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 学 试 卷一、选择题1.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 x1B. x1C. x1D. x02.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 3,4,5B. ,C. 0.3,0.4,0.5D. 30,40,504.下列计算错误是( )A. B. 2C. D. 3+2=5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是( )A. 5B. 6C. 6.5D. 1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平行
2、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7.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 66B. 104C. 114D. 1248.若实数a、b满足ab0,则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9.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面积是( )A. 16B. 16C. 8D. 810.若y(m2)x+(m24)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 )A. 2B. 2C. 2D. 任意实数11.如图,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A(m,3),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3、. B. C. D. 12.巫溪某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学生举行“四城同创”宣传活动,从学校坐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地后,宣传8分钟;然后下坡到B地宣传8分钟返回,行程情况如图若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在A地仍要宣传8分钟,那么他们从B地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是( )A. 45.2分钟B. 48分钟C. 46分钟D. 33分钟二、填空题13.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3),则实数k_14.计算_15.如图,矩形ABCD中,把ACD沿AC折叠到ACD,AD与BC交于点E,若AD8,DC6,则BE的长为_16.若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2x+b与直线yxa的交点坐标是_17.如图,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
4、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一个矩形的对边上,若120,则2_18.已知一组数据3、3,2、1、3、0、4、x的平均数是1,则众数是_19.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20.如图,在RtABC中,ACB90,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6cm,则EF_cm21.甲乙两人8次射击的成绩如图所示(单位:环)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这8次射击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填“甲”或“乙”)22.端午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km的某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与汽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km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_三、解答题23.计算:(1)(+
5、)()+|1|;(2)()2+(+)0+|2|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5.已知: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BEDF.求证:AFCE26.如图,ABC中,CDAB于D,若AD2BD,AC3,BC2,求BD的长27.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某项捐款活动,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捐款的情况统计如图所示(1)本次共抽查学生_人,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2)捐款金额的众数是_,平均数是_;(3)在八年级700名学生中,捐款20元及以上(含20元)的学生估计有多少人?2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点F在BD上,且 BEDF 连接AE并延长,交BC于点G,连接
6、CF并延长,交AD于点H(1)求证:AOECOF;(2)若AC平分HAG,求证:四边形AGCH是菱形29.已知函数y(2m+1)x+m3;(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函数图象在y轴截距为2,求m的值;(3)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4)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30.某市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
7、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 x1B. x1C. x1D. x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得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x+10,x1,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2.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8、D. 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k=-20,一次函数经过二四象限;b=30,一次函数又经过第一象限,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3.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 3,4,5B. ,C. 0.3,0.4,0.5D. 30,40,50【答案】B【解析】选项A,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选项B,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选项C,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选项D,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2C. D. 3+2=5【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逐一计算得出答案,进一步比较选择即可【详解】A. ,此选项计算
9、正确;B. 2, 此选项计算正确;C. ,此选项计算正确;D. 3+2.此选项不能进行计算,故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是( )A. 5B. 6C. 6.5D. 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5和12斜边=13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6.5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6.下列说法不
10、正确的是()A.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答案】D【解析】A选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B选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本选项正确;C选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故本选项正确;D选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7.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A. 66B. 104C. 114D. 124【答案】C【解析】【
1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折叠性质得BAC=ACD=BAC=1,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D=BAC,由折叠的性质得:BAC=BAC,BAC=ACD=BAC=1=22B=180-2-BAC=180-44-22=11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若实数a、b满足ab0,则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ab0,得到a0,b0或b0,a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
12、的关系进行判断详解:因为ab0,得到a0,b0或b0,a0, 当a0,b0,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b0,a0,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是一条直线,当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9.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A. 16B. 16C. 8D. 8【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菱形ABCD中,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O=A
13、C=4=2,BO=4=,BD=2BO=4,菱形的面积=ACBD=44=8故选C考点:1、菱形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0.若y(m2)x+(m24)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 )A. 2B. 2C. 2D. 任意实数【答案】B【解析】【分析】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y=kx,k0,所以使m2-4=0,m-20即可得解【详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4=0,且m-20,解得,m=-2;故选B.11.如图,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A(m,3),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解得m=点
14、A的坐标是(,3)当时,y=2x的图象在y=ax+4的图象的下方,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故选C12.巫溪某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学生举行“四城同创”宣传活动,从学校坐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地后,宣传8分钟;然后下坡到B地宣传8分钟返回,行程情况如图若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在A地仍要宣传8分钟,那么他们从B地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是( )A. 45.2分钟B. 48分钟C. 46分钟D. 33分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校车在上坡时的速度为200米每分钟,长度为3600米; 下坡时的速度为500米每分钟,长度为6000米; 又因为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不变,总路程相等,根据题意列出各段所
15、用时间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由上图可知,上坡的路程为3600米, 速度为200米每分钟; 下坡时的路程为6000米,速度为6000(461882)=500米每分钟; 由于返回时上下坡互换,变为上坡路程为6000米,所以所用时间为30分钟;停8分钟; 下坡路程为3600米,所用时间是7.2分钟; 故总时间为30+8+7.2=45.2分钟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填空题13.函数ykx图象经过点(1,3),则实数k_【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把点(1,3)代入y=kx,然后求出k即可解:把点(1,3)代入y=kx,解得:k=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设正比例函数
16、解析式为y=kx(k0),然后把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求出k即可14.计算_【答案】【解析】【分析】将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详解】解: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矩形ABCD中,把ACD沿AC折叠到ACD,AD与BC交于点E,若AD8,DC6,则BE的长为_【答案】【解析】四边形ABCD为矩形,AB=DC=6,BC=AD=8,ADBC,B=90ACD沿AC折叠到ACD,AD与BC交于点E,DAC=DACADBC,DAC=ACBDAC=ACBAE=EC设BE=x,则EC=8-x,AE=
17、8-x在RtABE中,AB2+BE2=AE2,62+x2=(8-x)2,解得x=,即BE的长为.故答案是:.16.若方程组的解是,则直线y2x+b与直线yxa的交点坐标是_【答案】(-1,3)【解析】【详解】直线y2xb可以变成:2x+y=b,直线yxa可以变成:x-y=a,两直线的交点即为方程组的解,故交点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17.如图,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放在一个矩形的对边上,若120,则2_【答案】110【解析】已知120,可求得3=90-20=70,再由矩形的对边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3=180,即可得2=110.18.已知一组数据
18、3、3,2、1、3、0、4、x的平均数是1,则众数是_【答案】3【解析】3、3, 2、1、3、0、4、x的平均数是1,3+32+1+3+0+4+x=8x=2,一组数据3、3, 2、1、3、0、4、2,众数是3.故答案是:3.19.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故答案是x2【点睛】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0.如图,在RtABC中,ACB90,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6cm,则EF_cm【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BCA
19、90,D是AB的中点,AB2CD12cm,E、F分别是AC、BC的中点,EFAB6cm,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1.甲乙两人8次射击的成绩如图所示(单位:环)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这8次射击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填“甲”或“乙”)【答案】甲【解析】由图表明乙这8次成绩偏离平均数大,即波动大,而甲这8次成绩,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小,方差小,则S2甲S2乙,即两人的成绩更加稳定的是甲故答案为甲22.端午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km的某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与汽车
20、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km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_【答案】2.25h【解析】【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一次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详解】设AB段的函数解析式是y=kx+b,y=kx+b的图象过A(1.5,90),B(2.5,170) 解得 AB段函数的解析式是y=80x-30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即y=170-20=150km,当y=150时,80x-30=150解得:x=2.25h,故答案为:2.25h【点睛】此题考查函数的图象,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3.计算:(1)(+)()+|1|;(2)()2+(+)0+|2|【答案
21、】(1)(2)【解析】【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再算出绝对值的值,即可解答(2)先算出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即可【详解】解:(1)( )()+|1 |32+1;(2) ( )2+(+)0 +|2|3+13+23【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答案】 【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 = = =当x=1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已知: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BED
22、F.求证:AFCE【答案】参见解析【解析】分析:先证ACB=CAD,再证出BECDFA,从而得出CE=AF详解:证明:平行四边形中,又, 点睛:本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6.如图,ABC中,CDAB于D,若AD2BD,AC3,BC2,求BD的长【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CDAB,所以ACD和BCD都是直角三角形,都利用勾股定理表示CD的长,得到方程即可求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CD2=AC2-AD2=32-(2BD)2=9-4BD2,CD2=BC2-BD2=22-BD2=4-BD2,9-4BD2=4-BD2,解得BD2=,BD=考点:勾股定理27.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
23、参加了某项捐款活动,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捐款的情况统计如图所示(1)本次共抽查学生_人,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2)捐款金额的众数是_,平均数是_;(3)在八年级700名学生中,捐款20元及以上(含20元)的学生估计有多少人?【答案】(1)50;补图见解析;(2)10,13.1;(3)154人.【解析】【分析】(1)有题意可知,捐款15元的有14人,占捐款总人数的28%,由此可得总人数,将捐款总人数减去捐款5、15、20、25元的人数可得捐10元的人数;(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捐款10元的人数最多,可知众数,将50人的捐款总额除以总人数可得平均数;(3)由抽取的样本可知,用捐款20及以上的人数所
24、占比例估计总体中的人数【详解】(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1428%=50(人),则捐款10元有5091474=16(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图形如下:故答案为50;(2)由条形图可知,捐款10元人数最多,故众数是1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3.1;故答案为10,13.1(3)捐款20元及以上(含20元)的学生有:700=154(人);【点睛】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众数,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2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点F在BD上,且 BEDF 连接AE并延长,交BC于点G,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H(1)求证:AOECOF
25、;(2)若AC平分HAG,求证:四边形AGCH是菱形【答案】(1)见解析;(2) 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出OA=OC,OB=OD,则OE=OF,又AOE=COF,利用SAS即可证明AOECOF;(2)先证明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CG=AG,即可证明四边形AGCH是菱形【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BEDF,OEOF.AOE与COF中, AOECOF(SAS)(2)由(1)得AOECOF,OAEOCF,AECF.又AHCG,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AC平分HAG,HACGACAHCG,HACGCA,GAC
26、GCA,CGAG,AGCH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难度适中,利用SAS证明AOECOF是解题关键29.已知函数y(2m+1)x+m3;(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求m的值;(3)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4)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m3;(2)m1;(3)m1;(4)m【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可得m30,且2m+10,再解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m32,解方程即可;(3)根据两函数图象平行,k值相等可得2m+13;(4)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
27、可得2m+10,再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1)函数图象经过原点,m30,且2m+10,解得:m3;(2)函数图象在y轴的截距为2,m32,且2m+10,解得:m1;(3)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2m+13,解得:m1;(4)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与y轴的交点就是ykx+b中,b的值,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30.某市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
28、,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答案】(1) y1=0.1x+15; y2=0.15x;(2)300;(3) 当月通话时间多于300分钟时,A套餐更省钱.【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套餐的收费为月租加上话费,B套餐的收费为话费列式即可;(2)根据两种收费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2)的计算结果,小于收费相同时的时间选择B套餐,大于收费相同的时间选择A试题解析:解:(1)A套餐的收费方式:y1=01x+15;B套餐的收费方式:y2=015x;(2)由01x+15=015x,得到x=300,答:当月通话时间是300分钟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当月通话时间多于300分钟时,A套餐更省钱考点:一次函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