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631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6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戈铁骑制作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1-1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1-12是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选对部分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了不得分共26分)1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6cm的是()A课桌的长度B文具盒的宽度C物理课本的长度D铅笔的直径2有刻度均匀但比标准分度值偏大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长度()A偏大B偏小C相同D不确定3在一列沿平直铁轨行驶的列车上,坐在列车上的某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从身旁走过的服务员B对面行驶过来的列车C路旁的高山D列车上的座椅4若汽车速度是72km/h,

2、羚羊速度是20m/s,火车在1min内通过1.2km的路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最大B羚羊速度最大C火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5“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见月亮在河水中,就要去捞,如图所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所看的太阳比实际月亮要大B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河水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D天上的月亮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6小明仔细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在同一种均匀

3、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9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4、 海市蜃楼C 水中的月亮D 水中“倒影”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每小题

5、2分,共16分)13 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4某校同学在是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米/秒乙同学出发后,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15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

6、,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16“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1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19

7、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m20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1、22题各3分,23题12分,24题6分共24分)21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22“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

8、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

9、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选填(1)或(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

10、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四、创新应用与计算题(25、26、27题各8分,共24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结果的不能得分)2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7m/s的速度行驶5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10m/s速度行驶10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6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7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行驶(选“东”或“西”)(2)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大?(3)求运行5min时两车相距多远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

12、2分;11-12是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选对部分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了不得分共26分)1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6cm的是()A课桌的长度B文具盒的宽度C物理课本的长度D铅笔的直径【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课桌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20cm左右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在5cm左右,文具盒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5cm左右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

13、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符合题意;D、中学生小拇指的宽度在1cm左右,铅笔的直径小于1cm,在0.7cm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2有刻度均匀但比标准分度值偏大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得的数值将比实际长度()A偏大B偏小C相同D不确定【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

14、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分度值偏大的尺子,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解答】解:尺子上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用它来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注意区分分度值变大后,但分度值的读数没有变化,其结果比真实值偏小3在一列沿平直铁轨行驶的列车上,坐在列车上的某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从身旁走过的服务员B对面行驶过来的列车C路旁的高山D列车上的座椅【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长度、时间、速度

15、【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时,要抓住选择参照物这个中心,灵活处理和分析【解答】解: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与对面开来的列车、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路旁高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对面开来的列车、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路旁的高山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以自己乘坐的列车的座椅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

16、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若汽车速度是72km/h,羚羊速度是20m/s,火车在1min内通过1.2km的路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最大B羚羊速度最大C火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比较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火车的运动时间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火车的速度;把火车速度、汽车的速度、羚羊的速度,统一单位,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汽车的速度为:v汽车=72km/h=72m/s=20m/s;羚羊的速度为:v羊=20m/s;火车的速度为:v火车=20m/s;比较可知,三者速度一样大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大小比较,比较任何

17、一个物理量的大小都要统一单位,才能比较大小5“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见月亮在河水中,就要去捞,如图所示,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猴子所看的太阳比实际月亮要大B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河水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D天上的月亮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因知道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A、水中出现的月亮属于天上月亮通过水面所成的与月亮等大的

18、虚像,即猴子所看的月亮与实际月亮等大,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知,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不等于河水的深度,与河水的深度无关,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与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不相等,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涉及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平面镜成像中的物像等距、等大这一特点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跟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有关,跟猴子到水面的距离,水深都没有关系6

19、小明仔细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考点】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B

20、、由反射定律可知: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本选项正确C、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本选项正确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属于识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牢记,而且要学会熟练应用7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考点】响度与振幅的

21、关系【专题】图析法【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

22、选:D【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2)掌握声音的发生、传播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通过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公式v=求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解答】解:由v=得:运动的时间之比: =故选A【点评】本题可以拓展到任意求比值问题,这是一般求比值问题的思路,掌握本类型的思路是很重要的9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

23、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水中的月亮D 水中“倒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日冕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然后再根据光在

24、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其原理即可(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凹面镜成像等【解答】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借助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和现象中蕴含的光学知识来进行考查,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注意和积累的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25、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4)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

26、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

27、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4)根据甲、乙两车在2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B、由图知,甲车

28、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D、甲、乙两车在20s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其时间相同,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CD【点评】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 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km/h,汽车行驶了

29、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根据指针指示读出速度值;(2)根据速度计上的里程数算出行驶路程,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2)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80km/h故答案为:80km/h;80km/h【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速度计

3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某校同学在是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5米/秒乙同学出发后,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7.5 米/秒【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由此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500m,根据v=求出甲的速度;(

31、2)甲做的是匀速运动,前500m用的时间为100s,所以总时间为t甲=200s,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所以乙用的总时间为t乙=190s,所以乙同学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t冲=190s100s50s=40s,再求出冲刺阶段的路程,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经过100秒甲通过的路程s甲=500m,甲的速度:v甲=5m/s;(2)由题意可知甲通过全程用的时间为t甲=200s,所以乙用的总时间为t乙=200s10s=190s,乙同学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t冲=190s100s50s=40s,v=,追赶阶段通过的路程:s2=v2t2=6m/s50s=300m,冲刺阶段的路程

32、s冲=ss1s2=1000m400m300m=300m,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v冲=7.5m/s故答案为:5;7.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甲行驶的总时间和乙行驶的总时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则人像

33、离镜子也是2m远,像与人相距2m+2m=4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4;不变【点评】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其实是视角的变化引起的,像的真实大小始终与物相同16“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个方面【解答】解:“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34、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产生;传播【点评】了解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2)图中“请不要大

35、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响度;声源【点评】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还要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应用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

36、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9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AvB(填“”、“=”或“”),P、Q间的距离为9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

37、析】根据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可以得出求出运动的速度,图a中的时间为6s时,路程为3m;图b中时间为6s时,路程为12m,分别计算出其速度来,比较即可;【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当t=12s时,A通过的路程为6m;当t=6s时,B通过的路程为12m;A的速度:vA=0.5m/s;即B的速度:vB=2m/s;所以vAvB;(2)由图象读出经过6s时,A车行驶的路程sA=3m,B车行驶的路程sB=12m,所以P、Q间的距离为s=sBsA=12m3m=9m故答案为:;9;【点评】读懂题意,并能从图中找出关键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0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

38、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答案为:增大;增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1、22

39、题各3分,23题12分,24题6分共24分)21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作法线,后作出入射光线【解答】解: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点评】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

40、)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22“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由于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所以月亮和在水中形成的像关于水面轴对称先确定像的位置,连接像与猴子的眼睛确定入射点,可得反射光线,进一步得出入射光线即可完成光路【解答】解:先做出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即像的位置,连接像B与小猴子的眼睛A与水面的交点为O,即为入射点,连接BO为入射光线,再连接入射点O和点A,OA即为反射

41、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这是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2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时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

42、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2)(选填(1)或(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选填“虚”或“实”)【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等效替代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视角的大

43、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视角越大,所以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了,这是由于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的原因(2)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解答】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大小相等,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明靠近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小,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由于像到镜子的距离变大,这时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了;实际像的大小不变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2)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像与物大

44、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不能承接到像故答案为:(2);物体等大;相等;垂直;不能;虚【点评】(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但是我们感觉像变大,其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的缘故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24页).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