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学生动手模拟布置电影场景的情境,在亲身体验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于主要理论知识的归纳,有学生的实验中完成。二、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3自主总结规律,体验领悟新知。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三、教材分析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的内容,围绕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包括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区分,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在学习过程中分两部分进行。本重点解决影响物体颜色的因素和色彩的几个概念。第一部
2、分是光色的关系,通过观察间中色光的混合和小组调制颜色的混合的区别,明晰色彩的几个概念。第二部分先引导学生以导演的身份排演动物世界观察动物的变化思考原因,说明固有色和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再介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知识。四、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成因和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2学生探讨固有色的概念。3学生了解色彩的几个知识,同时能注意和生活现象结合。五、教学难点“固有色”观念的明晰。六、教学重点1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的方法。2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
3、欣赏、运用色彩美的能力七、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三原色不同色的衬布、灯光、几何体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一光与色彩1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师:可以说“光创造了色彩的世界,没有光便没有色”。正如画室中拉着窗帘看不到物体色彩一样,拉开后颜色便清晰可见了。谁能解释我穿的衣服呈现红色?生:参考知识窗。因为它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线。师:物体本身无色。色光有很多颜色。34页牛顿实验。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可见光谱。物体反射和吸收不同色
4、光,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评述:播放国家地理杂志图片,创设情境,学生轻易感受到自然色彩的丰富。了解光线对色彩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与画室的实景结合,从生活中挖掘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1光与色彩三原色的区别(1)光的三原色实验分析:(演示)生:观察太阳白光是怎样形成的?色光的三原色为:红橙、绿、蓝紫。将其等量混合后,红橙+蓝紫=红红橙+绿=黄蓝紫+绿=蓝全加=白三原色重叠后产生红黄蓝三个第二次色。三原色等量混合呈白色(无色)光。(2)颜色的三原色实验分析(学生动手实验)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在光谱上的二次色红黄蓝在色彩科学上成为原色。这是无法用
5、其他颜色调出来的。相反,他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能调出无穷的色彩。)生:调色。红+黄=橙,蓝+黄=绿,蓝加红=紫。它们第一次混合产生的橙、绿、紫是间色。给它下定义。间色间色,由两种原色等比例混合而成。颜色三原色等量混合,成灰黑色师:理解复色,你有几种调处复色的方法。复色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或任意两种间色混合产生复色。生:思考你还有其他调配复色的方法吗?除黑白外的颜色与黑调和。2。颜色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名字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纯度颜色的鲜明程度,彩度或饱和度。三原色的纯度最高,间色的纯度较高。复色的纯度较低。(评述:学生动眼看色光三原色混合的变化,动手实验颜色三原色混合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总结
6、色彩的概念、规律)(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一固有色和影响物体颜色变化的因素师:我们认识了颜色的几个概念,学生做填空题:一个()色的立方体。以立方体为主角,分小组摆出电影的虚拟场景。剧本:1分镜头一:几个月没下雨了。大地上的植物干死了。褐黄的大地裸露出来。趁着傍晚太阳要落山的阴凉时候,动物们四处寻找水源。(布景:褐色布、白物体、橘黄灯)2镜头二:动物聚集在仅存的水边。正午的阳光强烈。他们之中的有些已经撑不住了,也许这就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白灯、白物体、蓝绿衬布)3镜头三:雨季终于到来了。植物冒出了青芽。大地像披上了绿衣。当清晨第一缕曙光初现时,动物们的狂欢开始了。(蓝紫色光、白物体
7、、绿衬布)教师演示镜头四:天大亮。天黑了。各小组学生观察并记录主角立方体的色彩变化。师:同样的立方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的色彩变化?生:讨论并回答。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他们照在物体上引起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偏淡蓝紫色,晚霞偏黄红色光。环境色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处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因为光反射的缘故,周围环境的色彩必然会影响到物体,这为环境色。师:随着光源和环境的变换,物体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平时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往往忽略外部条的影响而赋予物体一个固有的色彩面貌。如一张白纸,无论他被放在什么环境中我们仍认为这是
8、一张白纸。我们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比较、区分和描述方便,往往忽略外部条的影响。给物体规定的一个整体的色彩面貌叫做固有色。学生最初写出的答案,便是我们头脑里赋予该物体的“固有色”。固有色观念在色彩写生中会给我们进行色彩观察和表现带来不良影响,如习惯性的画固有色,我们不可能观察到自然界中种种细微、丰富的色彩关系。二分析实际作品师:出示苹果图例,生观察绘画中环境色光源色的影响。生:都是黄苹果,但用的色彩不是固有色。红布和蓝布分别给了它不同的环境色。师:画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变的色彩世界。在光色的研究中,印象主义画派的贡献很大。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
9、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莫奈最关心的是如何忠实的在画布上记录下自然界那瞬息万变、丰富的光色变化。为了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莫奈有意识地以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相同景象为题材作画,如18921894年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房子,从天明开始动笔,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两个小时改画一幅。一天下来,作品竟有20,在捕捉瞬间的光色效果方面,莫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干草垛系列中,大自然的光影无时无刻不在闪耀,同一物体,在每一
10、个特定的时辰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莫奈所言:“面对稍纵即逝的效果,而将我的印象描绘。”这也正是当年印象主义名字的。学生们感受画家笔下的丰富的色彩世界。(评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此阶段以实例分析为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总体归纳。迁移拓展印象画派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绘画中的色彩是变化万千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没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们运用本知识,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变化,相信大家会更多的体会到物体的色彩之美。后请观察教学楼前的花坛。观察早晨、中午、傍晚、阴天、晴天是的色彩变化。(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将知
11、识应用于生活。)(五)、教后反思:本节的教学,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视上:、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美术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教师就创设了“生活环境”情景,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愿望,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大胆探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
12、握其中的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体会色彩的魅力。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从而明晰固有色的概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美术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