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的存在。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使学生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所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仪器:木板、重木块、毛巾、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学情分析:摩擦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摩擦力,平时也接触到很多摩擦现象,但是不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且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理解。 另外学生通过前面各章节物理学习,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已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现象);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具有较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
3、内容时还没有平衡力的知识,所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来测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困惑。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及学生探究实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分钟)小游戏:挑选两名同学,一名力气大的男生和一名力气一般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让男生穿上旱冰鞋,再与女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男生“输”了。请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新课教学(40分钟)自主学习:(4分钟)1、学生带着下面问题自学课本的第17页和18页的第一自然段。问题一:说明什么叫滑动摩擦力?并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摩擦的例子问题二:根据所举的生活中的摩擦的例子,尝试对摩擦力进行分类。2、学生进行实验体验:推桌子,推书本;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思考: 、摩
4、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方向如何?交流归纳: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正确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摩擦力,正确认识摩擦力。自我检测:(2分钟)下列几种摩擦各属于何种摩擦:1、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2、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3、自行车在地面上行驶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若刹车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4、手推着桌子前进,桌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合作学习:(28分钟)1、活动: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将手掌压在课桌面上,边压边向前推,感受紧压前推和松压前推的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手掌放在光滑的桌面上和粗糙的木板上,并用相同的压力向前推
5、压,感受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分组讨论:2、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活动,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猜想与假设:根据上面活动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做出猜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在实验中如何控制这些变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如何才能准确读数?3、小组展示:以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方案,并且让全体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估、纠错、补充、完善。4、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分析与论证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然后以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及是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得出
6、结论的。并且让全体学生进行评估、纠错、补充、完善。6、实际应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场景,让学生讨论。、摩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场景中是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的事例。精 讲:(3分钟)1、根据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场景,学生列举生活中摩擦的的事例,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巩固练习:(3分钟)1在光滑的冰面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担子行走的人更容易打滑,这是由于挑担后对冰面的_ 增大,从而使 _增大的缘故。
7、2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_,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_(填序号)。(1)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2)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3)自行车行进时,后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4)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3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C钢笔帽拧得太紧不易打开,要把笔帽拧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较大的力压抹布4下列事例中,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来改变摩擦的是( )A.陷在泥泞中的汽车,车轮打滑时,常在车轮下铺一些碎石或稻草B.往生锈的锁里滴一些油便于开锁 C.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要用力捏紧
8、车闸使自行车尽快停下 D.高低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镁粉5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比较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_ 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甲 丙(2)(选做题)在此基础上,小明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1、必做题:课本21页自我评价与作业2、选做题: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以“假如没有摩擦”为题,写一篇科普短文。(小结及作业布置共2分钟)板书设计: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
9、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方法: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使两接触面彼此隔离开等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
10、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2、物理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类目标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能够学会,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的因此,科学探究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亲历过程,才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本节课,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
11、,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进行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3、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各小组成员对以上探究的课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等阶段中进行及时地巡视和引导,必要时进行指导,还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评价,以体现新课程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教师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回答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何有关时,要求说出猜想的根据,使学生体会到探究实验中的猜想和假设是从生活实践出发,有根据的猜想,而不是漫无目的
12、的乱想,同时,也不要受课本影响,禁锢自己的思维。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时,让全体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估、纠错、补充、完善。目的有三:一是设计的实验方案一定要科学,这是科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二是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其它小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三是教师可以及时作好指导,让诊断与矫治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走进学生发展的真实世界4、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探究过程需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的具体操作,因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讨论时间较为紧张,有些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的理解不够全面,特别是“相对运动”的理解。初中物理探究学习主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实验,包括在课堂上师生合作探究,分组探究等。在本节课的学生分组探究中出现有的小组快、有的小组慢,有的小组是真探究,有的小组是假探究,有个别小组不知道往哪个方向猜想,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困难小组的指导,循序渐进,慢慢向学生自主探究过渡,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探究方法。有个别由于没有对小组内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导致在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小组内个别“能干”的学生唱主角,个别学生“无事可做”。以后的实验探究实验中要建议小组内每个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如操作者、记录者、汇报者等使每个成员既能各行其是,又能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