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6138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13 四四年级年级数学数学下册下册全册知识点全册知识点试题试题 班级班级 考号考号 姓名姓名 总分总分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 1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 ),加得的数叫做( )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 )的运算,叫做( )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 )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加数+加数 加数=和-( )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 )-减数 ( )=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 ) 2 2、乘、除

2、法的意义、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 ),乘得的数叫做( )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的运算,叫做( )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 ),除法是乘法的( )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 )因数 因数=积( )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 ) 除数 除数=被除数 ( ) 被除数=商 ( )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 )除数+( ) 2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 ( ) ) 4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四则混和运算的顺

3、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 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 , 2 / 13 后算( ) ;先( ) ,后( )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的,后算( )的 有关 0 的计算 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还得( ) a +0=( ) 0+( )= a 一个数减去 0,结果还得( ) : 一个数减去它自已,结果得( ) 一个数和 0 相乘,结果得( ) a0=( ) ; ( )a=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结果得( ) 0 不能做( ) a 0=( ) (无意义) 5 5、租船问题、租

4、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 )、再( )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 ) ,再看它的( ) ,画图形时要注意, 只分( ) 画数量 3、从( ) 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 ) 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 )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运算定律运算定律 1 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 ) 的位置,和不( ) a+b=(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

5、加上( ),或者先把 ( ) 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 ) 不变 (a+b)+c=( )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 ) 2 2、连减的性质、连减的性质 3 / 13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 ) 3 3、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 ) 的位置,( ) 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 ) 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 ( ) 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 )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 ( ) ,再把积相加.

6、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 ) abC=( ) 第四第四单元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 ) 来表 示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 )来表示; 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 )小数,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 ( ) 小数,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 )小数所以,一位小数表示 ( ) 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三位小数表示( )之几 如:0.5 表示( ),0.05 表示( ), 0.25 表示( )0.005 表示( ) 0.025 表示( ) 2、 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

7、( )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 ( ) 部分。 3、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 ( )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 写作 0.1;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 )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 写作 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 ) 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 以写作 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 3,表示 3 个( );百分位上的 7,表示 7 个 ( ); 千分位上的 5,表示 5 个( )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10 个千分之一是 1 个( ),10 个( ) 是 1 个十分之一,10 个十分之一是( ),或 10 个( )

8、 是 1 个 0.01,10 个 0.01 是 1 个( ),10 个( )是整数 1 4 / 13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 )去读,小数点读作( )小数部分要 ( ) 如:31.031 读作: ( )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 )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 ) 小数部分要( )。 百二十点零零九八写作: ( )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这叫小数的性质。 8、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 ) ,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 );整 数部分相同,就( ),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 位。 9 9、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

9、位,相当于把原数(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 ),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 ),小数就缩小到原来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 ),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 )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 ) ,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 10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当进率是 10、100、1000时,可以直接( )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 )。 保留一

10、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就是精确到( ),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 ( )去掉。 12、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 ) ,在数的后面加上 “ ( ) ” 字或“( )” 第五第五单元单元 三角形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 )。 5 / 13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问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3、三角形具有( )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11、) 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 ) 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 如: 6、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 如: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 ) 第六第六单元单元 小数小数的加的加减法减法 1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 )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 ) 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 )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 ) (4)不要忘记了( )。 2 2、小数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

12、同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 )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 )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 )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 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6 / 13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 0 一般要( ) 5.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 ) 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 )的 0 然后再按照( )的计算方法计算 6、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 0 一般要( ) 7、验算 加法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 ) 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 ) 减法验算 用加法,把( )相加,看结果是否等

13、于被减数 用减法,把( ),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 ( )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 8、简便运算方法、简便运算方法 (1)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 )相加能凑整,先把 ( ) ,可使计算简便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 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3)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 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 ),然后再( ),计算比较简便 (4)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

14、( ) (5)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 )或( )使计算筒便: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 )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 ) (6)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 ) 第七第七单元单元 图形的图形的运动二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 就说这个图形是( )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 )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 ) 7 / 13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 ),且要用 ( ) 4、 正方形的( )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 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

15、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 ),最后 ( )。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 ( )。 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线段有( )条对称轴 菱形有( )条对称轴 圆有( )条对称轴。 半圆有( ) 条对称轴 环有( ) 条对称轴 半圆环有( ) 条对称轴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 ).(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梯形( )是轴对称图形。只有(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 )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 姬陵,英国塔桥

16、,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 )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只改变图形的( ) 12、利用( ) ,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第八单元单元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育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育 平均数平均数 1 1 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 ( )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 总数份数=( ) 8 / 13 2.2.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 ( ) ) 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 )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 )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 )和( )两种。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

17、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 不同的直条。 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注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 ) 还有横坐标上的“( )”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 0 到 10,到 20,假如你写到 200,位置绝对有限, 你可以 在0的上面画( )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 线) 4.例如上面两者要有( )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 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 ) 。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 ) 【优点】能清楚地看出( ),便于

18、( ) 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 ).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 ( ) 第九第九单元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 )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 )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假如都是兔 假如都是鸡 3 古人“抬脚法” 解解答思路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 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 )。这种思维方法叫 ( ) 9 / 13 附: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

19、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4)在 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4)在 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0、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 0 的计算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 一个数减去 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 一个数

21、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a = 0 一个数和 0 相乘,结果得 0:a 0 = 0 ; 0 a =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结果得 0:0 a = 0 ; 0 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 再调整。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 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

22、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10 / 13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再乘

23、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125788=(1258)78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一 位)小数,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 1000 的分

24、数可以写成(三位) 小数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 (千分)之几如:0.5 表示(十分之五),0.05 表示(百分之五),0.25 表示(百分 之二十五),0.005 表示(千分之五),0.025 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 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 0.01;小数 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 0.001如: 20.

25、375,十分位上的 3,表示 3 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 7,表示 7 个(百分之一); 千分位上的 5,表示 5 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10 个千分之一是 1 个百分之一,10 个 百分之一是 1 个十分之一,10 个十分之一是整数 1,或 10 个 0.001 是 1 个 0.01 ,10 个 0.01 是 1 个 0.1, 10 个 0.1 是整数 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 出每一个数字。如:31.031 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

26、右下角,小数部分要 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8、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 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移动 两位, 相当于把原数乘 100,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 移动三位, 相当于把原数乘 1000,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0 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0

27、;移 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 以 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000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低级单位 11 / 13 数进率=高级单位数当进率是 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 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 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 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28、的数: 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如: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如: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 180。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

29、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 1;算减法时,哪一 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 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 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 0 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

30、数点; 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 0; 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 0 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 恰当地运用加法 (交换律) 、 (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 简便运算方法: 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

31、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 使计算简便; 12 / 13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 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 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

32、的符号。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 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 形。 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

33、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线段有 1 条对称轴, 菱形有 2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一条, 圆环有无数条, 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 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 1.求平均数的方法

34、: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 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 数据的整体水平。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 图。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13 / 13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直条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2.注意写单位,画 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 0 到 10,到 20,假如你写到 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 0 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 10

35、0(当然其他 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 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复式条形 统计图:【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 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 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假如都是兔假如都是鸡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 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练习题.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