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汉乐府诗导言v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一、乐府v乐府是秦代设置的政府机构,一九七七年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编钟上铸有“乐府”二字,可见它是执掌音乐的部门。西汉设立的乐府职能是管理音乐、舞蹈、杂戏等工作,负责朝廷典礼时歌舞音乐杂戏的编集、排演和演出工作。v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v乐
2、府负责组织文人制作歌诗,采集各地民谣加工制作成供朝廷宴飨、朝会、祭祀等各种礼仪活动所用的音乐外,还通过“采风观政”、“观风俗、知薄厚”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及思想情绪,修正统治政策的得失。v二、乐府诗v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乐府诗的产生用“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来概括,指出了汉代乐府诗植根于汉代的社会现实,抒写了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的特点。汉乐府诗是汉代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v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题写作的诗也称为“乐府”。唐代的“新乐府”具有乐府诗的某些特点,但不用旧乐府题而自创新题。宋元以后又将乐府作为词、曲的别称。我们所说汉乐府诗常指采自民间的乐府民歌。v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12
3、类,汉乐府诗现存四十余首,主要分布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中。大多数乐府诗都是东汉的民歌。v一、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v妇病行“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孤且寒。有过慎莫笪笞。”v孤儿行“头多虮虱,面目多尘,”“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v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v二、丑恶腐朽的揭露讽刺v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v陌上桑羽林郎v三、战争徭役的凄惨控拆v战城南“野死不葬乌可食”v十五从军征“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古歌
4、v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v四、婚姻恋爱的不幸哀唱v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765字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汉乐府的艺术成就v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诗经、楚辞基本都是抒情诗,抒情过程中也时而穿插叙事,但叙事附属于抒情。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v 第一,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第一,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
5、于的,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 发现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v第二,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第二,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条线索是兰芝与婆母、兄长的矛盾及冲突。一条线索是兰芝、仲卿相互之间同情和理解日益加深的过程。v第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第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v第四,叙事详略得当第四,叙事详略得当,其一详于叙事而略于抒其一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情,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其二,铺陈场面、详其二,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其三,详写服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其三,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显示出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显示出 由注重形似由注重形似向崇尚神似演变向崇尚神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