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高考政治必备考点归纳 2019年高考政治必备考点归纳一、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2、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换取外币减少,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思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消费、本币的国际形象、外汇储备与外债的偿还、金融风险等)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消费相对便宜,出国游客增加。(2)本币贬值含义及影响(与人民币升值刚好相反。)。(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
2、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含义:(对内)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合理引导生产者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避免引起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纸币的发行: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如果少于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降低→合
3、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符合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领域的货币量、财政支出的数量,从而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物价→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者(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二者成反比,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需求法则)(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需求弹性)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需求弹性小)价格的
4、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需求弹性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化:互补商品同向,替代商品反向)2.价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企业(1)调节产量。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增加产量。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减少产量。 (供给曲线)(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一个因素对应一条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
5、客观因素-根本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 .物价影响消费。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上升。商品性能 国家消费政策2主观因素: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还会受到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的影响。四、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五、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横向选择)、质量和水平(纵向提高),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1)消费是生
6、产的目的。(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六、非公有制经济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地位:与公有制地位平等。2.作用: 有利于扩大就业 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 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 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 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 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3.国家政策: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七、如何成功的经营一个企业? (思
7、路:方向战略创新品牌诚信分配规模责任体制主题、主线开放)方向(或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规划的公司制改造(即改为股份制)战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创新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素质,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分配完善分配机制,公平分配激发劳动者积极性。规模还可以通过兼并,强强联手,扩大规模。责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又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
8、遇。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学会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八、就业1.现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劳动力市场步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就业观念不正确2.意义个人经济-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文化-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
9、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政治-就业是安邦之策,有利于社会稳定3.举措国家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就业规模。党和政府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方针。 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组织劳务输出等。劳动者 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
10、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转变就业观念。 努力学习,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企业 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4 劳动者维权(1)劳动者的权益: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取得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接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2)如何维权?国家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制度。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增强法制、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 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个人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前提、基础
11、)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据) 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加以维护。九、为什么要搞好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体现。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积极性。 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个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十、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
12、差距)(1)根本举措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2)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提高两个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阶层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5)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十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2.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基础设施、三农、国防、文教卫生等公共领域)3.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第 12 页