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56480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9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 文语 文2023.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成员之所以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共同的

2、血缘纽带和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智慧,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在血缘地缘文缘的价值序列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实现从血缘共同体、地城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价值整合与创造。当前,从文化层面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共同体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结构向度。“多元”指称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达范式;一体指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达,代表了民族发展的主线和价值公约数。多元一体既指明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又内蕴着各族群间的文化平等与价

3、值共生。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多元文化的蓬勃张力。我国近代思想家杨度在其金铁主义说一文中指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中国不同族群间的整合与融汇不是诉诸暴力征服,而是通过文化吸引和价值包容来实现。从结构向度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关键是要去追求多元一体的文化生命认同,构建互养相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继往开来是中华

4、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在近代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积弊,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另一方面,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当前,我们要建立科学的“传统一现代”审思方式、价值评判标

5、准、文化话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包容开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空间向度。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境遇下,中华民族正在从空间向度上构建起包容开放的共同体文化,努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文化建构来丰富人类现代性的文明内涵,进而提升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价值归属。当下,西方国家仍掌控着文化博弈的主动权,文化冲击、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他们试图凭借话语优势竭力维持世界文化交往的“中心边缘”结构。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系统作为独特价值标识,

6、理应在平等的文化交往中得到尊重,在求同存异中达到彼此交融与理解。(摘编自张九童、邹广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向度)材料二:材料二:在关于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存在一个共同体团结悖论:共同体是一种内部包容和外部排斥相结合的矛盾体。这些人认为:共同体是有边界的,共同体对内标榜的一切价值都无法推广到共同体之外;而且,往往正是在捍卫这些价值的名义时,不同共同体之间才会发生持续的争夺和对抗。这样看来,似乎如椰威学者斯特杰诺的观点:“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对共同体外部成员的排拒和不团结的指向。正是基于共同体团结悖论的民族国家利益观,一些西方学者对我国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曲解和误读。“共同体团结悖论”真的必然存在吗?中国提出建设“两个共同体”的主张,即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共同体团结悖论的论断,建设这两个共同体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这无疑是来自对司空见惯的盘剥、抑制、打压他国,只求自身发展的某国优先模式的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密切相关、同向共进的。秦刚在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时表示:竞争不是举击比赛,而应该是赛跑,双方相互促进,都发挥出最佳水平。世界银行 2022 年年度报告:帮助各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指出:俄乌战争迅速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的难民危机,同时对全球粮食安全

8、、能源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了严重冲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表明,人类在病毒面前是命运相连的整体,中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国家,力所能及地为世界抗疫提供医疗物资等,都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稳定与发展的贡献。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秉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于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不会因为中国的发展而挑战他国,不会挑战区域及世界秩序,不会导致共同体团结悖论。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中国理念,坚持中国道路,传达中国声音,同时关切世界的团结发展,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

9、义现代化的进程,亦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与承诺。(摘编自严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体团结悖论”的破解)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稳固的多民族统一体,各民族既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有着文化的相通性和平等性。B.以共同体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构筑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的平台,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认同。C.只有消除西方国家掌控的文化博弈的主动权及其依仗的话语优势,世界各民族文化才能在同一空间交错互动、融合共享。D.秦刚通过形象化

10、的说法对“竞争”进行阐释,体现了包容开放的中国态度,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西方某国优先的论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追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的稳固性,有必要增强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内在的文化聚合力。B传统文化积弊产生的文化自卑是制约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一现代的历时性文化构建的关键性因素。C.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不仅要以包容姿态化解各族群间的文化隔阂,而且要加强与世界各族文明间的真诚对话。D.所谓的“共同体团结悖论”和西方所要维护的“中心边缘”结构,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突出自己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包容开放特

11、点的一项是(3 分)A.魏源的魏源集中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B.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北史吐谷浑传中说:单则易折,众则难摧。D.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西方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符合“共同体团结悖论”,材料二是如何针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 分)5.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出自礼记乐记,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智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从森林里来的

12、孩子张洁在音乐学院,孙长宁看见一间门上写有招生委员会字样的房间,便推门进去。“喂,孩子,请你出去,这是考场!”孙长宁舔着由于几天来的疲劳、没有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而变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来参加考试的!“你来晚了,复试都要结束了!”桌子后面的监考老师骚动起来,主考傅涛教授向擅自闯进考场的孙长宁严厉地瞪视着。人们的淡漠使孙长宁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极大的难堪,他真想退出这个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间。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呢?走就是了、很简单,只要转过身去,扬起脑袋,拉开房门。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

13、地继续下去。他又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他那低垂着的、羞涩的眼睛抬起来了那是一双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澄的眼睛坚决而迅速地说起来:“老师们!还是请你们听一听吧,哪怕是只听一个曲子!”傅涛教授不由得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圆执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老师,让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齐为他力争。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舍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孙长宁脱下了那件几个昼夜也未曾离身的大皮袄,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缕柔软的、卷曲的额发立刻

14、垂落到平平地展开着的眉毛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不一会儿,孙长宁自己就被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动了。他不再记得这是考场,仿佛他重又对着那无涯无际的森林在吹;对着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那儿,是他亲爱的故乡当明亮、质朴、优美的像散文诗似的旋律流泻出来的时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不知为什么,他对这少年人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歉疚。他是从哪里受到了这样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呢?他的表

15、现手法严谨而细腻。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孙长宁轻轻地收住了音响。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地说:再演奏一个吧!孙长宁更自如地一个乐曲又一个乐曲地演奏下去。此时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风里快乐地摇曳着嫩绿枝条的、朴实无华的白桦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那七个考生突然热烈地喊起来: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孙长宁觉得好像一下子被人从深谷推上了山巅。“告诉我,这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我的老师!”“他

16、现在在哪儿?”“他他在森林里!”在森林里?!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孙长宁慢慢地把长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乐谱,含泪说道:“这是老师留下的!”在乐谱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笔迹,端正地写着:梁启明!啊!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时代人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抚摸着长笛和乐谱。这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东西了。是全部吗?啊,远远不是,他抬起一双泪眼,宽慰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拉过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热泪纵横的脸贴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没

17、有在那片白桦林中结束,往事也没有成为陈迹,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继续。夜晚,当孙长宁躺进教授那松软的、散发着肥皂的清新气味的被窝里的时候,从浅绿色的窗帘的缝隙里,他又看见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际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

18、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吗?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从北京来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呜。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孙长宁干裂的嘴唇和皮袄皮帽的穿着,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也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B.孙长宁擅闯考场遭到了老师质问、漠视,在获得了其他考生的

19、同情和老师们的许可后,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C.孙长宁的演奏逐渐唤起了傅涛教授对梁启明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渐渐清晰,最终乐谱印证了他的判断。D.结尾处孙长宁在梦境中听到自然之声、伐木工人的呼声和梁老师的笛声,这些声音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他又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这里用“叉”“钉”两个动词,表现出此刻的孙长宁因想到梁老师的嘱托,信念更加坚定。B.文中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孙长宁由遇挫时的难堪,到演奏时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呈现出他心理的变化。C.本文两次写到白桦林,既照应

20、了题目,又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自然环境,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D.本文结尾含蓄隽永,可以预见孙长宁将会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他也将更好地完成梁老师弥留之际的心愿。8.这篇小说在叙事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9.作家刘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年被这篇小说深深打动的情形:“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 101

21、4 题。贞观八年,太宗将发诸道黜陟使,畿内道未有其人,太宗亲定,问于房玄龄等曰:此道事最重,谁可充使?右仆射李靖曰:畿内事大,非魏征莫可。太宗作色曰:“朕今欲向九成宫,亦非小,宁可遣魏征出使?朕每行不欲与其相离者,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乃即令李靖充使。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昨往怀州,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内营造?即日征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

22、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陛下亲自披阅,或冀臣言可取,所以侥幸之士得肆其丑。臣谏其君,甚须折衷,从容讽谏。汉元帝尝以酎祭宗庙,出便门,御楼船。御史大夫薛广德当乘舆免冠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言,臣自刎,以颈血污车轮,陛下不入庙矣。元帝不悦。光禄卿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广德言可听。元帝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荒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23、。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节选自贞观政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分)凡 A 上 B 书 C 谏 D 正 E 自 F 有 G 常 H 准 I 臣 J 贵 K 有 L 词 M 主 N 肯 O 能 P 改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畿内,古时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指京城管辖之地。文中指后者。B.秋毫,喻指极细微的事物,与鸿门宴中秋毫不敢有所犯中的秋毫意思相同。C.从容,指委婉得体,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相同。D.宗庙,指天子、诸

24、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祭祀,追思祖先,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体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太宗向大臣们征求由谁出任畿内道黜陟使的建议,右仆射李靖极力推荐魏征,而唐太宗最终让李靖来担任这一职务。B.唐太宗到怀州去打猎,有人上书进谏,认为如今劳役之重已经和隋朝不相上下,并且皇帝打猎过于频繁,已经是一个骄奢的君王了。C.汉元帝想乘楼船前去祭祀,薛广德认为应该从桥上走,并用自己的性命向元帝施压,张猛劝谏元帝说圣明的君主不能置臣子于险地。D.魏征认为守住江山很困难,原因在于很多帝王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就会懈怠政务,疏远直言进谏的人,长此以往,国家就会灭亡。13.把文中画

25、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公等能正朕不?何因辄有所言,大非道理。(4 分)(2)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4 分)1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太宗每行不欲与其(魏征)相离的原因。(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答晁以道答晁以道陈师道转走东南复帝城,故人相见眼偏明。十年作吏仍糊口,两地为邻阙寄声。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孰知范叔寒如此,未觉严公有故情。【注】作者被罢职回京后创作此诗。寄声:托人传话。范叔:范雎,曾相秦,家贫无以自资,后谢病归相印。严公:

26、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品性高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句转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仕途不顺、到处奔波的历程。B.第二句描绘了诗人重回帝都后与故人相见时苦不堪言的伤感场景。C.尾联用典,既慨叹自己不公的遭遇,又对友人关心自己感到欣慰。D.全诗以写故人相见人手,以述故情所感作结,构思谨严。16.本诗中间两联体现出诗人哪些精神品格?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礼运中明确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2)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两句以梦

27、字入词,表达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3)在古诗词中,诗人既以“日月”实指太阳和月亮,如“_”;也以之借指时光岁月,如“_”。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8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2023 年 2 月 3 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验收完成后,预计 4 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铁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将检查确认工程按

28、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福厦高铁于 2017 年 9 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 277.42 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 350 公里。建成通车后,福厦高铁将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加速经济贸易,让城市更繁荣。福厦高铁的修建,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带来益处。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19.根据文中信息,给静态验收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4 分)静态验收是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2 分)(二)语言文

29、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_甲_。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 2.5 万种,可谓_乙_,而中国只批准了

30、 2000 多种,不到十分之一。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已经是在_丙_了,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21.请在文

31、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22.简述上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3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有人倡导圆,圆者,周密也,智不圆,则纰漏百出;有人认同方,方者,规矩也,行不方,则无以立身。方圆之间蕴含着无穷智慧。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4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

32、题,17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1.C(说法错误,前者不是后者的必要条件)2B(“传统文化积弊”与“文化自卑”因果不当)3.D(A 项强调格局、眼界;B 项强调推己及人;C 项强调团结)4材料二首先指出“共同体团结嗓论”的实质,是来自对西方“某国优先”模式的归纳;其次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系入手,指出两者是密切相关、同向共进的,并不是对外部排斥的;最后从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入手,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于团结和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并不是所谓的矛盾体。(4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2 点 3 分,3 点

33、4 分)5.同则相亲。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血缘、地缘、文缘和共同的民族认同而多元一体,团结友善、融合发展;异则相敬,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各民族之间虽存在差异性,但能相互尊重,继往开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错互动,开放包容、共同发展。(4 分。每点 2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6.C(A“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错;B“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错;D“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错)7.C(“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错)8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本文是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以梁启明对

34、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来叙述故事的。设置了伏笔、照应。如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两处“嘱托”前后照应。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在顺叙的同时,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文末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9.小说人物身上无一不闪现着人格的魅力:孙长宁的坚定和执着、梁启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涛教授的友善和热爱、七个考生的诚挚和无私。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会

35、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6 分。每点 3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10.E I M(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11.C(二者意思相同)12.C(“不能置臣子于险地”错)13.(1)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4 分。“正”1 分,“不”1 分,“有所言”1 分,语意通顺 1 分)(2)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4 分。“忧危”1 分,“任贤”1 分,“受

36、谏”1 分,语意通顺 1 分)14.(1)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2)能为太宗排忧解难(3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15.B(“苦不堪言的伤感场景”错)16.为官清廉。诗人从政十年也仅仅能糊口度日。刻苦求知。诗人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安贫乐道,用心读书。积极上进。诗人虽然仕途坎坷,身体衰颓,但仍追求名望,积极进取。(6 分。每点 2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7.(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3)第一处示例一: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

37、吟留别)示例二:屈平辞赋悬日月(李白江上吟)示例三:解把飞花蒙日月(曾巩咏柳)第二处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示例二:壶中日月长(陈克南歌子)示例三:日月苦长身苦闲(陆游游汉州西湖)(6 分。每句 1 分,错字、漏字、书写不规范均不得分)18.福厦高铁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去掉“带来益处”;二是搭配不当,把“的修建”去掉。4 分。每处 2 分)19.(静态验收是)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的过程。(4 分。单句 1 分,“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

38、”1 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1 分,“全面检查确认”1 分)20.就是食品中没有添加剂纯天然的才是最好会产生肉毒素(6 分。每条 2 分)21.甲:声名狼藉 乙:五花八门 丙:故弄玄虚(3 分。每处 1 分)22.判定食品安全的首要标准不是看食品添加剂是否“零添加”,而是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3 分。每句 1 分,并列关系正确 1 分)四、写作(60 分)四、写作(60 分)23.参照 2022 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参考译文:贞观八年,太宗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畿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太宗亲自确定,询问房玄龄等大臣说:“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谁可

39、以担当这个重任?”右仆射李靖说:“畿内道的事务重大,非魏征不可。”太宗神情严肃地说:“我如今要到九成宫去,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关内道黜陟使。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过去到怀州去,有人上书说:为什么总是差遣山东的劳工到宫里修造苑囿呢?当今劳役之重,似乎和隋代不相上下了。怀州、洛水以东,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而皇上还时常到那里去打猎,真是一个骄奢的君王啊。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

40、,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侍中魏征上奏说:“朝廷广开言路,所以上书提意见的人特别多。陛下亲自批阅奏书,有时希望臣子的意见可以采纳,这是侥幸大胆上书的人能够陈列陛下他们浅见的原因。臣子向国君提意见,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借此以言彼。汉元帝曾用醇酒去祭祀宗庙,想从便门出去,再乘楼船到宗庙。御史大夫薛广德挡住汉元帝乘坐的马车摘下官帽说:陛下应当从桥上经过,如果陛下不听臣的话,我就自刎,让我颈中的鲜血玷污你的车轮,陛下就进不了宗庙了。汉元帝很不高兴。光禄卿张猛说:我听说如果君王圣明,那么臣子就会忠直。乘船危险,过桥安全,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薛广德的意见可以采纳。汉元帝说:开导别人不应该像这样吗!于是就从桥上经过。从这点看,张猛可以算是正直的大臣劝谏君王啊。”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选拔任用贤才,接受谏言,就行了,有什么难的?”魏征说:“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懈怠政务,使直言进谏的人变得谨慎恐惧,这样日复一日,就会使国家灭亡。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啊。国家太平无事却要国君心怀忧惧,难道不难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