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 你以往的教学中,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答(1) 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要去自主学习,并且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这就给实际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果没有认真的领会新课标,也许有些人会把自主学习和对话误解为现在的教学已经不需要教学设计,或者教师可以放松备课,甚至可以不备课,让学生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其实是对新课标的错误认识。新课标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对话,不是要放任自流,而是对任课老师的备课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提高认识,不能把教学看成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
2、过程,也不能再去用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来给学生带来疲劳。要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体,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的去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提问的问题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答疑,而不能自己预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其次,要在立足课标,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备课,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再次,教师也要灵活多变。毕竟,我们的课堂是即时生成的课堂,课堂上的情况是不可完全预设的。有时教学的进展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全打破你的预设,有时难免会走入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现成的不变的材料,又要随时应对变化的生成课堂。老师心里要有一根橡皮
3、筋,能放能收。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老师要下工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因为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时刻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落脚点。在不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前提下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2) 应该说关于正确地处理好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教学难题。长时间以来我也一直在寻找良策,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1)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程度,课前做充分的准备,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预先站在同学们的立场设计一些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搜集和查阅各方面的资料,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2)在课堂上,学会耐心倾听学生们的疑
4、问,放手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激起他们更多的哦思想的火花。培养他们全方位、立体化思考问题的能力。(3)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生关注的话题,永远不会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有代沟,主动要求进步,虚心向同学们学习。(4)不能把课堂当成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时刻记得老师还有一个任务是要解惑。(5)不能在课堂上牵着学生走,这样会禁锢他们的思维,课堂教学也会毫无乐趣。老师不能在心里给学生制定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回答的稍有出入就使劲地往自己预先设计的答案上拉,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创新。(二) 你认为,实施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关注哪几方面的问题?答:第一是课情把握选修课的特点。选修课是专题性较强的语文课,主要
5、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语文学习的某些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以获得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发展。但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选修课,不是大学中文系的选修课,选修课必修课都必须是高中语文课。分清选修课的层次。把选修课划分为核心课程,学生发展类别的课程,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课程等,突出“选”的功能。明确选修课的目的。选修课是在某一个方面让学生从原来看热闹的外行变成能够看出门道的内行,这方面的知识要相对系统化。第二是校情根据自己的硬件决定走班制的规模。如教室的数量,班额的大小,资金的保障等决定走班选课的规模程度。根据自己的软件决定走班制的规模。如师资力量,管理制度,资源(课程资源
6、、网络资源)配备等制约着走班选课的规模程度。第三是学情强调共性。有些选修课是面对绝大多数甚至是几乎所有的学生的,是“必选”课,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尊重个性。兼顾科类,对于分别选择了文科和理科的同学,要保证他们选修与自己科类对应的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利于高考。选课不回避将来对学生参加高考有利,要切合学生实际的需要。选课指导。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潜力等因素指导学生选课。第四是师情一是教师的数量满足度。数量不足,教师负担太重,不利于师生在选修课方面的发展。二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科研精神、团队精神制约着选修课的开课水平。三是教师的专业特长点。在选修课
7、某方面有专长的教师越多,选修课开成功的几率就大些。鼓励教师跟课程同步发展。在资料欠缺的情况下,教师自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也能提高。(三) 在评价和测试中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工作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答:我认为语文学习中评价测试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在评价和测试中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工作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呢? 我认为可以从阅读的情况和积累的情况来考虑。此外,还应该关注表达、交流、评价、鉴赏等能力,也就是语文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师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在读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进行逐步地积累。如果养成这样的一种良好习惯,那对阅读,甚至对写作都大有好处的。所以,教学中要引导
8、学生多阅读,并且做好评价督促工作。要积累,也要关注表达。在做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体会,介绍一些读书的好方法、技巧之类等。采用这样的方法,其实避免了老师的单一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在评价中有所收获,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学习方法。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的能力,老师在评价和测试中要多关注鉴赏和运用能力方面的灵活评价,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学生为主力的活动,甚至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评价阵地。例如办墙报,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朗诵比赛等。另外,
9、从测试角度考虑,一方面要注重基础性;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课外拓展,贴近生活。选取的内容最好有一些和平时讲解的有关联,使认真听课的同学更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兴趣,也促使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有法可循,树立信心。考试的形式也应该灵活一些,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一定都是在试卷上作答,适当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测试也是可行的。总而言之,要鼓励督促检查学生多阅读、多动笔,做好摘抄积累和梳理,适当开展语文活动,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此外,还要从应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适度检测,来督促其学习语文,提高能力。(四) 为什么说语文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之
10、本,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教师的观念是否统一到新课程的层面上来,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角色的转换,从过去的导演加演员,发展到现在的导演角色,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思维得培养者,教学的组织者,这一角色的转换保证了新课程的顺利进行。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改变了观念,意味着老师在思想上成为新课程的主动者,但并不意味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作为一个实践者其首要的是专业知识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教学智慧,宏阔的视野,远大的职业境界。教学实践
11、也表明了对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学素养,科学素养,美学素养,创新实践素养等诸方面的要求。二、具备强烈的教育改革意识教师是新课程理论的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如师生平等观、终生学习观、大语文教学观等等。三、具备主动的教学探究能力新课程理念是一种意识,它并不能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遇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问题需要老师自己探究解决,而这些问题是在特定的学校学生的教与学环境中产生,没有现成的答案去借鉴,所以教师还要学会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对新课程的研究可以界定为一种自我反省的探究形式,实践者可个别地或合作地进行,通过系统的批判与考察自身的实践,产生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课程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研究是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教育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教学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教学的深化。语文教师应边教学边研究,将终生学习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