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

37、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马说韩愈,唐朝文学家。“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s喂。不能尽其材 “材”同“才”,ci才能。其真无马邪 “邪”同“耶”,y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xin表现,显现。2、一词多义能: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 食: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食不饱。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而不能尽其材。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千里马);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恐

38、怕) 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二、重点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0、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三、阅读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3、本文的主要写法写法:托

39、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4、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5、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7、写食马者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9、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10

40、、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11、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 有志可成万里驹12、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1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1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岳飞满江红。咏怀 三十功名

41、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成就了蜀汉大业。1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朝著名文学家一、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2、重点实词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走

42、送之: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言和而色夷:夷,平和。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二、理解思考1、文中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2、第一

43、、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3、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4、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5、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

44、力。6、举出你知道的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n)囊萤读书。孙康家贫,映雪读书。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重点解词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临于泉上者:靠近。4、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5、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6、醉翁之意:情趣。7、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8、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9、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二、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1、翻译描写四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文言文复习.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