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3953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太

2、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对比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都是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公转自

3、西向东逆时针一个恒星年一个回归年大约1/天大约30km/s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

4、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5、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3月21日赤 道向北B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向南C秋分9月23日赤 道向南A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向北D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由

5、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昼夜长短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全球昼夜等长出现极昼范围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昼全球昼夜等长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 变化 趋势关系时间太阳直射点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北半球南半球12月22日至6月22日向北移动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日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6月22日至12月22

6、日向南移动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12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3月21日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2、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冷凝重熔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熔变质岩变质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熔重用变质作 二、地表形态的变化 三、大气受热过程1、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7、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现象成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及“十雾九晴”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3、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

8、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其中有3个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是夏季(7月)北移,冬季(1月)南移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5、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

9、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6、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赤道附近全年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西风带控制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四、天气系统1、锋面锋面概念图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实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进攻温暖晴朗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进攻低温晴

10、朗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准静止峰阴雨连绵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2、气压系统中心气压垂直方向水平运动方向天气状况气旋低气压上升北逆南顺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下降北顺南逆天气晴朗五、水循环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六、洋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大气

11、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植被状态。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关注地震我国典型地区:华北、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12、。减轻灾害的措施: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监测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工程措施);积极开展 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非工程措施)。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沛导致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抗灾能力弱3、干旱灾害的原因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

13、(农业、工业等)需水量大;污染;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西北气候干旱、异常,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规范法律法规;提高水价4、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伏旱:副高)5、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植被;土质特点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14、(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呈直立性)6、土壤次生盐碱化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人口与城市一、人口增长模式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 期人口变化特点原 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

15、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类型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

16、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特 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

17、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 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8、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5、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

19、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环境人口数量。2、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

20、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五、城市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六、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一个城市等级提升

21、的过程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

22、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水平低(平均33%)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水平高(平均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

23、、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七、地域文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2、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的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

24、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6、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结构:

25、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二、季风水田农业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三、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分布:美国、加拿大

26、、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四、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加强对

27、牛群病害研究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五、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

28、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1、经济效益六、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D部门C部门B部门A部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2、工业集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可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可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可最终降低生产成

29、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3、工业地域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形成自发形成: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规划建设: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七、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

30、区等。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4、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发展的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市场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原因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综合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八、

31、新兴工业区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发达的信贷体系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特点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生产资本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

32、区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4、美国“硅谷”特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产品:研发费用高增长和更新速度快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崛起原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九、交通运

33、输布局及其影响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

34、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日益网络化、国际化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3、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

35、城镇发展的关系。港口建设的条件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原始社会时期被动适应环境古代人地关系思想 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思想萌芽人地关 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系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 二战以后人地关系思想完善二、环境问题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 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36、是密不可分的三、可持续发展1、含义: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内容 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3、原则物种之间同代人之间公平性原则 代际之间地区之间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 区域的基本含义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

37、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二、区域的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其余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三、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

38、、川、渝、藏)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北方南方区域特征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

39、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四、区域经济联系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

40、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调水量较大较小大水质差较好最好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4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3、产业转移原因:降低成本:成本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开拓市场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

42、了荒漠化趋势。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4、治理措施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合理用水控制人口增长。二、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DOC 12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