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第一节 教学法的定义和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 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流派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势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法的定义和几个基本概念教学法的定义和几个基本概念一、语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 二、几个基本概念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一、语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一)教学法的多种含义(一)教学法的多种含义 “对外汉语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法流派”、“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n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是关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科学。n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
2、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n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总和。(二)地位(二)地位n1、跟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 n2、跟教材设计的关系n3、跟课堂教学的关系二、几个基本概念二、几个基本概念(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n教学原则是指导语言教学的法则,它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用以指导和规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n处理好6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理论讲解与言语操练的关系;目的语
3、与媒介语的关系。(二)教学路子(二)教学路子n教学路子是经过人工设计的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式。例如,以字为基本单位还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综合教学、分技能教学、综合与分技能相结合。n教学路子由所教语言的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所决定。n教学路子不同于教学原则:(1)教学路子是相关教学原则的具体化;(2)教学原则全面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教学路子要经过人工设计,要更加重视针对所教语言的特点。(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n教学方法指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讲解语言点
4、的方法,训练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方法。n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子不同:n(1)教学路子指导教学内容的分类和组织,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加以落实。教学方法主要指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n(2)教学路子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的指导和规约具有统一性。教学方法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和创造。(四)教学技巧(四)教学技巧n教学技巧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n虽受教学原则、教学路子、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例如,课堂教学中怎样引进新的语言点,怎样板书,怎样使用直观教具,怎样运用表情动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和
5、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怎样调节课堂气氛,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都属于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n没有好的教学技巧,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技巧也不能背离教学原则。(一)语言学理论(一)语言学理论n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兴替;n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与都与相应的语言学理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心理学理论(二)心理学理论n心理学对于形成和发展语言教学法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n不同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对语言教学法产生不同影响。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n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教育学
6、科,从总体设计到各个具体环节的实施,都受教育学原理的规范和制约。n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揭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有助于理解外语教学法中提出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流派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流派一、认知派教学法一、认知派教学法n(一)语法(一)语法-翻译法翻译法n(二)自觉对比法(二)自觉对比法n(三)认知法(三)认知法二、经验派教学法二、经验派教学法n(一)直接法(一)直接法n(二)情景法(二)情景法n(三)阅读法(三)阅读法n(四)听说法(四)听说法n(五)视听法(五)视听法n(六)自觉实践法(六)自觉实践法三、人本派教学法三、人本
7、派教学法n(一)团体语言学习法(一)团体语言学习法n(二)默教法(二)默教法n(三)全身反应法(三)全身反应法n(四)暗示法(四)暗示法n(五)自然法(五)自然法四、功能派教学法四、功能派教学法n(一)交际法(一)交际法n(二)任务法(二)任务法n关于教学法流派关于教学法流派n教学法流派: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n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按其语言教学特征,将国外语言教学流派分为四类: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
8、和功能派。一、认一、认知派教学法知派教学法n(一)语法(一)语法-翻译法翻译法n(二)自觉对比法(二)自觉对比法n(三)认知法(三)认知法(一)语法翻译法(一)语法翻译法n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n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在欧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后来移植到现代外语学习界。n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对语法翻译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与阐述,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2、理论依据与
9、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语法翻译法的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规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因此通过两种语言词汇的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掌握另一种语言。n语法翻译法的心理学依据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其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官能心理学认为心灵虽然是统一的,但能划分为不同的官能或能力,如认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官能可以孤立地进行训练,以促进其发展。n语法翻译法的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惟理论认为认识是唤醒心灵中已有的理念。由此,语法翻译法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
10、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3、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n(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n(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语法规则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n(3)词汇的选择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n(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n(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4、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n(1)先教字母的发音和书写;n(2)系统地进行语法教学,一般从讲词法开始,然后讲句法,用先讲规则后举例的演绎法
11、,边讲边译,并通过语法练习,主要是互译巩固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n(3)最后阅读课文,顺序是用母语逐词逐句讲解课文并翻译,要求学生记住。5 5、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n(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n(2)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n(3)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注重语义;n(4)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过深过难(指经典文学作品)。n(5)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二)自觉对比法(二)自觉对比法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自觉对比法是主张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自觉掌握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二十世纪
12、30 年代至50 年代成为前苏联正统的外语教学法,对东欧和蒙古的外语教学也有较大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基本上是以自觉对比法为依据。n自觉对比法是以直接法为对立面,客观上成了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自觉对比法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重视德育、把教育教养任务放在首位的苏联教育学思想,认为学校的每门课都有通过传授知识而培养科学世界观的任务,外语课不是单纯的工具课而是知识课。n自觉对比法还以当时苏联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如强调学习一种外语就是掌握语言、词汇、语法三要素,强调通过对比克服母语的干扰,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是从自觉到直觉,即从集中注意语言形式、学
13、习语言规则达到只注意话语内容而无需注意语言形式的直觉掌握。3、自觉对比法的主要特点、自觉对比法的主要特点n(1)依靠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是自觉对比法最重要的特点,教学全过程都要用母语来讲目的语,以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母语知识相技能。n(2)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在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强调先讲解理论知识以避免盲目的实践。n(3)在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练习。n(4)由分析到综合,先学习构成句子的要素然后再学整句、课文,以免囫囵吞枣。n(5)以书面语为基础,以文学语言为基本教材,不重视口语的教学,反对听说领先。4、自觉对比法的贡献、自觉对比法的贡献n自觉对比法与直接法完全对立,而与
14、语法翻译法一脉相承,且有发展。n自觉对比法把语言对比引进第二语言教学并置于教学法体系的重要部位,同时强调发挥学习者的自觉性,提出学习第二语言从自觉到直觉的理论,这些是对教学理论的重要贡献。n实践也证明在培养学习者的语文修养方面有其成功的一面。5、自觉对比法的不足、自觉对比法的不足n自觉对比法在反对直接法的局限性时,又走上绝对化的道路,陷入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翻译对比和理论知识的讲解(有时甚至占80%的课堂教学时间),忽视操练和交际性练习,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n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外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自觉对比法逐渐为自觉实践法所取代。(三)认知法(三)认知法(Cogni
15、tive Approach)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JB卡鲁尔。n由于听说法重实践轻理论,重结构形式轻意义,重机械性的重复操练轻对目的语的灵活运用,因而难以培养高水平的第二语言人才。认知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n认知法的主张与听说法相对立,而且又重新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和发展智力的语法翻译法,因而也被称为“现代语法翻译法”。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乔姆斯
16、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因此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理解句子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在创造性地活用。n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个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的过程,是大脑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决不是简单的剌激反应和模仿、重复。n认知法还受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布鲁纳“学科结构论”和“发现学习论”等心理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3、认知法的特点、认知法的特点n(1)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强调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活动来内化语言知识体系,获得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反对机械的刺激反应式学习。n(2)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有意义练
17、习,提倡演绎法教学。n(3)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兴趣。n(4)适当使用学习者母语,特别是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n(5)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n(6)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反对有错必纠。4、认知法的教学过程、认知法的教学过程n一般是从理解新语言材料及其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开始,n经过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大量练习和操练以培养语言能力的阶段,n最后进入脱离课文进行交际性言语活动以培养运用语言交际能力的阶段。5、认知法的贡献、认知法的贡献n认知法把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学派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其最大贡献是更多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使第二语言教学法走上了
18、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n认知法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出现,它反对听说法的听说领先、侧重口语以及机械的操练,但也运用了听说法的句型操练手段和进行语言对比的方法。n认知法基本上继承了语法翻译法重视自觉掌握语法知识的本质特点,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语法知识的讲解、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不重视口语和听说技能的缺点。n因此认知法本身也体现了从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教学法流派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并克服其片面性的倾向。n认知法的历史还不长,正在发展之中,其教学法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经验派教学法n(一)直接法(一)直接法n(二)情景法n(三)阅读法n(四)听说法(四)听说法n(五)视听法n(六)自觉实践法(一)直接法
19、(一)直接法(Direct Method)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直接法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法、德),与语法翻译法相对,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第二语言教学法。n19 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工业发展,贸易兴盛,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往来频繁,需要大量掌握外语口语的人才。19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外语教学的“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从德国、法国开始,席卷西欧各国,延续了半个世纪。n直接法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改革运动的先驱、直接法的奠基人、发表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反对语法翻译法的德国语言教育家V
20、.W.菲埃托,有在世界各国创办外语学校、大力推广直接法的德国教育家M.贝力子,有发表语言教授法和学习法并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教育家F.古安等。典型的教材有英国C.E.艾克斯利编的基础英语等。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直接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当时语音学的发展,国际音标的制订,为口语教学创造了条件。n直接法主要受到从18 世纪末开始、19 世纪末已取得一定成果的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影响,教学过程模仿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这也是该法又叫“自然法”的原因)。n直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联结,
21、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3、直接法的主要特点、直接法的主要特点n(1)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和翻译,采用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第一批词通过实物、图画或动作演示来讲授),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演戏等方式。n(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n(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n(4)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n(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言。4、直接法的贡献、直接法的贡献n最具
22、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贝力子于1878 年开始创办的贝力子外语学校所采用的贝力子教学法,集中地体现了直接法的主要特点。n需要提出的还有对后来影响较大的系列法。系列法(Series Method)产生于19 世纪后半期,倡导者为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系列法注重口头训练,通过归纳让学生掌握语法,按事件发生的顺序组织语言材料,运用手势和动作进行教学等,对教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后来的情景法和全身反应法产生直接的影响。n以第一课为例,“开门”动作的系列为:n在向门走去。n我走近门。n我更接近门。n我走到门前。n我在门前停下来。n我伸出胳膊。n在抓住门把手。n我转动把手。n我开门。nn直接法伴随着
23、外语教学改革运动而产生,是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的一种教学法流派。它的出现打破了语法翻译法独霸天下的局面,并提出了一条与之截然不同的教学路子,活跃了学术思想,从面开辟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这一新的领域。n直接法的许多主张,如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句本位、以模仿为主、用归纳法教语法、以口语为基础、教授活的语言等原则,丰富了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对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乃至功能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经验派教学法的先河。5、直接法的不足、直接法的不足n(1)过分强调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对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教学的现实也考虑不够;n(2)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
24、重视不够;n(3)过分强调模仿,偏重经验,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强调不够,忽视语法规则的掌握。n(4)早期的直接法过分排斥母语,对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注意不够。n(5)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也太高,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能做到。(二)情景法(二)情景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n情景法早期称为口语法,代表人物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H.E.帕默和A.S.霍恩比。n在直接法受到愈来愈多批评的情况下,帕
25、默、霍恩比等英国教学法专家着手研究一种比直接法更具有科学基础的教授英语口语的方法,而首先考虑的就是对词汇和语法的控制。n帕默等人十分重视词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词频统计建立英语常用词表,并作为编写教材的依据。同时对英语语法进行分析,将主要的句法结构化为句型,并将英语句型分类反映到他们所编的许多词典和语法书中,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基础英语句型资料。n50 年代口语法已成为英国的英语教学法而被广为接受。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强调在自然情景中教授语言是口语法的主要特点,也是五六十年代该法由“口语法”称为“情景法”的原因。n情景法在教学过程方面比早期的口语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语
26、言学理论基础是英国的结构主义。与美国结构主义的观点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英国语言学家更强调语言结构知识必须与其可能使用的情景联革起来,通过情景掌握并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n情景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强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3、情景法的主要特点、情景法的主要特点n(1)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的。n(2)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用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n(3)课堂用语是目的语。n(4)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n(5)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教学。n(6)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
27、列。n(7)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4、情景法的教学过程、情景法的教学过程n一般是:教师多次示范新的词语或结构,让学生集体模仿;对学生进行个别语音操练,运用已知句型进行问答以引进新句型;通过问答、造句、用提示词等练习新句型,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5、情景法的贡献、情景法的贡献n情景法在直接运用目的语教学、强调口语教学、先教听说后教读写以及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词汇教学避免对词义进行解释等方面,继承了直接法的特点,但在确立对课程内容的系统选择、安排和呈现原则上,特别是对词汇和语法的控制方面以及强调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方面,比直接法又有了很大发展。n情景法代表性的英语教材在世
28、界各地广泛使用,产生很大影响。n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人们对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认识有了发展,交际法在欧洲产生,因而情景法受到了挑战。n但情景法强调口语实践、注重语法句型等特点,符合许多从事实际教学的教师们的想法,80年代至今仍广为运用。(三)阅读法(三)阅读法(Reading Method)n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阅读法产生于20 世纪初,为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M.韦斯特在印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所创立,又称韦斯特“新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n以口语教学为主的直接法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已逐渐走下坡路,原因是口语教学的要求太高,脱离实际,不但
29、学习者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难以达到规定的目标,一般教师的目的语水平也难以适应直接法的教学要求。n韦斯特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使因此而相对地放松口语教学也是应该的。掌握阅读技能最为实用,为学习者所需要,相对其他技能来说也比较容易,是最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学习者也因有成就感而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信心。2、阅读法课本的特点、阅读法课本的特点n为落实其教学主张,韦斯特发表了著名的双语现象,学习用外语阅读等著作,还编选了常用词表和阅读教学课本新法读本(全套十册),共有常用词3500个,均匀分布逐步递增。n这套课本的特点是:n(1)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n(2)词汇
30、控制十分严格。n(3)强调生词的高重现率。n(4)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控制生词量的同时,加大学生的阅读量。3、阅读法的贡献、阅读法的贡献n(1)阅读法首次提出了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所提出的主张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n(2)韦斯特等所编写的控制词汇的阅读教材和常用词表,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为第二语言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该法在两次大战之间成为教学法的主流。n(3)阅读法严格控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强调直接阅读目的语的材料,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等特点,都体现了直接法的基本原则而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4、阅读法的不足、阅读法的不足n阅
31、读法(特别是在其后期)尽管并不完全排斥听说技能的训练,但总的看来它过于侧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他言语技能,这是该法的不足之处。n随着二次大战后人们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对语音、听说教学的重视,过于侧重阅读且带有较浓文学味的阅读法就显得陈旧。n另一方面韦斯特本人在阅读内容方面又逐渐改变了强调实用和知识性的初衷,愈来愈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这就使新出现的听说法又成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教学法流派。(四)听说法(四)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听说法又称“句型法”、“结构法”、“耳口法”等,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说,通过反复的句型
32、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n听说法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早期用于训练军队人员的外语口语,50年代推广到高校和中学的外语教学中去。n听说法的代表人物除布龙菲尔德以外还有C.C.弗里斯和拉多等。代表性的教材如大家所熟悉的英语900句。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因而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教说活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n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剌激反应轨道之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认为言语
33、行为是通过剌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3、听说法的特点、听说法的特点n(1)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读写为辅。n(2)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n(3)教学内容以组成语言的基本结构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n(4)对比母语与目的语以及目的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找出学习难点,确定教学重点。n(5)严格、及时地纠正错误,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n(6)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n(7)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
34、,从多种途径强化刺激。4、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听说法的教学过程n(1)认知。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语言材料(句型),借助于实物、情景、手势等使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n(2)模仿。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下,学生准确地模仿。n(3)重复。通过反复练习(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等),不断重现已模仿的语言材料,达到让学生牢记(背诵)的目的。n(4)变换。用变换句子结构的练习(如词语替换、句型转换、句子扩展等)给学生以活用的机会。n(5)选择。用问答、对话、叙述等方式,让学生选择学过的词语或句型,描述特定的场景或事件,进一步活用。5、听说法的贡献、听说法的贡献n听说法的出现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理论和
35、实践两方面,都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n(1)听说法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n(2)听说法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提出了许多合乎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重要原则,至今仍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为人们所遵循。n听说法具有其他教学法少有的成熟性。这使得听说法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美国并影响到世界各地。尽管70年代新该法受到一定非议,但至今仍在美国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很多国家继续发挥影响。6、听说法的不足、听说法的不足n(1)该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否认了人的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n(2)过分注重语言
36、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导致学习者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n(3)过分强调机械训练不仅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忽视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不利于学习者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n(4)听说法还可能使学习者产生阅读、写作能力差,出现缺乏语文素养、知识面窄的弱点,难以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五)视听法(五)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视听法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将视觉感知(图片影视)和听觉感知(录音)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n视听法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因它首创
37、于法国圣克卢高等师范学院,所以也叫“圣克卢法”。n代表人物是P.古布里纳和G.古根汉。典型教材如新概念英语。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视听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n视听法又受到完形心理学的影响,强调完整地感知事物,通过具体情景或图像使词语组成一个整体、一种完整的结构形式,从而达到整体结构感知。所以视听法也叫“整体结构法”。n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了二者的长处,重视口语,用目的语直接教学,强调反复操练,在母语与目的语对比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它又克服了听说法脱离上下文和一定语境孤立进行机械句型操练的缺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情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以整体
38、结构感知的新教学法体系。3、视听法的特点、视听法的特点n(1)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n(2)语言和情境紧密结合。n(3)整体结构感知,通过图像和对话,使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在对话中被整体感知。n(4)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听说领先,教材以对话为主,进行集中强化教学。4、视听法的教学过程、视听法的教学过程n(1)首先是感知,一般先让学生看幻灯或电视,配合录音感知课文大意,边看边听边记忆;n(2)第二步是通过图像和录音,由教师讲解词、词组和句子,帮助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n(3)第三步在放图像和录音的同时,让学生模仿、重复、熟记、回答问题,进行大量练习;n(4)第四步利用图像和录音,通过
39、叙述课文内容、自由对话、评论课文、扮演角色等形式,或以新的图像和录音进行问答等,用目的语表达思想,培养活用目的语的能力。n在教材方面,有专门按情景编写的,也有以情景为主照顾到句型结构的,也有以句型结构为主而辅之以情景等不同类型。5、视听法的贡献、视听法的贡献n(1)视听法是对直接法特别是听说法的进一步发展,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广泛使用声、光、电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n(2)强调整体感知并特别重视在情景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对后来的功能法有一定影响。n视听法的上述优点使它在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法。6、视听法的不足、视听法的
40、不足n(1)重视口语会话,忽视书面语阅读,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n(2)过分强调整体感知和模仿训练,忽视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n(3)教学顺序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多样。n(4)偏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六)自觉实践法(六)自觉实践法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自觉实践法是前苏联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广泛采用的外语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主要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n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n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与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日趋频繁,需要大量实际掌握外语的人才,外语教学改革问题
41、提上日程。n自觉实践法正是在教学改革的大讨论中出现的,它摒弃自觉对比法脱离语言教学、突出教育教养任务的做法,主张寓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自觉实践法的心理学基础是别利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目的语学习过程就是用目的语思维的过程,只有在学习者的内部言语中运用目的话,做到用目的语思维,才能养成自动的言语熟巧和语感,达到直觉掌握目的语的程度。而用目的语思维及自动的言语熟巧及语感,只有在大量的目的语言语实践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直觉的掌握是从自觉的实践中获得的。n自觉实践法还受到苏联心理学家列昂季耶夫言语活动论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交际性原则。n自觉实践法的语
42、言学基础是苏联著名语言学家H.B.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并根据这一学说将第二语言教学分为语言教学、言语教学和言语活动教学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3、自觉实践法的主要特点、自觉实践法的主要特点n(1)自觉性原则。n(2)实践性原则。n(3)功能、情景、题材相结合的原则。n(4)口语领先原则。n(5)以句法为基础的原则。n(6)综合性原则。n(7)考虑母语的原则。4、自觉实践法的贡献、自觉实践法的贡献n自觉实践法在理论体系上基本应属于直接法一派(继承直接法通过大量言语实践培养听说读写技能的本质特点),但同时吸取了语法翻译法的长处(强调自觉掌握语言规则的正确主张),这就同时吸取了
43、对立的两大派的长处。n该法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取其他一些外语教学法的新成果,发展成为更为全面、成熟、更具综合性的教学法。n自觉实践法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也体现了当今外语教学法各种流派融合的新趋向,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三、人本派教学法n(一)团体语言学习法n(二)默教法n(三)全身反应法n(四)暗示法n(五)自然法(一)团体语言学习法(一)团体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团体语言学习法60 年代初创立于美国,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C.A.柯伦。这是一种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教师和学生
44、处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也称为咨询法(Counseling Learning)。n柯伦认为剌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都不能解释学习问题,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本问题在于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从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整体学习现,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是既有认知思维的一面又有情感需要的一面,两者需要协调一致。n团体语言学习法吸取了心理疗法的理论和方法,把教师看做
45、是咨询医生,把学生看做是病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向教师咨询、取得教师的了解和帮助的过程。3、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特点、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特点n团体语言学习法强调学习的六个基本要素:n(1)安全感。n(2)注意力和进取心。n(3)记忆力和思考。n(4)辨别。4、团体语言学习法的教学过程、团体语言学习法的教学过程n团体语言学习法的基本程序一般是6-12 个学生在教室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在圈外。n学生用母语传达一个信息,教师译成目的语,学生如感兴趣就用目的语重复。别的学生则仍用母语进行这一话题,传达更多的信息,教师再翻译并让学生重复,会话就这样继续下去。n学生也进行各种小组活动:讨论某一话题,准
46、备对话或某一话题的提纲或故事,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并转写下来或者把黑板上的句子抄下来,成为教材,用来对目的语的语言点进行分析。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指导,解释一些语言规则,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一些词语和语法的用法,对于学生的错误,则尽量少纠正,通过表达正确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只有学生主动问起时才判断对错。n学生还对课堂和小组活动的经验、感受进行思考,并向大家作报告。5、团体语言学习法的贡献、团体语言学习法的贡献n团体语言学习法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人本派教学法的特点,其最大特色是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传统,充分发挥学生和主体作用,注意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
47、动性,让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决定学习的内容、方式。n学生不再感到是被动的学习,没有怕犯错误的心理,也没有同学之间竞争的压力,而是在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学习,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交谈一样。n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切磋,有问题则向老师咨询,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非常融洽和谐,以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5、团体语言学习法的不足、团体语言学习法的不足n首先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本够,尤其是起步阶段完全要求学生自己摸索,有时会事倍功半n教学内容和方式一切由学生自己决定,从某种意义上又偏于另一个极端n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材,考试也不再占重要的地位。但这样做是否有利于科学化的教学,还是一个需要探讨
48、的问题。n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般教师难以做到的。n团体语言学习法也主张通过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来掌握语言,但在教学中对用语言规则来指导言语交际活动、促进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二)默教法(二)默教法(The Silent Way)1、含义与产生背景、含义与产生背景n默教法是美国教育家G.加特诺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创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话,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言语活动,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2、理论依据与主张、理论依据与主张n默教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教育思想,认为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式的、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学生是主要的活动
49、者而不是被动的听话者;通过发现或创造而不是通过记忆与重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学生要发展独立意识、自主能力和责任心,成为解决语言问题的能手。n默教法还从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京西,但同时又认为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完全不同于儿童母语习得,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绝不是按“自然”的方法,而是“人为”的方法,是受到严格控制的。3、默教法的主要特点、默教法的主要特点n(1)以学生为主体,教服从于学。n(2)教师的沉默是默教法的最大特点。n(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使用彩色棒、彩色挂图、指示棒以及实物、动作、手势等手段,以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解。n(4)教师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成功失败不轻
50、易表露自己的情绪,而是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n(5)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n(6)口语领先,以句子为本位,先培养听说能力,随后培养读写能力。n(7)把词汇看做语言学习的核心,将词按功能进行分类,依照一定的顺序学习。强调词汇的选择,用少量的词创造大量的句子。4、默教法的教学过程、默教法的教学过程n默教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在课堂的前一部分进行语音教学,起始阶段教师边示范发音边指点图表上的记号,以后就通过指点图表上的记号让学生操练并校正音章、词组和句子的发音、语调、重音和节奏。n每课时教学中至少有15分钟用于语音练习,然后练习句型,操练结构和词汇。n句型操练一般先由教师说一个句子,用彩色棒进行直观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