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李志华冠心病(CHD)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DH)。流行病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一 特点 我国冠心病发病远低于西方国家,但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如高盐、高脂、高糖,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年龄,40岁以上多见。2.性别,男性多见,略为2:1。二 危险因素1.主要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因素a.年龄b.性别可干预因素a.吸烟b.合并的临床情况a)血脂异常b)高血压c)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2.次要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者;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压力大
2、;西方式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A型性格者;3.新发现的危险因素 血中同型半光氨酸增高;胰岛素抵抗;血黏度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健康问题评估一 冠心病分型1.无症状型2.心绞痛3.心肌梗死型(MI)4.缺血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5.猝死(MHO规定一小时内死亡)二 心绞痛的表现1.稳定性心绞痛 特点为阵发性胸骨上中端压榨样闷痛,向左肩左上肢内侧直指小指无名指放射。持续35分钟,有明显的诱因,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有关,仅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23分钟缓解。2.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痛部位性质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其特点:稳定性心绞痛在1月内疼痛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间延长,诱因变化,药物不能缓解。1个月内新
3、发生的心绞痛 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发作是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型。3.诱因 饱餐 导致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寒冷 导致血管收缩,供血不足。劳累、激动、紧张、儿茶酚氨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4.用力排便或血压剧升 导致左室负荷增加5.休克、脱水、大出血、创伤、严重心律失常 导致排血量减少,心肌缺血三 心肌梗死的健康问题评估 心肌梗死为严重的持久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局部心肌坏死,为冠心病的严重后果。临床表现:1.症状:梗死先兆,半数以上病人在 发病前数日或数周有先兆表现;疼痛,最先出现或最突出的症状;全身症状,梗死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常伴有
4、恶心呕吐或上腹疼痛;心律失常,极常见,多发生于梗死后12周内,以24小时内最多,常见的类型为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早最多;低血压和休克,病初伴血压下降,不一定是休克,若疼痛已缓解收缩压仍低于80mmHg,尿量少于20ml/h;心衰,以急性左心衰为主。2.体征 3.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其他。预防和社区护理干预一 院前急救指导1.心绞痛 特别注意事项:静脉滴速宜慢;对舍下含服者第一次剂量不宜过大;对不典型的心绞痛者应告诉患者家属,对这种情况应先按心绞痛处理;2.心肌梗死 据统计死于1小时内的占50%60%,其中90%由室颤引起。出现危重症状的抢救:立即吸氧一旦发生晕厥就地抢救出现室颤或骤停立即心
5、肺复苏二 康复护理指导三 预防1.一级预防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限酒戒烟2.二级预防 重点是社区人群的检查和发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3.三级预防 控制和减少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延长或逆转病程进展,防止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谢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概念 慢支炎: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性炎症。以痰、咳、喘、炎为其主要特征。阻塞性肺气肿:是由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导致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伴有气道壁破坏,导致气道不可逆阻塞。慢支炎肺气肿统称为慢阻肺。(COPD)常伴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肺衰竭。流行特点1.患病率、死亡率和费用高2.地区分布
6、 北方南方农村城市吸烟者不吸烟者中老年青少年(但目前有低龄现象)危险因素1.个体因素2.环境因素 吸烟 职业 空气污染 感染 社会经济地位健康问题评估一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1.病史特征吸烟史职业环境家族史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2.症状和体征心肺功能代偿期即原发病的表现失代偿期表现即呼吸衰竭,右心衰表现为主3.辅助检查FEV1与用力肺活量之比明显减少X线 早期无变化,中晚期有肺气肿,肺心病的表现CT血气分析其他检查: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细胞显著升高,伴有核的左移。预防和社区干预一 治疗 原则: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对症治疗二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2.用药的护理3.心理护理4.健康教育三 家庭养疗1.定义2.目的3.原则4.方法5.氧气装置的消毒及安全用氧6.定期家访四 呼吸功能的康复指导1.腹式呼吸2.祛除呼吸道分泌物3.松弛与锻炼五 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开展控烟、禁烟运动 长期彻底的改善环境 加强锻炼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劳动保护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2.二级预防 早诊 早治3.三级预防 继续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戒烟 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 开展家庭养疗 避免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