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水体流动快,更新周期短,自净能力强;自净能力:河水湖水地下水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含义生物所需要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成因排入水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的N、P等营养物质。 水域较封闭,水体自净力较差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表现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藻花”;发生在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危害藻类大量繁殖,水质下降 鱼类因缺氧及毒害死亡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 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污染含义各种重金属(汞、铬、铅)等进入水体,经生物链吸收传递富集在人或动物的食物中,人因吃食而中毒发病。污染来源工业生产中排放
2、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危害人或动物出现慢性或急性中毒发病,甚至死亡。海洋石油污染含义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物石油表现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分布区沿海水域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海上航道沿线危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怎样清除石油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
3、, 静水环境围栏:小面积油污, 静水环境放任:任其自然分解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发展节水型农业;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含义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
4、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释放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等);危害人体健康。防治与综合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是关键)建立健全垃圾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与保护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如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制沼气,作建筑原料等)。垃圾处理方式:(1)自然净化: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2)传统方式:垃圾和粪便堆肥;撒回土壤(3)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处理
5、方式优势缺点填埋法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低,可处理种类多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潜力大堆肥法通过微生物发酵,杀死病原体,变成有机肥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焚烧法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10%的灰烬难以处理;大气污染严重1、大气污染的类型: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含义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污染物来源自然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干燥,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降尘多。人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对人类的影响利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弊如果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现免疫功能
6、障碍,危害健康 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可能引发传染病 长期吸入过多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 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防治措施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北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多的原因: 城市汽车猛增尾气排放多 工业、家庭燃煤多,大气污染大 气候降水少,地表沙土较干燥, 植被覆盖率低 建筑工地、沙土废土随意堆放酸雨含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包括雨、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
7、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污染物来源自然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硫酸型酸雨燃煤废气;硝酸型酸雨燃烧石油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我国怎样防治酸雨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
8、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臭氧层破坏原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氯氟烃类化合物)全球气候变暖原因自然:全球气温处于波动上升期。人为:人类活动(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多,CO2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2、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气象条件:降雨(多) 风速(大)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植被(覆盖率
9、高)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关键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具体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洁净煤技术、节能技术)推行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回收与利用。严格执行企业、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排放标准治理惩罚力度。植树造林,增加并合理布局城市的绿地面积。控制地面扬尘、集中供暖、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汽车限号出行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第三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一、淡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 二、耕地日渐减少我国耕地
10、资源短缺表现各地耕地不足和人均耕地少原因自然原因:1山区占23,耕地比重小,2耕地地区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地区差别很大,尤其是南方山区人均耕地特别少3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占23人为原因:4.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5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人均耕地的减少(如城市建设,交通、水利、工矿业等建设用地)6土地退化,污染严重 如次生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层变薄,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工业污染等使土壤污染7生态退耕,耕地减少 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危害粮食和农作物产量下降,造成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粮食安全成问题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
11、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加强农业科技,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三、土地退化含义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土壤侵蚀的防治生物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山区多植树造林工程措施;如缓坡修梯田、沟谷打坝淤地;修水库、灌渠,增加水源灌溉。 农牧业措施;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耕地种养结合等表现及原因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壤盐渍化、涝
12、渍(不合理灌溉)土地污染(废水、垃圾、农药化肥污染)三、一些矿产资源频临耗竭矿产资源(化石燃料)短缺开发利用中产生环境问题原因自然原因: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性和地区分布不平衡人为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消耗增加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开采、运输和存放中产生:破坏地表,占用土地,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 破坏景观。利用中产生:大量污染气体,造成大气产生可吸入颗粒、酸雨、烟雾和全球变暖解决措施1.大力发展替代资源,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及水能等)2.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储量。3.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技术,做好
13、废物回收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4.防止矿产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资源1.尽可能使用天然气。2.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如煤炭脱硫、煤液化、煤气化。3.环保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防止污染。4.保护矿区地表环境;如地下采空区用沙石土回填,露天采矿应做好复垦和再种植工作。第四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一)森林生态效益1.调节气候:温差减小,增加降水 2.稳定大气成分:维持碳氧平衡3.涵养水源:枝叶滞留水分,转化为地下水4.保持水土:减少径流,减少侵蚀,根系护土5.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降低风速,减轻风沙6.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7.减弱噪音、美
14、化环境:8.维护生物多样性: 9.提供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 森林破坏的危害1.水土流失,(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灾害加大2.风沙危害加大,荒漠化加剧3.气候恶化(温差变大和干旱,温室效应变暖) 4.生态失调,大量野生动植物锐减及灭绝破坏原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和贫困;环保意识差直接原因: 1.毁林垦殖为发展种植业,生产更多粮食2.过度采伐为解决生活燃料或获取木材销售收入3.开辟农牧场为发展畜牧业和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收益4.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5.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战争破坏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森林保护法规,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
15、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解决贫困人口问题4.森林采伐与抚育更新造林相结合5.多途径解决林区能源短缺问题6.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7. 坡度大于25度的山区须退耕还林(二)草地生态效益1.涵养水源 2.防风固沙(比森林差) 3.保持水土 (比森林好) 4.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比森林差)草地退化的危害1.草地载畜量下降,畜牧业产值下降2.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湖泊断流干涸,含沙量大增,旱涝灾多发。3.沙尘暴多发,荒漠化加剧 4.虫鼠灾害频繁退化原因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滥伐树木和滥挖药材 自然原因: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
16、)严重E气候异常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发等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草地保护法规,加强草地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解决贫困人口问题4.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如改单一畜牧业为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多种产业。5.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 6.改游牧方式为舍饲、半舍饲畜牧业7.有些地区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8.建设“草库伦”等 (三)湿地生态效益1.调节气候(调温增湿)2、调节蓄水量(减少洪灾)3、.净化水体(降解污染物).4、维护生物多样性 5.美化环境 6.、.释放氧气湿地干涸的危害1、气候恶化,温差变大,大气湿度减少 2、河流径流季节
17、变化大,水旱灾害加大3、 生态失调,大量野生动植物锐减及灭绝4、水污染加重,风沙危害加大,荒漠化扩大干涸原因自然: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人为:1. 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大增2.环境污染,生活、农用、工业污水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围湖、围海造田。4.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入流水量减少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规,加强湿地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4.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如退田还湖还沼,发展生态旅游。5.植树造林种草,减少滩涂养殖生态破坏6.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停止围垦造地,控制和
18、降低环境污染、7.在各种大型工程建设之前,应作环境科学论证(四)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价值:丰富多彩的生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难以估价的重要作用,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价值: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工业原料(木材、纤维、油料、橡胶)、中医药原料。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物种少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未来人类的食物来源、工业和中医药原料的选择来源减少;未来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构思来源减少破坏原因自然: 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人为: 人类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1 过度的狩猎和
19、采集(人类早期)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前)如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动植物保护法规,严禁滥捕乱杀;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4.对珍稀物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5.严禁乱砍滥伐,重视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草地、森林6、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7.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8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9.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四、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分布区域的及其防治措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防治措施(要点)森
20、林破坏东北、西南、东南林区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及生活燃料问题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合理放牧;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立法与管理湿地萎缩三江平原低地,湖滨、海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沼;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湖沼、近海海域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施休渔;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植树种草;退田还林;缓坡修梯田,沟谷打坝淤地;控制人口,解决贫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控制人口;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21、合理利用水资源五、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及产生原因地区名称主要生态问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森林破坏;风沙侵蚀、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大风日多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侵蚀、草场退化;荒漠化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大风日多过度放牧、开垦、樵采、采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黄淮海平原区风沙侵蚀;土壤盐碱化、渍涝春旱.大风日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洼地多人口稠密,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破坏降水丰富且集中; 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人口稠密,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常规能源缺乏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森林破坏;
22、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降水多且集中经济贫困、过度开垦过度砍伐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高寒气候、降水少,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滥捕野生动物;滥挖【补充】1、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23、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红荒化:发生地:江南丘陵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土壤侵蚀的防治原则:建立“防、治、 用”相结合的体系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24、,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2、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自然: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川江洪水叠加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 人为: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一、太阳能: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1、太阳能的优缺点
25、: 优点: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用之不尽 缺点:能量分散,密度低,利用困难受天气影响大,只能在晴天使用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3.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原因?)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阴天多,则少 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大气层厚 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雨多,雾多,晴天少 台湾、海南岛西南部
26、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二、风能:1、风能的优缺点:优点: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风力发电,成本较低 缺点:能量密度低受季节限制,风速不稳定储存、输送困难2、我国风能分布规律:空间:北方南方 ;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 时间:冬春夏秋3、风力发电站选址:年平均风速高,风力较稳定地区三、水能: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1、水电的优缺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发电成本低水电站建成后,兼有多种效益 缺点:建站周期长搬迁居民发电量受水量季节变化影响可能给库区及周围地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2、教材45页图3.14,水坝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不利影响3、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
27、、美国、加拿大 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4、图3.15,我国水能分布(影响因素: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 西南:水量大;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中南:水量大;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西北:水量大;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华东:水量大;落差小 东北、华北:水量小;落差小四、潮汐能: 1、分布: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2、优缺点:优点:干净、无污染缺点:能源密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五、生物能:1、生物能传统利用方式:柴草,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2、新的利用方式: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新能源,制取受温度限制 南方利用时间长,北方利用时间短3、沼气是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的原因:原料丰富,可分散制取,就地使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不足问题缓解燃料同饲料、肥料间的矛盾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封山育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推广省柴灶六、地热能:1、优缺点: 优点:成本低廉可再生 缺点:开发技术难度较大,所需费用较高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慢含有有毒物质,注意环保2、分布: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