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61633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任何一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水平,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章结构安排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五、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量的变化和质的飞跃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也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

2、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间的历史资料,对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一)钱纳里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

3、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

4、询服务等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产业;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

5、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

6、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2007年08月10日08:58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任组长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预计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9日发布的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发布会上,陈佳贵宣

7、布了这一论断。陈佳贵表示,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这与大多数学者的分析判断“十五”期末中国的工业化大致处于中期第二阶段或重化工业化阶段中的高加工度化时期基本吻合。以静态计算,如果在未来中国能够保持“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15至2018年,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这与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长期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要求是相符合的。即使按照“九五”和“十五”整个10年间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年均增长速度推算,最晚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课题组将全国分为七大经济区,分别为:环渤海

8、经济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珠三角经济区(广东、海南、福建)、长三角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中部6省综合经济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从中国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水平看,经济区间工业化差距明显。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不但远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东部工业化水平。从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工业化水平看,东部工业化程度居首位,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东北次之,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本报告中的四大经济板块

9、分别是东部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东、海南、福建、上海、浙江、江苏)、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12省区市(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指标来衡量地区工业化进程。社科院专家:中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2010年02月28日 18:59: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陈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黄群慧日表示,根据相关研究,中国整体上

10、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黄群慧说,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根据我们构造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个指标评价,中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具体来说,上海、北京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广东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浙江、江苏、山东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辽宁、福建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河南、湖南等省份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贵州处于工业化初期前半阶段,西藏尚处于前工业化

11、阶段。黄群慧说,现阶段中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的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美国经济学家惠特曼.罗斯托(Whitman 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需经历六个阶段的观点。罗斯托认为,在这六个阶段中,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两个关键性的阶段。(二)罗斯托发展阶段理论(二)罗斯托发展阶段理论 1、传统社会阶段 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5

12、、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例如,“温州模式”、“苏州模式”。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产业模式。第二,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第三,发展出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第四,优先发展赶超部门的产业模式,即工业赶超战略。3、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1)增长极模式 区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增长极理论,并由此产生了增长极模式。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20

13、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佩鲁1950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首先提出来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领头产业,这种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过他所说的增长极出自“经济空间”而非“区域空间”;之后,法国经济学家J.R.J.R.布戴维尔将“经济空间中的增长极”改造成“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此时的增长极被认为是主导推进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体。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

14、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2)发展轴模式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

15、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发展轴理论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最后形式。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

16、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3)网络型模式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

17、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的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

18、变 1.费希尔与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在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费希尔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他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的理论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并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primary)产业、第二次(secondary)产业和第三次(tertiar

19、y)产业。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first)产业、第二(second)产业和第三(third)产业。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指除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由于第三产业门类庞杂,人们在克拉克对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主要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产业。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

20、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

21、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

22、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这是克拉克总结出来的定律,之所以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是因为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曾经揭示过关于劳动力转移的这种现象。配第认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克拉克认为自己发现的规律只是印证了配第的观点,在理论上总结出来罢了,因而称其为“配第定律”。后来人们就称该定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William Petty(1623-1687)库兹涅茨法则 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克拉克主要总结

23、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其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而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仅需要知道各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各自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

24、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前、中期),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 时间 0 0 100 产业所占比重 经济成熟期 工业化初期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图示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图示 这样,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

25、和第三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只靠农业,是不能维持和促进大国、大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无工不富 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出路。贫国变富国,首先要实现“农业革命”,然后进行工业革命。就工业化而言,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工业主导产业也不一样。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

26、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

27、断提高。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

28、密集型转化的过程,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技术集约化趋势。五、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1、地区生产专业化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地区生产专业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大机器发展的必然产物。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

29、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的计算公式是:EEeeqjiijij/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作

30、用、代表这个地区发展方向的产业部门。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要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即主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产业规模足够大,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

3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3、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 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2)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3)成熟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4、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

32、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5、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就是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对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 第一,是否充分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第二,各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

33、颈”产业。第三,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四,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第五,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第六,是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合作。第七,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保护。6、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 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所谓高度化,是指区域产业结构在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顺序演进不断达到更新的阶段或更高的层次,由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向更优的区域产业结构转化的过程。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个历史演化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历了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二是经历了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

34、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三是经历了由制造业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每次演进都是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迈进。本章小结 钱纳里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形成的较为固定的发展定式,是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升华。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源流,并根据我国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总结,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又包括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和网络型模式。目前国际和国内有几种比较流行的产业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经济十分重要。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包括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理论以及雁形模式理论,是进行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主导产业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区域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复习思考题 1、区域产业分类的方法有哪些?2、试述几种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基本内容。3、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4、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5、试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五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