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历史1全卷二大题,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请考生按要求将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3.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能更改题号或答题顺序,在试卷上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遗存稻谷人面鱼纹彩陶盆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BC D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A打猎技术的进步 B原始农业的出现C石器工具的进步 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5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半坡人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ABC D6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
3、大禹7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8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10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灭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B.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C. 商朝末代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D. 西
4、周末代国王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1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 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12.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13.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14请观察右图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A燕、楚、齐、秦B燕、
5、齐、秦、楚 C齐、秦、楚、燕D楚、燕、齐、秦15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 B C D16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7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18晋楚争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19据战国策.秦策三:“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
6、敌于天下,立威诸侯”。,秦之所以能有如此地位是因为()A管仲改革B“尊王攘夷”C百家争鸣D商鞅变法20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土地21.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
7、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22.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23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B孟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孔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D韩非子“兼爱”“非攻”24下列古代的思想家中,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A B C D25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社
8、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 B CD26.“穿越”是时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汇. 假如让你穿越回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繁杂的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2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8.汉朝的贾谊过秦论用精彩的语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他描述的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A陈胜 、吴广 B.刘邦 C.项羽
9、D.管仲29.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领导者是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C.起义中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D.革命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大泽乡起义 30.从修建骊山陵墓、长城、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突出的表现在(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第卷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31、学会正确认识并评价历史人物,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论从史出”,要评价一个人,必须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所做的事情出发来进行判断。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
10、分)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岑参石犀材料二: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余秋雨材料三:两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曾有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试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他们倡导发起的这段学术争鸣,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材料四:见下图。 图一 图二 图三问题一: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提到的人物是哪两位?(2分)问题二:根据材料二,请判断“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
11、之国”中的它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哪项水利工程?(1分)问题三:材料三中所说的“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处于哪一历史时期?(1分)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局面被称为什么?(1分)你能否从“这批渊博学者”中选取一人说说他的贡献?(写出人名及贡献,且两者有联系)(2分)根据材料三内容分析,这次“学术争鸣”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问题四:材料四图一反映了哪位人物?(1分)他选择了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创造“理想社会”(1分)依据材料四图二、图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什么?(1分)经过刘邦和
12、项羽争夺帝位的哪一战争,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分)问题五: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持有极端意见。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或态度评价历史人物?(1分)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材料四:
13、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 材料五: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 材料六:某统一国家疆域图请回答:问题一: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哪一项民主制度?(1分)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问题三: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1分)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1分)问题四: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1分)该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什么?(2分) 问题五:与材料四相比,材料五中所示国家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导致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材料六所示统一局面由材料五所示国家中的哪一个实现?(1分)该统一国家的正式建立是在哪一年?(1分)问题六:观察材料六,图中所示
14、统一国家疆域最北端到哪里?(1分)为避免材料四所示情形再次出现,这个国家建立后在地方管理上采用了什么制度?(1分)这个国家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1分)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战国时期铁制农具 图二奖励耕织 图三商鞅铜方升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四: 行之十
15、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五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问题一: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1分)卫鞅的变法得到了哪位君主的支持?(1分)问题二: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说明什么出现并逐步推广(2分)从材料二中图三商鞅铜方升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1分)问题三: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1分)问题四:材料四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16、(1分)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1分)问题五: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ADBC AABCA 11-20 ADABA BCADA 21-30 DBACB ADABA 二、材料题31(15分) 问题一:李冰(1分)大禹(1分) 问题二:都江堰(1分) 问题三:春秋战国时期(1分)百家争鸣(1分) 孔子 “仁” 孟子“仁政” 墨子“兼爱”“非攻” 韩非 强调以法治国等(任选其中一点即可)(2分) 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写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问题四:秦始皇(或是嬴政)(1分)法家(
17、1分)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2分)巨鹿之战(1分)楚汉之争(1分) 问题五:方法:两分法 态度:客观公正(言之有理即可,1分)32.(15分) 问题一:禅让制(1分) 问题二:夏朝(1分) 世袭制(或王位世袭制)(1分) 问题三:分封制(1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任写一点1分) 问题四:春秋时期(1分) 王室衰微(1分) 诸侯争霸(1分) 问题五:变少(1分)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1分) 秦或秦国(写秦朝不得分,1分) 公元前221年(1分) 问题六:北至长城一带(1分) 郡县制(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1分)33(10分) 问题一:法家(1分)秦孝公(1分) 问题二:铁制农具(1分)和牛耕(1分)的出现 统一度量衡(1分) 问题三:倾邻国而雄诸侯(1分) 问题四:商鞅变法(1分)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分) 问题五: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任意写2点即可,2分)14 七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第 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