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594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二、科目地理三、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四、课时一个课时五、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其他知识的基础。它与前面的知识联系并不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图和示意图进行了说明。同时强调了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运动。六、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还不具备基本的地理素养,学生普遍反感枯燥的解说和生涩的文字,比较欢迎精美的图片以及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展示了

2、大量精美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说出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能用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给出各种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树立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3)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八、教学重点(1)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九、教学难

3、点(1)风化和侵蚀的区别;(2)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展示一张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图片教师公布答案:因为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曾经的一片汪洋成为今天高耸的山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观察两张图片,并思考老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力作用教师讲解: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主要有两

4、种形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先学习内力作用。同学们阅读书本69页第一自然段以及案例,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2、内力作用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对地表形态作用的速度相同吗?哪一种作用速度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最为显著?展示基拉韦厄火山与喜马拉雅山的图片阅读课本第69页第一自然段以及案例部分,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请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解释为什么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用动画展示地壳运动的过程回答问题,观看动画地壳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教师讲解: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地壳

5、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顾名思义即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是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在了解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运动方式的区别,并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地表形态是由水平运动形成的,哪些是由垂直运动形成的呢?找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概念。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说出哪些地貌是由水平运动形成的,哪些地貌是垂直运动形成的让学生在了解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概念的基础

6、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教师列表总结:类 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表现形式地壳水平位移,岩层弯曲变形地壳抬升或下沉产生结果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实 例喜马拉雅山、大西洋青藏高原、台湾海峡与教师一起填写表格通过表格的填写,使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区别更加明显,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这两个知识点。 教师讲解:在学习了内力作用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活动内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书本上提出的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三个问题并予以点评阅读活动内容,试着解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利用实际问题,检测同学们对新知

7、识的掌握情况小结: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它们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总体上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产生了高低不平。为上一阶段的知识做一个小结,并为开启下一段知识的讲解做基础。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形态的基本格局,而塑造我们地貌具体格局的则是我们的外力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外力作用。请同学们看书本70页的第一段,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外力作用有哪几种表现

8、形式?阅读书本,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先对外力作用有一个大概的理解,为接下来 授课打下基础。外力作用展示图片:昼夜温差使岩石破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风化作用的概念: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破碎,形成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称之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为其它外力创造了条件。展示岩石在生物作用下风化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说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风化的具体例子。观察两张图片,总结出风化的概念。说出生活中风化的例子 通过两张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化的基本概念,并将概念引申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展示两张图片观察两张图片,思考这种景致是如何形成的

9、通过精美的图片导入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形象的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形成了侵蚀地貌。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风化与侵蚀的区别,并填写下列表格:对象方式时间结果风化侵蚀观察图片,归纳风化和侵蚀的区别。风化和侵蚀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通过表格整理之后,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同学们想一想,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到哪里去了呢?展示图片:海水堆积地貌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

10、一个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展示图片:风力堆积地貌观察图片,理解搬运和堆积的意义。通过精美的图片导入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形象的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小结: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同时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总结前面知识。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内力和外力作用,它们塑造了地表形态,其实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岩石圈

11、的物质循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页第二段,思考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进行相互转化的?阅读书本,找出三大类岩石,并初步了解它们与岩浆是如何相互转化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接下来所学的知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请三个同学站起来告诉我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别是什么?找出三大岩类的定义,并回答问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存在的基础是三大岩类的相互转化,知道三大岩类的定义对理解物质循环很有帮助。在知道了什么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后,同学们看书本图4.8,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三大岩类转化图。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看图4.8,相互合作完成老师给的图岩石圈的物质转化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学生

12、合作动手画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十二、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能量来源:地球的本身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一、内力作用 分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风化侵蚀二、外力作用搬运堆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十三、教学反思本堂课在时间上非常紧张。我首先从分析教材开始,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力作用过于宏观和抽象,外力作用学生接触较多,因此在展开学习时,教师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并且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讲解外力作用时,教师展示很多精美的图片并适时提出一些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帮组学生发现知识。同时本堂课有很多图表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辨别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但是从整个教学设计看,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教师活动太多,学生参与较少。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课堂气氛可能会很沉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表格式).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