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课题: 瑶族舞曲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的: 知识: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瑶族的乐曲,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 能力:通过欣赏,体会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情感:乐于主动了解瑶族的民族风情、体会瑶族人们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场 面中欢乐幸福心情,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 重、难点:体会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方法:聆听、视唱、讨论、表演、合作探究 课时:1 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请听一段音响,你认为这是什么声音? 生:回答。 2、简介长鼓。 师:这是长鼓的声音。长鼓是瑶族特有的乐器,是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 主要用
2、于舞蹈伴奏,中间细而实,两头稍粗而空,两面鼓皮,瑶族打长鼓多在三月 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举行,尤其以十月十六的“盘王节”最为盛行。 3、学习拍长鼓的动作。 二、 新课。 1、欣赏 A 部分第一主题。 (1)初听。 师:我们来听瑶族舞曲A 部分的第一主题。 这段音乐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生:稍慢,较弱,安静、优美、抒情。 (2)复听 A 部分第一主题。 主题乐句出现了几次,每次有什么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力度) 生:三次。 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 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之后 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3、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学 生讨论回答。 (3)表现音乐。 师:同学们能用你的身体和手铃表现这段音乐吗? 生:表现音乐,注意速度力度变化。 2、欣赏 A 部分第二主题。 (1)师: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 个主题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 (一次比一次高) 速度、 力度和情绪怎样?(稍快、渐强、欢快热烈)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 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 列,尽情欢舞) (2)打击乐参与。 师:请同学们用声势动作和打击乐表现这部分音乐。 生:集体
4、表现。 3、完整表现 A 部分。 生:集体参与声势动作表演。 4、欣赏 B 部分。 (1) 第二部分的主题在速度、 力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感受, 说一说它都有怎样的变化?(稍慢、较弱)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 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像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表现音乐。 师:请同学们用你的身体表现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生:参与表现。 5、完整表现乐曲 A、B 部分。 生:集体表演,完整感受。 师:提醒学生注意节奏准确,力度、速度要恰到好处。适时对学生指导评价。 三、作业。 师:这首乐曲我们还没有欣赏完,其余部分下次上课再欣赏,同学们也可以课 余时间翻阅资料,提前预习。 四、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 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 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 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 的效果。 板书设计: 情绪 热烈 较强 ? ? 抒情 情绪 弱 力度 稍慢 速度 B 弱 力度 弱 稍慢 速度 一主题 A 力度 引子引子 速度 稍慢 渐 快 优美 情绪 二主题 力度 速度 瑶族瑶族舞曲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