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七项目七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表现及性别差异形成原因。3.了解皮亚杰、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目录目录 任务一任务一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任务二任务二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任务三任务三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任务四任务四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
2、展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任务一任务一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一)性别同一性的获得(一)性别同一性的获得 1、性别同一性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2、学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出现的时间是1.51.52 2岁岁。3、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性别角色刻板性别角色刻板化化”(二)性别稳定性的获得(二)性别稳定性的获得 1、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的性别不随
3、其年龄、情境等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2、一般在儿童3 34 4岁岁左右获得。3、性别稳定性的理解程度会影响学前儿童对同性榜样的模仿。(三)性别恒常性的获得(三)性别恒常性的获得 1、性别恒常性指一个人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儿童对其性别始终保持不变的认识。2、学前儿童一般在6 6、7 7岁岁获得性别恒常性。3、对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理解水平不仅限制学前儿童性别化行为的灵活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同伴的选择。上决定着他们对同伴的选择。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差异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差异(一)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一)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 1.玩具偏好的
4、差异玩具偏好的差异(1)男女儿童对玩具有着不同的偏好,这是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表现之一。(2)男女儿童都偏爱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但随年龄的增长,男孩对适合其性别的玩具的偏爱更男孩对适合其性别的玩具的偏爱更为明显,而女孩对玩具的偏爱程度变化不大。为明显,而女孩对玩具的偏爱程度变化不大。2.游戏和玩伴选择的差异游戏和玩伴选择的差异 (1)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会选择同性别的游戏选择同性别的游戏伙伴。伙伴。(2)学前儿童的游戏与玩伴的选择,对于他们相应性别行为的表现起着引发和保持作用。3.3.抚育性方面的差异抚育性方面的差异(1)从总体上说,女孩对婴儿的反应性高于男孩女孩对婴儿的反应性高于男孩。(2
5、)但是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二)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1.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理论由莫尼等人提出,认为人出生之前的生理发展以及这种生理因素(性激素性激素)对儿童性别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途径是对成人的模仿对成人的模仿,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行为的模仿。3.3.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1)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理论源于科尔伯格的观点,他认为儿童性别的社会化必须建立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2)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环境压力和儿童的认知共强调环境压力和儿童的认知共同塑造了性别
6、角色发展同塑造了性别角色发展。关于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理论,我们应当整合各家观点,综合考虑生物性因素、社会学习过程、认知发展和性别图式在性别角色认同中的作用。任务二任务二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结构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结构 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学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学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和学前儿童道德判断或评儿童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和学前儿童道德判断或评价能力的发展价能力的发展。(一)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
7、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1 1、前道德阶段(出生、前道德阶段(出生3 3岁)岁)(1)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前运算思维时期,以自我为中心。(2)行动容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道德认知不守恒。2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 37 7岁)岁)(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2)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的效果判断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4)赞成来历的惩罚。3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 71212岁)岁)(1)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发展也进入具体运算
8、具体运算阶段。阶段。(2)道德认知达到了“自律自律”程度,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二)(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 1、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O(O9 9岁岁)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者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1)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 2习俗水平习俗水平(9(91515岁岁)儿童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和要求满足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1)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阶段。(2)第四阶段:法律互为秩序取
9、向阶段。3.3.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5(15岁以后岁以后)达到这一水平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原则已经超出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2)第六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二、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二、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一)道德概念(一)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是学前儿童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有以下特点:1.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性 学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总是和具体的事物或行为联系在一起。2.表面性表面性 3.片面性、笼统化和简单化片面性、笼统化和简单化(二)道德判断或评价(二)道德判断或
10、评价 道德判断或评价是指学前儿童应用已有的道德观念来评价和调节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有以下特点:有以下特点:1.以他律为主,开始向自律发展 2.以片面为主,开始向全面发展 3.以评价效果为主,开始关注评价动机 4.以评价别人为主,开始向评价自己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还较低,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将影响它们的道德判断,以致整个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任务三任务三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1、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 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就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必需要的。(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式之一的“意外地点意外地点”任任务务。(四)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四)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 建构论的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要使儿童获得相应的社会理解力,即儿童需要拥有理解信念的能力。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
12、发展特点(一)(一)4岁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岁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A.2岁左右开始,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 B.B.儿童的心理理论在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 4岁左右开始形成岁左右开始形成 C.具备了心理理论能力的标志:能够对错误信念认知。1.1.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能力的发展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能力的发展 大多数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2.2.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关系的能力的发展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关系的能力的发展 3岁左右的儿童不仅能够区分看见和知道,而且还能够认识到,对于同一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视角。3.理解外表与真实区别能力的
13、发展理解外表与真实区别能力的发展 4岁以前的儿童,他们通常难以正确区分物体的外表和本质 4.4.对他人行为预测能力的发展对他人行为预测能力的发展 3岁时,儿童就可以依据对他人的欲望的了解来预测他人的行为。(二)(二)4 4岁以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岁以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1.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1)所谓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即正确地理解他人拥有错误信念,而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是指,儿童认识到他人具有关于另一个人的信念的信念。(2)6 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2.
14、2.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到解释性心理理论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到解释性心理理论(1)如果儿童认识到信念不同的原因在于知觉经验的不同(如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他们就拥有了复制式心理理论复制式心理理论。(2)解释性心理理论解释性心理理论就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自不同的构建、解释而对情境持有不同的信念。(3)儿童在4 4岁左右拥有复制式心理理论,在岁左右拥有复制式心理理论,在6 6、7 7岁左右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岁左右获得解释性心理理论。3.3.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性的人格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性的人格 特质的转变特质的转变(1)6岁后,儿童才发展起人格
15、特制的概念。(2)7、8岁后的儿童能逐渐开始使用人格特质描述他人或自己。任务四任务四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物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一)个体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个体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分享与助人分享与助人 儿童很早(很早(1818个月)个月)就表现出利他行为,并逐渐确立利他规范。2.2.合作合作 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儿童合作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3.安慰与保护安慰与保护 儿童早期对他人悲伤
16、情感所做出的反映形式主要包括注视悲伤者、哭泣、呜咽、大笑和微笑。这些反映随年龄而增加,这些亲社会性干预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该模型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分成三个阶段: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对他人需要的注意 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发端。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3.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受个人的有关能力、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评价评价 1 1、贡献:、贡献:艾森伯格的理论模型把可能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统一在亲社
17、会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较深刻的剖析,特别是对认知、情感和人格因素的作用做了特别是对认知、情感和人格因素的作用做了详细的说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详细的说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2 2、局限性:、局限性:该模型并没有把所有影响因素进行详述,对各因素作用的描述也只是概略的、粗线条的,这导致了模型的局限性(三)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及相对稳定性(三)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及相对稳定性 1、不同儿童表达同情和提供帮助的具体做法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2、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在各种不同亲社会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四)亲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四)亲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8、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观点采择和社会规范社会观点采择和社会规范认知。认知。(2)社会观点采择是个体对特定情境中他人思想、情感、动机、需要的认知理解。(3)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含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应得性规范。2.2.移情移情 移情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儿童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儿童利他行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3.社会学习社会学习(1)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2)榜样学习榜样学习。二、学前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二、学前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一)儿童的攻击(一)儿
19、童的攻击 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变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变化(1)攻击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攻击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 随年龄增长,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之间的攻击行为逐渐增多。(2)攻击类型的发展变化)攻击类型的发展变化 哈吐普:在整个学前期,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呈减少趋势,敌意性、报复性攻击呈增多趋势。2.2.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挫折直接原因(2)父母的惩罚(3)模仿(4)强化(二)儿童的欺负行为(二)儿童的欺负行为 1.1.儿童欺负发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儿童欺负发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 (1)幼儿的欺负行为通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在任何类型
20、的欺负者当中在任何类型的欺负者当中,男孩都显著多于女孩。男孩都显著多于女孩。2.2.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 (1 1)家庭)家庭 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等家庭因素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2)学校)学校 欺负发生率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3)同伴群体)同伴群体 在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中,同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晨晨是在典型的“6+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宝宝)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过着小王子般的生活,如果看到了喜欢的玩具,一定要家长给买回来给他,只要是想玩的东西,就一定要第
21、一时间玩到。上幼儿园前,晨晨在公共游乐场玩的时候,如果看和同龄孩子在玩他喜欢的项目,他一定会蛮横地抢过来;如果在公共场所玩滑梯,他也总是不排队就直接抢到前面滑滑梯,或倒爬滑梯。上了幼儿园以后,他也经常抢小朋友的玩具,如果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动手打人。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分析(分析(1 1)儿童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儿童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2 2)作为幼儿园老师应当如何对待儿童的行为?作为幼儿园老师应当如何对待儿童的行为?女生变男生女生变男生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6岁的彤彤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变成男孩子了。”妈妈问为什么,她回答:“今天我和军军(男孩)一起玩骑马打架了”。
2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对于6、7岁前的儿童来讲,当他们看见一个男孩穿上裙子、戴上项链或玩娃娃家游戏,他们往往认为这个男孩已经成为了一个女孩了;而如果一个女孩剪去长发,去玩大炮、坦克,则也可能成为一个男孩了。这是因为6 6、7 7岁前的儿岁前的儿童,他们的性别没有达到恒常性,童,他们的性别没有达到恒常性,不知道自己或他人无论衣服、发型如何改变,都不会改变性别。返回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电视里正在播出连续剧,讲的是一个犯了错的人改过自新故事。5岁的小宝看着看着,有点不解地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学前儿童判断是非对错,有绝对化的倾向,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好”和
23、“坏”,“好人”和“坏人”,不理解人做了坏事还可以做好事。返回道德两难故事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在研究和运用儿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在研究和运用儿童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童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实施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有二:其一,是根据道德判断测量表测出学生道德发展已达到的实际阶段,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学生分组。其二,是选择适当的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该故事的内容是: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城市有个药剂师,他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但要价极高,每剂要价200
24、0美元。海因茨家穷,他变卖了家产,从亲友中借贷,总共凑到1000美元。他求药剂师降价卖给他一剂药,药剂师不同意。他请求分期付款,药剂师也不答应。妻子病危,药又买不上,海因茨万分焦急。不得已,他在晚上去破门偷药,结果被警察发现,抓进警察局。柯尔伯格提出的问题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等等。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有效地促进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道德行为产生了间接影响。返回照顾妈妈照顾妈妈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中班的花花在幼儿园里学习了助人为乐的故事,同时老师要求他们回家做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妈妈把花花接到家就一头躺
25、到沙发上,爸爸又不在家,妈妈对花花说“花花你老实一会,妈妈有些累,”花花对妈妈说“妈妈,那假装你生病了,我可以助人为乐了,老师交给我们一个助人为乐的作业”,接着就给妈妈端水,给妈妈找药,并让妈妈在床上休息。还问妈妈说:“妈妈你今天生病好不好?”。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学前儿童道德概念的掌握是片面和笼学前儿童道德概念的掌握是片面和笼统的,同个别事物相联系,相对直观,往往依据统的,同个别事物相联系,相对直观,往往依据特殊的事例。特殊的事例。儿童认为“助人为乐”就是“照顾生病的妈妈”,所以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要求妈妈“生病”。返回读懂小红帽读懂小红帽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童话故事小红帽中有这样一
26、个情节,大灰狼吃了小红帽的姥姥,然后假扮成她,但是小红帽没有认出“姥姥”是大灰狼,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姥姥。儿童在阅读到这里时都知道狼是在欺骗“小红帽”,但大多数的儿童都能够理解“小红帽”不知道狼是外婆的状态,从而完整地理解故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小红帽小红帽”有一个的错误信念,即认有一个的错误信念,即认为狼是她的外婆,为狼是她的外婆,这是文学作品的描写,但儿童能够拥有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从而理解小红帽的行为,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返回错误信念理解任务错误信念理解任务 关于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可以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给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讲故事:小明把巧克力放到碗橱里,然后出门去玩了
27、。妈妈回家后,看到碗橱里有巧克力,便把它放到一个抽屉里,然后出去买菜了。小明玩累了,回到家里,想吃巧克力。此时,向小朋友提问:小明会到哪儿找巧克力?是碗橱里,还是抽屉里?对3岁多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很难区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典型反应是:小明将到抽屉里找巧克力,因为巧克力现在就放在里面(这是他们所知的)。然而,对4岁左右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可以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区分开来,他们可以正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是依赖该人所想或所知的,因而大多可以正确地预测到,小明将到碗橱里找巧克力,因为小明以为巧克力还在里面(小明有了错误信念)。许多研究认为,由于儿童在4岁左右理解了错误信念,因此
28、该年龄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但是,也有一些研究通过改变提问内容和形式、让儿童参与活动、研究儿童的欺骗行为等,发现3岁前的儿童也能理解错误信念。目前,研究者们正从多种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甚至从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究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特点。返回油画棒油画棒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幼儿园里小朋友正在画画,嘉嘉发现邻座的镇博停住了画笔,似乎在想着什么,她看了看镇博的桌子上,好像是没有带油画棒。过了一会儿,嘉嘉给自己的作品快要图完颜色了,镇博的图画,还没有涂颜色,嘉嘉想了想,问道:“你的油画棒呢?”“忘带了”镇博回答。“那我们一起用我的吧,但是不要把我的油画棒弄坏了。”嘉嘉说。“好的,谢
29、谢你。”镇博和嘉嘉一起用嘉嘉带来的油画棒。可是镇博一不小心,把嘉嘉的油画棒弄折了,不好意思地看着嘉嘉,嘉嘉有点生气,不过想起老师说要互相帮助,就原谅了他。回到家,嘉嘉告诉妈妈,镇博把她的油画棒弄折了,妈妈说:“没关系,还有一半可以用。”嘉嘉说:“我还以为把东西借给小朋友,你会表扬我呢?”妈妈这才明白,于是又表扬了嘉嘉乐于助人的精神,并告诉他,镇博不是故意弄折油画棒。嘉嘉很开心,她觉得,如果再有小朋友忘带油画棒,她还是会借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恰恰符合了艾森伯格的亲社这个案例恰恰符合了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会行为理论模型,嘉嘉一开始注意到镇博对油画棒的需要,随即产生了帮助他的意
30、图,并实施了行动,将油画棒借给他。虽然在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嘉嘉遇到了小小的不快,油画棒折了,但是她还是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原谅别人。同时,嘉嘉妈妈的正面强化,促进了嘉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及时强化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他们给予适时适当地教育,对于儿童的亲社会发展,以及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返回打人的孩子打人的孩子 案例描述:案例描述:几个家长在一起谈论有关孩子的问题。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男生),很听话,从不欺负别人,可是那天被班上一个女生给抓破了脸。”另一个家长说:“我是这样告诉我家宝宝的,不许欺负别的小朋友,但如果有人打你,你就使劲打他,咱不能让别人欺负。”还有一个家长说:“我儿子从小就喜欢打人,可无论我怎么说他都没有用,打也打过、骂也骂过。”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攻击性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对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分清楚行为产生的原因,倾听儿童的理由,然后依据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单纯的体罚或言语批评并不一定能够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时候家长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成为了儿童模仿的榜样。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