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五大核心素养知识点汇编第一模块 政治认同 专题一 政治方向、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5.什么是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6.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
2、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7.怎样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怎样听党话、跟党走?)拥护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报效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9.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党的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2.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4)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5)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
4、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13.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5)坚持发扬斗争精神。1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5.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专题二 改革开放、共同富裕1
5、.两个“十五年”目标?(2020年2050年)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挑战。3.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必要性、影响)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改
6、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共享发展成果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5.我国取得辉煌成就(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等)的根本原因(根本所在)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我国取得辉煌成就(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建议)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改革开
7、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创新驱动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等。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内涵、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什么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9.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是什么?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0.为什么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
8、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1.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15.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16.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9、首要任务。17.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的中国特色是:(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8.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专题三 民主价值 人民民主 1.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有哪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全过程
10、人民民主奠定物质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具体形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
1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5.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自觉遵守宪法。不断积累民主知识。依法参与公共事务。6.推行民主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助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7.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
12、、最管用的民主。专题四 文化自信、价值认同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意义、必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4.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动文化创新,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5.
1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文明)多样性?(意义、必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6.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待其他文明?)尊重差异,交流互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寻求智慧、汲取营养。7.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必要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9.中华民族精神表现与要求是什么?(怎样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向英雄人物学习?) 在国家紧要关
14、头时,挺身而出。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见义勇为。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10.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1.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12.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含义)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1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
15、价值标准、价值导向、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中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明辨是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15.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6.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18.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16、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专题五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为什么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有利于祖国繁荣,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关系更加融洽,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2.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国家: (1)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
17、)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公民:(1)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3)积极拥护和宣传各种民族政策。(4)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5)努力学习,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3.为什么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1) 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
18、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4.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要求?(1)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3)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利益。5.一国两制 (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2)“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现“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3)“一国两制”
19、的成就:A、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B、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4)怎样才能继续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行政特别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
20、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属一个中国B、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C、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5)怎么做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政治)B、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21、文化)C、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经济)D、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社会)7.青少年如何维护国家统一?(1)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积极宣传 “一国两制”(3)反对分裂,依法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4)认真学习,掌握保卫国家的本领。8.怎样实现中国梦?(国家角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9.实现中国梦,我们公民个人怎么做?(青少年角度综合表态用这个)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投身现
22、代化建设。专题六 科技国情 教育创新1.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2.说说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或国情,或成就和挑战) 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差距/挑战/劣势: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3.说说创新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改革激发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4.为什么生活需要创新?(创新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点燃我们的激情,激发我们的潜能。5.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国家?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
23、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6.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应该作出哪些努力?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7.青少年怎样培养/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潜力/创造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培养好奇心。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8.为什么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实践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9.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意义、必要性)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生活中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10.怎样做到重视实践、终身学
24、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11.独立思考的要求/表现是什么?不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12.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13.青少年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意义、作用)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改进现状。14.我们怎样培养批判精神?勇于质疑,提出合理化建议;批判时要考虑他人感受,更利于解决问题。15.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教育是民族振兴
25、、社会进步的基石。(社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个人)教育为个人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6.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17.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8.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9.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
26、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20.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1.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2.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专题七 人口国情、 绿色发展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27、之一。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及特点?)(1)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2)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3.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
28、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5.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6.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紧缺。7.说说我国的环境现状。(环境形势) 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8.我国资源环境问题造成什么影响/后果/危害?加剧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9.为什么要珍惜资源?(为什么要节约粮食
29、?)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总体资源紧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10.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必要性)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11.请你为走绿色发展道路向政府提建议。(国家角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2.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个人角度)我们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绿色生活习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1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
30、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15.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16.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专题八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当今世界的特点。(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在不断扩展。(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
31、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2世界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世界的变化国家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利: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促进商品、资本、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2)弊: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5.面
32、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1)态度: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 分准备。(2)举措: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繁荣。6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不同文
33、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和判断事物,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7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外来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8.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2)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9.说说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地位。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10.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
34、质是什么?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什么贡献?积极有所为;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2.中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中国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13.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14.青少年怎样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珍惜和平,宣传和平,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他人命运。把构建人类命运
35、共同体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放眼全球,心系祖国。15.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6.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17.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18.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9.党的二十大指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
36、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20.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1.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体现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努力为世界贡献力量。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智慧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话语权。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中国是一个
37、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合作。22.中国积极作为、有担当的表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对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解决了。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3.中国的做法?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
38、慧。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第二模块 法治观念 专题一 秩序与规则1.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具有什么作用?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3.为什么要对
39、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易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4.为什么维护秩序要靠规则?(意义、作用) (为什么要树立社会规则意识?)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5.怎样对待(维护)规则?遵守、维护、敬畏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会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7.说说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
40、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8.怎样正确处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正确态度)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9.违法行为是如何分类的?违法行为种类违法行为的性质所违反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法规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规行政处罚刑事违法行为(犯罪)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刑法刑事责任(刑罚处罚)10.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11.遇到非法侵害后,怎样依法维权?(维权途径)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41、权益。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控告、举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12.为什么我们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13.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4.公平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潜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
42、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15.我们应怎样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证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专题二 宪法与人权1.宪法的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国家
43、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说说宪法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重要性、)。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总章程。3.请分析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要求)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践行宪法。5.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要求)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6.公民
44、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7.为什么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必要性)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8.我们怎样自觉履行义务?(要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9.如何正确认识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10.如何正确处理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1.怎样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在享受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
45、义务上一律平等。任何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和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追究上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出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2.说说公平的价值。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13.社会为什么需要正义?(价值、必要性)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14.个人如何维护公平?(维护公平对公民的要求)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15.从公平角度,评析国家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及高薪聘用公办教师等行为。此举措捍卫了社会公平。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此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维护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有利于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6.个人如何守护正义?敢于斗争;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